一晌江湖 36:人与兵器都要与时俱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刀剑,亦有烟火气。 — 写给青春,以及未来的哲思。

01
人总是要往前看的,无论如何留恋当初。不管那是一段感情,抑或,即便只是一块球板。
历史进程也说明了,只有与时俱进,才更容易收获成功和幸福。
当年打大运会,耍着亚萨卡YE,那酥酥的持球感以及球陷进去的旋转制造能力,一旦想重温旧梦,发现:不只YE不行,后来的YE终结者YES乃至升级版Destroy大破坏,都不管用。手感是还有点旧日的温存,不过那个速度老态龙钟的慢。
毕业那会,觉得尼塔谷玻璃鸟便是梦中情人。手感、旋转,乃至爆冲时的裹球感都丝丝入扣。等到稍微有了点钱,发现沧海桑田,在40+时代,它压根不行了。练练功的时候倒无妨,但想将它们作为主板时,你会发现有更多更好的代替品。
从小到大打一面胶皮是很美好,比如以前的日本球友打Sriver,有的多少年没换过。—那也是因为他们支将打球当作娱乐,不怎么竞技。这不,笔者刚还在念叨Tenergy的好,说弗兰西斯卡虽然反手改用了D05,正手还是喜欢更裹球的T05。但突然发现:他正手也换了!
一块球板伴一生,像极了地久天长的爱情。但当发现旧日威风凛凛,爆冲起来,一剑封喉的单桧,怎么开始变成了弧圈板,拉吊可以,爆冲不那么给力了;发现神板的CL,容错竟没有今日的芳碳板那么高,不仅速度不如,稳定性亦比不上。你不禁惊讶:人手最好的延展—纯木,终究开始不及科技的力量。
时代的变化,让旧时的神兵利器开始变得平淡。厂家们也开始集中精力攻关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器材。五木更多地沦为练功板,七木逐渐冷却,纤维板踏上船头(当然,这其中也有分化,如不含碳的纯芳基只成了昙花一现)。
不仅如此,第一代的Inn ALC现在打起来只吞不吐,不及第二代的Innerforce Layer ALC活泼与澎湃;张怡宁ZLC也没有后来的InnerforceLayer ZLC通透舒畅。
十几年前的选手注虽然依然很好打,但对比晚出了几年的普通特注,两者相差不多了。大名鼎鼎的张怡宁限量亦不及在中国“球板比真人出名”的吉村真晴限量了。16年的国家队数字版W968,笔者打起来竟不如现在的官方版让人舒爽。原来的吃球确实很棒,但反手终究不如现在的给力。

02
兵器与时俱进的背后,人也在被时代裹挟。
尽管还是有球友喜欢蝴蝶老铁牌的扎实,但黑马君更爱新码的透力快与更容易的持球。
曾几何时,只强调正手单板质量的俺,觉得特注Inn ALC就是神。更高的裹球能力和旋转值,都是满满的加成。到了现在的塑料球时代,发现防守变得比以往更容易,原来少用的反手弹击,借力中加力,不知不觉也多了起来。开始觉得Inn ZLC的结构更适合现在的自己。
曾经觉得W506犀利霸道的朋友,随着年岁渐长,不禁感慨体力的不足,竟也贪恋起W968更高的弹性,可以打得更省力。
原来,一切都在变化,无论是球板的与时俱进,抑或在人身上发生的改变。怀念过往很容易,但终究只有拥抱现在,才更容易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