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简答)

2023-04-24 02:28 作者:弥生Ryuichi  | 我要投稿

新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差异,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能跳脱出西方哲学史的范围,所以我对唯物主义发展以来三种形态分别进行了简单的考察与对比。 唯物主义从古至今一共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古代的形态:独断论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近代的形态:经验论的唯物主义,第三种是现代形态:实践论的唯物主义。 第一种独断论的唯物主义,在古代时期,对于本体论问题,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大多是以直接朴素的方式去理解,如米利都学派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这些哲学都使用肉眼可见的事物去解释世界的本原,也包括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原子论的“原子”无法被人的感觉感受到,是因为它太微小,而非原则上不可感,所以由此可见古代的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基本都是用具有空间特征亦即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去说明世界。正是这么一种解释方式使得把一切存在,包括自然的社会的都还原为一种本原性的自然物质,这样一来,人类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也就完全地自然化了,一切都被归结为本原性的自然物质运动,人在这个世界中失去可其特殊地位,人也不过只是自然物中的一种罢了。 而在认识论上,古代的哲学家一般都轻视感官知觉,重视理性思维,这就使得古代唯物主义在本体论(上面已提到本体论的回答大多是以感性的物质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和认识论上是相互矛盾的。 古代的唯物主义看到了感官知觉的易变性,不确定性,但由于其非反省性(缺乏抽象的思维,自我意识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还不可能合理地提出理性思维与感官知觉相结合问题的解决方案,因而为了知识的确定性,他们不得不选择理性思维而贬低感官知觉。也正是这一思维倾向使得他们总是直接设定了某种解释世界的原则,但又由于其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矛盾,却无法证明其合理性,所以使得他们的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独断性。 第二种形态是经验论的唯物主义,近代哲学思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哲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所以他们不能和古代的自然哲学家一样依旧采取一种带有独断倾向的方式去回应世界的本原,对于他们而言,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思维与存在的问题。由此解决认识论的问题成了现代哲学的首要任务(认识论问题的解决又少不了对自我意识问题的解决),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考证本体论问题。 思维与存在问题的思考必然离不开自我意识的自觉,近代哲学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意识的本质的规定,唯物主义倾向认定感觉的客观性,并认为感官知觉的客观性是对于外部存在的真实反映。在近代哲学意义上,唯物主义必然同时是经验主义(不等于经验主义必定同时是唯物主义),从本质上说来,唯物主义是有形的亦即具有空间特征的事物,才能根据同类相知的原理和人的感官发生作用,反之,也只有原则上能对人的感官产生作用的东西,才可能是有形的亦即具有空间特征的客观存在。 近代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主义,它对于世界的说明,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便都是基于感性经验,也就是对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他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的。因为感性经验是对于外部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完全可靠的,另外不存在任何天赋观念,感官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所谓思维的作用不过是对于感官知觉的排列组合,因而思维就以感性经验为中介而统一于外部存在。 现代唯物主义形态,实践论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中心强调理智活动重要性性,与此同时也必然忽略了其他方面,而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目标则就是为了超越这种唯理智主义的偏狭性,抽象性而代之以一种更为具体,更为现实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应当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即把人类活动本身作为哲学研究对象,也可以把它理解为马克思尝试着把所谓之前的物质理解为人的物质性活动,所谓精神实体亦为人的精神性活动,也就是说马克思承认只有在人类活动的意义上去谈论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区别与对立才是有意义的,而超出了这一界限,这两个概念便失去了其恰当的意义。 那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实践放在自己哲学体系中这么重要的位置呢?以及马克思的实践与传统哲学中的实践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因为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我们如果运用自己不完善的认识能力去猜测和认识世界的本质的时候必将带来地是带有独断倾向的结论,所以对于我们是很难直接说清楚物质和意识是什么,也不能直接透过经验世界说清楚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我们只能靠思维的实践去不断地验证和不断地去认识物质是什么,意识是什么,而这种实践就是人的实践。 在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区别和关系的问题中马克思也反复提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到底自在自然的范围和人化自然的范的围到底是多少,很难说清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能够被人的实践认识的或是与人的存在有关的必定是人化的自然,而与之相反的必定是自在自然,同时两者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因为人的实践能力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实践的变化,人认识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是不是第一性的问题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若是固执的坚持物质第一性,必定会带来意识是另外一种物质的说法,也无所谓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说法了。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简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