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王到宋高宗,中间有一个“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泥马渡康王”讲述的是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借助泥马渡江化险为夷的传奇故事。“泥马渡康王”传说的版本有4个。
这里我们介绍的版本是宋朝末年的故事。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入侵,北宋向金人求和,金人要求以亲王、宰相为人资,方可退兵。于是,赵构奉命前往金营充当人质,金兵就就准备押赵构北上。
押金途中,赵构逃脱,一路逃到磁州(今属河北邯郸)时,夜里住在崔府君庙,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神人告诉他金兵将至,赵构梦中惊醒,见庙外已备有一匹马,急忙跳上马一路狂奔起来。这匹马最后居然载着赵构渡过了黄河,而过河后即化为泥塑之马。这就是“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然而事实却是,当金人要求以亲王为人质的时候,赵构不畏生死,自请前去充当人质,赵构到达金营时,金人不相信他是一位亲王,就把他放回来了,让宋钦宗另外派一位亲王去,就这样肃王赵枢代替了赵构前去当了人质当了赵构的替死鬼。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二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靖康之变发生之后,赵构便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当时称南京)正式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赵构成为了南宋第一个皇帝。
然而,赵构登基没几天,就发生了苗刘兵变。扈从保驾的御营司将领苗傅、刘正彦等人包围了赵构的行宫,胁迫高宗让位于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哲宗孟皇后垂帘听政。此次兵变最终在韩世忠等人的拥立下平叛,但是这让新任皇帝对国家元首这一职位的高危险性有了深刻体会。
即位初期,宋高宗迫于形势与民心,先重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为的是保住南宋的半片江山。
但是宋高宗宗的最终目的是“以战求和”,然后屈辱求和,以保住自己的皇位不丢失。因此,后面宋高宗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同金人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愿意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人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并以莫须有罪名处死了岳飞,罢免了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