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 G系列 天元三部曲之泰坦归来 D级 凸透镜&感知器 美版 附第三形态考察
拍摄于2022年2月
颜色有一定程度肉眼可见的偏差,见谅。

泰坦归来系列是变形金刚主系列/G系列/世代线,天元三部曲的第二个子系列。到这个系列为止D级及D以下级别基本都是使用的挂卡包装,之后WFC三部曲系列才普遍使用了D级盒装。


人物卡和以往“传统”的长方形不同。是缺两个角的。比较有电子档案实体化的感觉。
背面印了人物能力。
和传统的八项能力不同,泰坦归来的能力值只有四项。没有文字仅以符号表示,从上往下应该是体力(耐力/力量)、速度、智力、火力。
泰坦归来主打头领战士,这也体现在了卡片数值上。红条本体,蓝条是加上头领战士小头后的数值。
可以看出,感知器作为科学家,除了脑力外数值都不高。小头增加的也主要是智力。




泰坦归来系列的通用玩法,将原本不是头领战士的TF“断头”后重塑为头领战士。
感知器带的泰坦战士(小头)叫 凸透镜。小人的形象来自G1玩具的感知器。

经典感知器与头领/泰坦感知器相比,经典居然还高一点。
老经典相对而言用料扎实、偷胶少、零件数多,变形步骤多。
G系列从合体战争开启天元三部曲,减少零件数甚至连透明件都不给了,而大量空壳让玩具体型看起来非但没有缩减还大了一点点。
所以经典的看起来高一点点稍感意外。不过体型上泰坦感知器更为粗壮。
感知器的派系标志,G1动画是在胸部的,经典还原了这点,不过因为经典感知器所属的是RTS(Reveal The Shield / 盾徽显现)系列,所以用的是热感标志,平时看起来是一个黑块。

泰坦感知器标志则是还原了G1玩具,放在了腹部,变形时成为显微镜的反光镜的部位。
肩炮位置,经典在右,泰坦在左。为何会有这种差异?
因为G1玩具、G1插图、IDW漫画是在右边,而G1动画里是在左边。各取所需。
另外实质上,G1玩具的肩炮是可以左右调换的…… 经典、泰坦都不行。而且经典的只能部分上抬,且不能拆。泰坦的可以拆,也可以背在背上,比较灵活。


泰坦感知器手臂上的圆盘(准焦螺旋),经典是独立分件、电镀涂装、可以转动;泰坦是和手臂一体的,没法动,上的银漆。
泰坦归来系列为了增加玩点,将武器都修改为可以搭载头领战士的“座椅枪”。个人认为是个败笔。费胶、不好看、也没什么玩头。
泰坦感知器这把狙击枪并非G1的武器,而是致敬IDW漫画里的场景。

小腿上是看似很像贴纸、其实是涂装的仿G1风格图案。

小腿内因为有变形结构的关系,没有显得很空洞。背面整体看来都还过得去。

肩炮,即显微镜的镜筒,可以通过上面的银色旋钮来延长其“物镜”的部分。不过幅度很小。

肩炮(显微镜)和G1玩具一样是具有放大镜功能的。只是显示的文字会上下左右颠倒。





可动方面,泰坦感知器略高于同期水平。
头就不用说了,头领战士都是一模一样的结构,基本告别低头抬头。能转就行;肩部因为变形结构比一般的TF活动范围要大一些;上臂可旋转;手肘惯例90度;手腕仅可向内折;无转腰;大腿有平转;膝盖能大幅度弯曲;无接地,脚尖可以往下。

经典感知器除了膝盖那么大幅度、手不能内折以外,可动应该是全面超越泰坦的。而且经典的变形比较好玩。
不过经典也有自己的问题,这里不展开讲了。

在WFC系列以前,TF接地是没有硬指标的。
也就是说给不给看良心和心情。大部分是不给的。合体战争系列D级是使用的斜面假接地。泰坦归来有部分延续了这个做法,也有一些根本没给。
泰坦感知器就没给。另一方面,老经典系列大部分都不给接地的,但是经典感知器却有。形成了鲜明对比。


感知器的变形形态是显微镜。
虽然镜筒是有放大镜功能的,但实际上在这个形态下,屁都看不到。
手臂上的准焦螺旋因为是一体的无法转动。镜筒上的可以。
载物台只能放点小东西。毕竟是显微镜。

要看大东西就需要“站起来”。

专家会诊。

虽然泰坦的外包装以及说明书都没有说,但感知器是三变战士,拥有两个伪装形态。除了显微镜,还有战车(或者说外星坦克)。
这个形态是G1玩具就有的(这部分在下面讲)。泰坦继承了下来。
泰坦的外包装、说明书上对这个战车形态只字未提。但并非像老经典D级惊破天一样属于阉割设计。卡扣是实打实地存在,一共三处,都扣好了战车也就出来了。并且和G1一样在车底拥有三个滚轮。算是留给并不清楚感知器的历史、TF新玩家、一般玩家的一点彩蛋。履带算是个很好的提示,当玩家顺着履带的线索,发现卡扣、发现滚轮,自己摸索出这么个形态时,一定特别兴奋吧。
不过,在G1动画中,感知器并未展现出第三形态。是个仅限玩具的变形形态。
另外一提,泰坦感知器特意不提第三形态,也可能是当时产品线定位问题,泰坦归来系列的V级都以“三变战士”为卖点,你D级也三变,那不就抢风头了。







在G1时期,虽然感知器的外包装盒上没有列出此形态,不过在说明书中确实有第三形态的变形方式。可能是为了和微变时期的设定做出区别,这一形态被命名为【移动实验室】。


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回溯一些,来到pre时期(微变),也就是“感知器”还不是“感知器”,叫做“显微镜机器人”的时候,它也是具有三种形态的,而且pre时期是更进一步把战车形态拆分成“坦克”和“加农炮”两个形态。其实也就是炮管是水平还是上抬的区别。

感谢Jazz_Prime_MK2、 饿了吧_elba 、模玩麦片周 、流星R_RYUSEI_R 在此探索过程中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