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海中布设的水雷,为何仅仅几周就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

2022-03-29 13:28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博斯普鲁斯海峡里面再次出现了漂浮的水雷!这种情形让人回想起了整整100多年前的一战。当时在这个狭窄的海峡里面,被水雷当即炸沉的战列舰就有至少3艘!那么在100年之后,居然又出现了型号和100年前几乎一模一样的的触发式漂雷,不禁让人怀疑是哪一方把博物馆里的展品,再次拿出来直接丢到了海里。不过虽然样式古老,但是却无人敢对这种特殊的水中爆炸物轻易忽略,因为万一有那艘船舶碰上了这种水雷,如果里面真有成吨的TNT炸药当即引爆,没有那种船舶会受得了!那么问题是这个海峡中的漂雷是从哪里来的呢?大部分人归结为是正在海峡以北海域进行的港口争夺战。攻击一方说防守方在港口外围海域快速布设了数百枚水雷;目的是尽量阻止攻击方的舰船靠近该港口并且进行直接登陆。


而防守方却说大部分水雷其实是攻击方提前偷偷布设的,目的是把该港口彻底困死,尤其是防止外来运输补给物品甚至武器的舰船靠港。以达到彻底断绝防守方战略外援的海上通道。这样一来,同一个海区的海上雷场,居然至今无人认领所属权。不过该港口外面出现了大片的水雷区,导致其对外航运基本断绝倒是实打实的。那么问题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距离该港口还有数百海里之遥,怎么这个港口外面的水雷,就突然自己漂到唯一的海峡进出口里面去了呢?这就在于该海域有非常特殊的海水流动现象。这个海域是一个有数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内陆海,只有一个最窄处只有几公里的狭长海峡与外面的地中海连通。由于该海域近乎完全封闭,而且海盆中有大量沉积物质,导致平均深度大约为3000米的这个内陆海,


其深度1500米以下的底层海水里面含有大量有毒的硫化氢,因此导致其下层海水中几乎没有任何海洋生物存活。相反,在上层的1000到1500米深度的水体,却是相当正常的生物圈状态,有各种鱼类和海洋动植物。而且其上层海水的流动性还很强,因为这个海域平时风力就很大,导致其表面海水有像时钟一样的定期循环。博斯普鲁斯海峡虽然很窄,但是平均水深却不小,因此这个狭窄海峡里面的海水,上层和下层有完全相反的对流现象。也就是说,从这个内海一直到唯一的海峡出口,其水体与外界的流动交换幅度,其实比大多数类似海域的海水流动还要快。这就导致虽然布雷的区域是在远离海峡的内海西北角。但是在风暴和海流的综合作用下,一些专门的漂雷或者是断了锚链的下沉雷,就会在仅仅一个月时间里,


从原本几百海里之外的布雷海区,快速地漂流到狭窄的海峡之内。如果完全不进行人为干预,那么这些个别的漂浮雷,会在今后的几个月内 ,最终漂出海峡而出现在外侧的地中海的东部,也就是爱琴海之内,对过往的任何船只都是不小的威胁。这是因为整个海峡内部的海水,上层是快速往外流动,而下层海水则是快速的往内流动进行水体的补充。而漂浮的水雷基本是在流动海水的表面,因此其基本流动路线都是从内海陆续的往外漂。现在仅仅一个月,就有个别漂雷“外逃”,也暗示着整个内海恐怕已经到处都有漂雷的踪迹。即使战争结束之后,也会存在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航海安全威胁!


内海中布设的水雷,为何仅仅几周就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