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精析】推动夜经济提档升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笔下的《青玉案·元夕》,将宋代人夜生活的丰富、夜经济的繁荣描绘得令人向往。如今,发展夜间经济已成为各地促进消费、提升活力、保就业促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讲,夜间经济既是城市繁荣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与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稳步复苏,“夜经济”重启不应是“瞬间花火”,而应是点亮城市经济恢复和百姓心中“烟火气”的“星星之火”。】 【文章来源:人民时评;作者:彭飞;编辑:狐狸Fox】
天台上的夜市烟火升腾,汽车尾厢集市流光溢彩,灯光中的“老字号”热闹不减,霓虹闪烁的“湾区之光”吸引众多游客……暮色渐浓,一个充满潮流活力和时尚风情的“夜深圳”尤显迷人。越来越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也成为全国各地经济稳步复苏的生动缩影。
【点“靓”夜空,点亮经济活力,“夜经济”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堪称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
发放电子消费券,推出景区门票、宾馆和购物打折等文旅消费优惠活动,营造灯火璀璨的夜经济场景……近期,多地陆续出台激励政策和有效措施,激活夜经济活力,拉动消费回暖,让城市有了更多烟火气。
【“夜经济”是观察市民消费热情、感悟地方经济活力的一扇重要“窗口”。】
发展夜经济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等也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一项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大约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一些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全天比重超50%。夜经济发展需要诸多业态的支持,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就业服务需求,有利于为解决就业问题拓展途径。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指出“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在此背景下,推动夜经济加快复苏、实现更好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无论是功能齐全的商业综合体,还是灵活便利的流动摊车,夜经济的霓虹点亮、人气聚集,必将更好激发消费潜能、广泛惠及民生,从而助力城市焕发新活力。【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夜经济”正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在吴中经开区,各地不断创新业态繁荣“夜经济”,拓展丰富夜间游玩、娱乐、购物等内容,在拉长文化休闲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活力的同时,更满足了市民多元消费需求。】
近年来,我国夜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许多地方的夜经济正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的夜市,向融合了文化、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
。在江苏苏州观前街,戏院传出悠扬婉转的昆曲,苏绣旗袍、油纸伞等特色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夜晚的江南水乡同样诗情画意;在安徽黄山歙县的徽州古城非遗夜市,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表演、工艺展示、产品展销,徽文化魅力尽显;在广东中山古镇镇海洲村,依托灯光秀初步形成“夜购、夜食、夜游、夜宿、夜赏”五大夜经济业态……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场景、新项目,展现了夜经济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发展方向,折射着大众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新趋势。
【在发展夜经济的过程中,各地只有在商业、文化、旅游等层面突出特色,强化业态创新与服务创新,不断带给消费者新的体验,才能激活城市消费潜力,带来幸福生活的烟火气。】
让夜经济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道经济课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
怎样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同质化、低水平建设?怎样进一步完善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升治安管理、噪声控制、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繁荣、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如何加强对夜间经营场所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环保水平,使居民安心消费?
推进夜经济综合治理,实际上也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公共资源保障效率的过程。如果夜经济搞得好,必将有益于城市面貌的更新、城市品质的提升。【夜经济要发展,安全必须摆在前面。通宵达旦固然能“嗨翻全场”,但由此产生的噪声、油烟乃至光污染不容小觑,需要城管、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排查,回应关切;随着广大市民户外活动增多,夏季成为侵财、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期,让吃喝玩乐不“提心吊胆”,清凉衣装不惹上祸端则是公安机关的分内之事……在“稳中存压”的经济环境下,夏季承载了无数人的期望。】
培育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凝聚合力,从精细化管理层面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必能让夜经济不断绽放新光彩、释放更多红利,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管理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巡查督导机制,规范引导、科学执法、放管得当,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大小集市也要落实属地责任要求,加强自我约束、管理、提升,在合法经营和良性竞争中打造“网红街区”。而消费者在沉浸于“夜经济”带来的放松和愉悦时,也要自觉落实各项防疫规定,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只有更好地统筹市容与繁荣、烟火与文明、古老与年轻、自由与管束的关系,“夜经济”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盛景也能伴随着“夜经济”一同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