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定要补肾精!
一、 肾精不足或阴虚体质的人,最容易上火
春天来了之后,空气里都是清新的味道。那么,在春天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呢? 我认为,春天,阴虚或肾精不足之人一定要做好滋养工作。 春天一到,就有很多朋友开始向我咨询各种“上火”的问题,有些朋友还自作主张使用清热解毒的寒凉药物给自己“灭火”,结果导致身体越来越糟糕。这是为什么呢?原來,此时的火往往是阴虚与肾精不足导致的“虚火”,不能以清热解毒的方式处理。 每年的春夏之交,我都会遇到很多奇怪的病证,基本上很多人的症状从冬至就开始了,到了立春会愈加严重,然后一直持续到夏天。 这些病往往都是突然出现,表现为热证,多数是头面部的热证,比如,
牙痛、咽喉肿痛、眼睛红肿、三叉神经痛、头痛、耳痛,甚至面瘫、全身皮肤红疹等
。有些病证来势凶猛,比较可怕。 但既然是热证,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应该有效,可是这些病证,清热解毒不但无效,有些反而会导致病证更严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谜底很简单,这些病证都是由肾精不足引起的龙雷之火(龙雷之火指肾里所藏的一点点真阳,这一点真阳是生发的源泉)上奔或者外越所致。这个道理,我讲过很多次,人们之前对肾精的重视不够,甚至把肾精和肾阴搞混,包括一些古代的医家,也会出现把两个名称搞混的问题,或者把肾精直接称为“真阴”。
其实,肾精就是肾精,是肾中阴阳的源头,也是我们生命的基础。
肾精不足会导致肾阴、肾阳都不足,在不同人身上、不同季节会各有倾向。
比如,在春天时,肝木生发,肾精不足往往向肾阴不足发展。平时就肾阴不足之人,此时症状会更加严重。 春季,身体出现上火等热证,可能是肾精不足了
我给大家讲几个比较典型的肾精不足的案例。 医案一
有一位老人,他的面部皮肤出现了问题。 这位老人常年卧床,身体不佳,春天一到,突然面部皮损严重。 他的家属用了很多膏剂和清热解毒的药均无效。找到我之后,我判断是肾精不足,龙雷之火上奔所致。于是,我告诉家属用引火汤,熟地(熟地黄)改为50克。结果一服药后,红斑退去,基本恢复正常。然后我又让他继续服用了两服引火汤善后。 在春夏之交,这种情况特别多,肾精不足之人最容易出现各种热证。此时,不可一味清热解毒,要注意滋补肾精。 医案二
有一位中年男士,突然起了一身疹子。 据他自己表述,之前好像有点儿外感,没有发热等症状,但一直感觉身体有点儿怕风,然后就起了一身疹子,主要在胳膊和腿上,红成一片,几无完肤。 我看了照片,确实情况看上去挺吓人的,腿部的红疹一直到脚踝,胳膊的红疹一直到腋窝。去医院检查,医生判断是病毒疹,说这可能是感染了某种病毒出的疹子。给他开了开瑞坦,服用无效。 对于他的这种情况,我判断是由龙雷之火外溢,不能收敛所致。所以,仍旧给他用了引火汤,熟地改为30克,其他药物也酌情减量。结果,一服显效,两服痊愈。 如果在其他季节,遇到这两种情况,我多会考虑其他原因。但在春季,患病的人很多且症状比较类似,则可以先考虑肾精不足的因素,找到肾精不足的诊断方法,从而灵活掌握。
为何现在肾精不足之人如此多?
现代人消耗太大是肾精不足的主要因素。
比如,殚精竭虑地思考问题、整天熬夜、吃辛辣香燥的食物、房事过度,甚至久病卧床等,都会导致肾精不足。 同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接受的信息刺激多。因此,肾精不足之人比比皆是。 肾精不足之人容易出现什么症状?
肾精不足之人,多数是上焦,尤其是头面颈部会突然出现热证—
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上火”。这种病证,用一般清热解毒的方法根本无效,甚至会越来越重。同时,
上焦热的时候,下焦冰凉,比如,脚踝、膝盖,都会感觉很冷。这样的人,舌质是红的,多数是暗红。
此外,肾阴不足的人,在春天【阴虚火 旺】的症状会更明显。比如,
很多人在春天感觉特别烦躁、容易发火、气急、心跳快、容易有出汗的症状。
同时,还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想喝凉水、晚上盗汗、手脚心热-睡觉时手脚一定要放在被子外面、腰膝酸软、小便黄、大便容易干燥。这类人的舌质很红,舌苔很薄或没有舌苔,脉搏快。 如果肾精不足,则骨骼痿软、动作迟钝、生殖无力、精少不育;肾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精不足之人则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肾精亏损,脑海失充,则会有精神呆钝、健忘等症状。 肾精是肾阴的基础,肾精化生阴阳。肾精不足之人,往往会上热下寒,虚火在上,经常上焦头面有各种热证,咽喉肿痛、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等“上火”的症状比较明显,可是膝足却容易发凉。 在春天,温度上升,肾精虚和肾阴虚的人会感觉特别难过。中医认为,五行对应五脏,肝脏属木,对应春天。春天是万物生发、万花尽放的时候,人体的气机也像树木一样会上升,开始“舒展枝叶”。而此时,如果地下的水不足,树木没有水分可以吸收,它就无法生长,从而会出现各种问题。
人体也一样,如果肾精不足,导致肾阴、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木生发不利,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二、春天,您可以喝熟地山药汤来“灭火”
春天时,肝木生发,往往向肾阴不足发展,平时肾阴不足之人,此时会更加严重。中医管这种情况叫作“水不涵木”,意思是说,春天肝木上升,可是肾精肾阴不足,会导致肝木失养。 我在前面提到了,
一旦您的肾精不足,肾阴、肾阳都会不足,平素阴虚之人,则会向肝阴虚方向发展,从而身体出现问题
。 肾阴不足则会生热,致虚火上浮导致“上火”。而滋补肾精最重要的药物就是熟地,所以您在平时常喝这道熟地山药汤,能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如何自制【熟地山药汤】?
这道汤中没有其他调味品,只用盐佐调出药材和食材原本的味道,不仅能滋补肾精,还能健脾养胃。 食材:
熟地30克、枸杞子9克、麦冬6克、新会陈皮1~3瓣、肉桂3克、猪脊椎骨一节、鲜怀山药一段。
注;怀山药不是普通山药,药性不一样,大家要区分清楚,我一般网购。 做法:
1.把所有的药材清洗干净。
2.新鲜的怀山药洗净后去皮切成小块。
3.将猪脊骨清洗干净后焯一下,除去血沫和腥气(可以放点儿料酒去腥)。
4.撇去浮沫。
5.把所有处理好的药材和食材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
6.时间到了之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熟地山药汤里的食材到底有多神奇?
这道汤中的食材选用很有讲究,要想祛虚火,首选滋阴的药材。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肺金乃肾水之母,肺阴充足,下于肾,则使肾阴充盈。因此,健脾、养肺胃之阴也同样重要。 熟地黄简称熟地,味甘厚,性微温,质地柔软,入肝、肾经。功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滋补肝肾阴血之要药,常与山药配伍以滋补肝肾。 《本草纲目》中是这样介绍【
熟地
】的:
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怀山药】作为“四大怀药”之首,医家评价其“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也是健脾胃、补肝肾的珍贵药材。经常食用,不但可以增强体质、滋养皮肤,而且对肾虚腰痛、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脾虚泄泻等症状颇有良效。 【枸杞子】味甘平,为滋补肝肾、养血补精、明目之良药。枸杞补肝之精血的作用,被奉为“补肝第一猛将”。 【麦冬】味甘、微苦、微寒,既能养肺胃之阴而生津润燥,又能清心而除烦热。无论是阴虚有热还是温病热邪伤阴之证,麦冬皆为常用要药。《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新会陈皮】味苦辛,芳香醒脾,作用温和,为健脾理气之佳品;日常可以用陈皮泡水,开胃健食、健脾化痰,但不可长期大量饮用,适当饮用即可。 【肉桂】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效,正适用于虚阳上浮证。 最后,搭配猪脊骨,不仅滋阴润燥,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罗博士叮嘱
1、熟地不可与萝卜、葱白、韭白、薤(xiè)白同食。萝卜降气,葱白、韭白、薤白辛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且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
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
2、此汤不必天天服用。但肾精不足之人,在感觉有虚火的时候,如果能偶尔服用一次,比如,
每周一次,坚持两个月
,相信会对身体有非常好的恢复作用。 补充
安宫牛黄丸就是寒凉的药,有的人会在惊蛰服用,体寒者慎。
这是熟地黄,去年剩的。22年春天用来给我妈调身体的,每周服用一次,坚持了2个月。妈妈尿血+3,调一年尿血+1,她还练瑜伽了。我有底气给她这么喝也是观察了她,食材也挑很正宗的,身体好了人心态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