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真的比《唐探3》好看
这周看的电影是《你好,李焕英》。

今年贺岁档国产片云集,据说达七部之多,我的首选是《唐探3》,看完后多少有点失望。

在这时听说了《你好,李焕英》,先是在豆瓣上看到超8分的评价,后又有朋友推荐,赶忙中午就跑去电影院看了。

看完后不禁想到了这两部大片的对比。最近,这两部电影在网上可谓是风头正劲,天天上热搜,怎么说的都有。

我个人非专业的评价是《你好,李焕英》胜出一头,胜在真诚。
最大的胜出是情感真诚。《李焕英》不是说没有缺点,但胜在情感真诚,尤其是最后的母子相认,影院到处是抽泣声。

刚看了开头的时候,我其实有点失望,笨笨的孩子,辛苦的母亲,文凭造假,升学庆祝,相互攀比,车祸后的穿越,这一切都太老套了,同样的元素看过太多次了,心想着无论后面再怎么好看,无非是旧瓶装新酒,创意上已经弱了。

看到中途笑点开始密集,沈腾一出场就自带笑点,很有点看开心麻花的味道了。在笑点上与《唐探3》相比,《李焕英》的小笑点更多,但很多都在预料之中,不像《唐探3》那样有几处是出人意外的搞笑,可能是对沈腾、贾玲的喜剧风格太熟悉了吧。整体上,两部电影都挺搞笑的,《唐探3》可能优在场面上的搞笑,而《李焕英》则优在数量和细节。

直到最后,女儿突然意识到母亲也穿越了,电影真的升华了起来。女儿一边回忆往事,一边向母亲奔跑,道路两边的颜色也随着从彩色变成了黑白。插一句,刚穿越来的时候,道路两边是从黑白逐渐变成了彩色,这种处理手法真的很棒。还有刚穿越时,看着黑白电视机中对颜色的讲述,从颜色的变化来展现时空的变迁,给人一直更加直观的体验。

以往看到的穿越电影,大部分是主角一个人,穿越来改变人生,而《李焕英》穿越来了两个人,到最后才让观众知道母亲也穿越了。影片再用倒叙的手法,从母亲的视角把电影再快速演示了一遍,把母亲对女儿的爱展现的淋漓尽致。仅这一点就是创新,虽说整体还是有点旧瓶装新酒的意思,但这个旧瓶却贴了个比较新的标签,已经胜过很多电影了。

在春节档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里,主打母女亲情的点可以说是精准打击了,只要不是太尬,再把电影拍得真实一点,仅在主题上已经立于高地了,即使有不足之处,观众也会看在母爱的份上给出较高的评价。谁在看这部片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呢?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在外就地过年,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电影,一下子就带入了个人情感。

作为就地过年的单身汉,今天已经大年初五了,在新的一年里,我的第一通电话和最近一通电话都是给母亲。我并不算是亲情感重的人,经常只顾得自己,而且连自己都过不好,很多时候更是想不到家里。今年因为疫情有了不回家的借口,我就坡下驴给母亲说不回去了,母亲满口答应了,但过年这几天天天给我打电话。每次通话都没什么事,都是母亲在说我只是听着。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在这种日子里,自然是加倍想念自己远在外地没有成家的小儿子。

我不是个情感充沛的人,但看到这部电影时,仍然不禁带入自己想到这么许多,让人如何不给电影打高分呢?

再反观《唐探3》。只夹杂了大量广告这一条,就足够让人反感的了。大过年的电影票这么贵,挣人票钱不说,还要圈广告的钱,不仅看着出戏,还给人感觉是格局低了,起码是态度不诚恳、不真诚,把自己搁在纯商业片的位置上赤裸裸地挣人钱。《唐探3》中还拉了好多莫名其妙的人物出来串场,硬要造势搭建“唐探”宇宙,野心太大影响了讲故事。

两相对比,只真诚一点《李焕英》就赢过《唐探3》许多了。在此之外,《李焕英》全面赶超或者已经超过《唐探3》了。在豆瓣评分上,《李焕英》8.2分,而《唐探3》只5.7分;在影院排片上,《李焕英》已经超出《唐探3》的场次;在票房上,《李焕英》超过了20亿,虽然还比不上《唐探3》,但相信在口碑和排片双重优势上,会是大规律事件。

这几年我国的电影市场逐渐成熟,观影人群也在成长,大家越来越看重口碑,过去那种靠流量明星独霸市场的情况已经走不通了。《李焕英》逆袭《唐探3》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好现象,劣币不再驱逐良币,市场开始正向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