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stellaris】新手入门梳理
众所周知,接触P社游戏的玩家往往会碰到两个在入门时就会出现的问题,即:
1.玩家不知所措
2.教程不知所云
玩家如果一直保持着这个状况,那么游戏自然进行不下去,最后大概率会退坑。若是想比较顺利地游玩,肯定要有所准备。
我们不妨来预设并解答几个问题。
第一问:玩家进行游戏时的目标是什么?
按照游戏默认的目标,即
玩家扮演国家意志,使这个国家发展,最后在国家结算得分时取得游戏胜利。

第二问:那么玩家要如何取得胜利呢?
不妨让我摆出一条简单粗暴的理想逻辑链。
想胜利需要发展→想发展需要搞科研→想搞科研需要创造科研岗位→想让科研岗位正常运作需要有足够的科研人口→想有足够的科研人口需要增加人口。
于是一切从增加人口算起。
当然,作为理想逻辑链,这里面省略了很多内容,因为群星的各种机制会交叉造成影响,真要说起来肯定没完没了的。本文作为新手向文章便不对此多做赘述。
第三问:如果现在就开始游戏,新手该如何选择初设国家呢?
首先,预设的国家全部pass,要就自己捏。其次,我推荐的新手发展模式是种田,所以初设国家最好围绕着种田展开。
那么什么是种田?其实种田就是老实发展,前中期避免参与战争。
在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新手初设国家搭配,
首先一个是极端唯物主义+亲外主义+寡头制+技术治国+环保主义+破碎之环。

亲外主义可以为玩家提供不错的外部环境(增加其他国家对玩家国家的评价),
寡头制可以在避免频繁更换领导人的情况下又存在可回旋的余地,
技术治国可以将殖民地统治者的其中一个替换为科研总管并产出科研点数,
环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消费品消耗的压力,
破碎之环,永远滴神,强得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不过该起源是dlc内容,如果没有相关dlc可以考虑下位替代繁荣统一。
其次则是极端唯物主义+排外主义+企业政府+民营勘探者+传媒集团+破碎之环。

选极端唯物主义还是因为老样子,有稳定的科研加成,
排外主义能提供人口增长速度加成,
选企业政府是为了点出民营勘探者,
民营勘探者则是能在没有合金消耗的情况下造殖民船,
传媒集团能直接指向提高星球稳定度进而提高星球岗位产出,
破碎之环依旧是神。
注意:照理来说,其实后者作为初设国家是更适合种田的,因为后者能直接靠私人殖民船开到殖民地凭空造人,而且也能直接指向种田最佳配置。但问题在于,这个配置下的运营依旧是要建立在足够了解群星机制的情况下,如果玩家不了解——特别是对于新手而言,就很容易造成很多优势机制吃不到、很多劣势机制全吃完的尴尬情况。所以我放到了“其次”。
比如,排外主义天生降低其他国家对于本国的评价,除非是0AI种田,不然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是钉死的debuff。根据我在贴吧的交流,作为初来乍到的第四天灾,很多人没那么容易达到那种全然无所谓的得心应手的程度,甚至是想同AI组建联盟并拉着联盟一同发展。
第四问:新手在种田模式下到底该干什么?
这里有一个大方向和几个方向。
大方向:使科研产出不断涨停,涨得越多越好。
小方向:
1.增加科研岗位及科研人口。
2.弥补科研人口造成的赤字。
3.不断增加人口,无论是以铺球还是其他方式。
4.增加行政管理上限以防行政管理的赤字debuff影响科研产出。
5.注意设置科研专精球(可以手动设置),并使用科研船辅助科研。
6.注意保证星球的舒适度,舒适度和稳定度呈正相关性,而且稳定度会影响岗位资源产出。
7.注意观察岗位就职情况,因为如果不管理岗位优先级,那么人口就职是盲目的,很容易影响运营。
8.如果是走机飞路线的玩家,工程池有一个毒瘤叫磁轨炮,千万别研究。研究了以后,工程池就会开始拉稀,很容易导致玩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科技(智能人、合成人之类的)。
9.新手在使用破碎之环起源的时候,可以直接打开星球特征栏,想办法铲掉提供异星天然气的障碍,然后就可以在很早的时候造出科研区划,使科研点数迅速提高。
10.在第七栏传统,第一列最后一个是研究补贴,解锁以后可以在法令栏找到,使用该法令可以提高科研产出。点完第二列以后可以降低科研人口消耗。
11.解锁飞升天赋以后,第一个飞升天赋其实没必要点科技至上,而应该选择万众一心,因为万众一心提供的buff更全面,而且也能间接提高科研点数。
12.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时,科研协议没必要签署,因为这不会给你的科研带来太大帮助,而且还会倒贴科技和影响力,无得有失。
13.在铺球的前,可以考虑和其他国家签署移民条例,目的是把原本不宜居的球变成宜居,随即殖民该球。
14.有一个极端一些的玩法,就是前期的物理学科技多点人工智能殖民船之类的科技(增加殖民地发展速度),然后配合扩张传统大力铺球。毕竟点出殖民狂潮以后,每铺好一个球就可以加两人口。
15.前期多造科研船探索外边,这样方便找球和其他资源。与此同时,多招不同长项的科学家,这样可以及时根据当前科研项目对科学家进行替换,以此提高科研效率。
16.研究站产出基本少得可怜,不要因为造研究站而消耗太多电力。除非你可以接受负电运营(其实习惯以后也没那么抵触)。
17.其他(可能)和科研相关的因素若干。
以上便是新手入门梳理,希望能对新手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