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港股打新如何分析新股保荐人靠不靠谱?

2021-03-15 14:04 作者:未来时光机_  | 我要投稿

打新之前,必须要做的2件事。

首先是选择一家靠谱的券商。

券商一般分两种,传统券商和互联网券商。传统券商一般是线下开户,目前也有很多选择了与互联网结合,或是干脆就只在互联网上运作。

互联网券商具有开户速度快,交易软件好用、佣金便宜等特点。

除此之外,挑选券商的话还需要看是否可以融资,打新费用是否便宜,是否支持暗盘交易。

其次是可以方便地进行出入金操作。

入金的话虽然可以用大陆卡进行录入金,但是成功机会比较小。建议是香港卡入金,或者是使用华美卡或SIB卡等。

办理香港卡国内的银行也可以受理。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和近期股市的火热,造成了办理香港卡的门槛越来越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如何办理的流程。

而且出金的话香港卡也比较具有优势。艾德一站通更建议有条件的话还是去申办一张香港卡。

新股之保荐人靠不靠谱?

相关保荐人

保荐人就是公司上市的推荐人和担保人,通常是由证券公司来承担这一角色。

第一,保荐人的资格本身就很难获取。

如果要获得相关的保荐人资格,是需要长达数个月的申请和严格的审批流程的。比如截止2019年,全香港也只有120家机构被授予了这一资格。

第二,如果遇到了新股破发就要看保荐人的表现。

靠谱的保荐人会持续买入,让股价稳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波动区间,而不靠谱的保荐人有可能还会集中卖出。

第三,保荐人是否靠谱,还是得拿过往业绩说话。

如果保健的公司当中,70%的公司都是首日上涨的,则认为他的业绩优良。

40%~70%的公司收入上涨或是保荐过的新股少于8个,则认为他的业绩一般。

而如果小于或等于40%的公司首日上涨,则认为他的业绩偏差。

过往的业绩最能够反馈他是不是一家善于押中宝的公司,且保荐的公司超过8个,才能保证业绩数据才足够有效。

新股之后台够不够硬?

新股发行前其实还有两大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也被我们称之为是新股的后台。

一种叫做基石投资者,就是在IPO时提前和发行人签订认购协议,以IPO的价格来认购新股。

一般的认购周期通常都会有6~12个月的锁定期。

基石投资者,是他在还未确定发行价格的时候,就已经提前锁定这家公司,说愿意以未来的发行价格来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如果有基石投资者,且不是知名的机构投资方,那么就是加分的。反之,如果品牌较小或者是干脆没有及时投资投资者,那么新股是一般。

以下是一部分知名机构投资者,比如高领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橡树资本等。

另一种叫做ipo前投资者,是指从天使投资人到pre IPO投资者为止都属于IPO前投资者。

这一部分人很早就投资了公司,所以他们的投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为了担心上市之后这一批投资者立即进场套现,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点就是他是否有禁售期,如果有禁售期的话,就是一般表现。如果没有禁售期就是表现较差。

新股之自身实力强不强?

实力雄厚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以上推荐和投资者以外,还要看自身这只股票是否有较好的表现。

首先,计算该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PE)= 市值/净利润。

市值是指我们一般取的是招股书当中市值的信息,一般它是一个区间,一般我们取中位数。

中位数=(最小市值 + 最大市值)/2。

净利润我们一般取最近12个月的净利润之和。

这样你就可以算出一个动态市盈率的信息了。

其次,我们要找到同行业的3~5家公司来进行对比。

对比信息的取值方法同上面的计算方式一致。

若是市盈率低于同行业公司的,那么是表现优异;如果是和同行业公司接近的,那么就是表现一般;如果比同行业要高,那么就是表现比较差。

讲了这么多,想要港股打新遇到破发的几率小,记住看他们的推荐人、后台和自身实力,港股打新可在艾德一站通进行申购。

港股打新如何分析新股保荐人靠不靠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