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重开专利局
陈亮带着皇帝和丞相来到徐州参观,他们4人先来到了彭城,陈亮带着人进入了一个餐厅,对着菜谱点了一些淮扬菜,然后让裴元绍学习一下徐州的餐厅用餐、服务和缴费习惯。尤其是开发票的行为,徐州的纸张比较容易获得,所以用纸很便宜,可以轻易开发票,如果在纸价格比较高的地区开发票甚至要用刻木板甚至不开发票,这就不利于公务员工作了。4人吃完饭决定分开付钱,陈亮要求服务员把账单平分成两份。陈亮和裴元绍是为了光明客栈徐州分部的发展来这里考察学习,特意吃的饭,可以向光明集团报销,刘协和荀攸也需要回洛阳报销,所以要把发票分开。陈亮拿着发票对刘协和荀攸说道:“发票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偷税,而且发票可以作为凭证,顾客如果因为吃了不安全的食品导致生病,并且医院证明是发票上的食物导致顾客生病,那么发票可以作为赔偿的依据。”荀攸觉得这个制度太先进了,以后官员出行吃住的开销就有凭证了,因此大家都觉得发票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吃完饭,陈亮带着剩下3人前往下邳,下邳才是徐州发展最好的地方,一路上,陈亮荀攸和皇帝敲定了专利局长就让陈亮的二兄陈应来担当了。荀攸开始沿着周围考察,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教育医疗和建筑。陈光明和裴元绍商议了下邳的光明客栈的选址和装修的工作。陈亮见到了二兄,把申请材料都交给他。
陈亮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专利是铅笔,严格来说,陈亮起名是石笔,陈亮不知道为什么铅笔芯是石墨,还会被叫做铅笔,不过陈亮想到老婆饼里面没老婆;夫妻肺片没夫妻,那么铅笔里面没有金属铅还是很合理的。陈亮从河内河东开采出的一些煤矿中的石墨矿带了一些,这些配合木头就可以做铅笔,也就是陈亮在这个时代起名的石笔,石写起来笔铅容易,方便用铅笔的小学生用文字表达。陈亮制作的石笔写字没问题,就是工艺需要改进,如何混合奇怪的材料增加铅笔芯的硬度并且减少成本,橡皮在这个时代还有点难出场,陈亮没有见过橡胶树。陈亮的第二个专利是报纸,陈亮之前觉得报纸没啥必要,一是识字率不够,二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技术还需要提高,不过这次刘协出现在洛阳的事情让陈亮意识到,早点出报纸也不错,只要报纸中出现了一些信息,完全可以迷惑敌军,报纸完全可以用来当作情报战。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报纸的出现可以配合铅笔,形成报纸加石墨的组合,节省木材环保。陈亮的第三个专利是燃煤通风系统,陈亮觉得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陈亮之所以没有把火锅设定为专利,除了火锅本来的技术含量低,太容易模仿,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出售通风系统,陈亮不反对甚至期待其他餐厅偷学火锅这项技术,陈亮先让其他餐厅也拥有火锅,再过一会儿出售燃煤通风系统,应该可以比只拥有火锅专利赚的更多。短时间不需要通过立法规定火锅需要搭配通风系统,硬性安全标准还是等到有倒霉蛋因为一氧化碳中毒再出台,陈亮只需要通过报纸一直强调室内燃煤不通风很容易中毒,并且趁着新法出台加强舆论攻势就能靠卖通风系统赚钱了。燃煤通风系统除了用在火锅上还可以作用在冬季屋内保暖上,这个时代没有暖气和空调,像陈亮这种筑基修士都觉得冬天很冷,更何况没有练武的普通人。他们只能靠烧木柴或者煤炭过冬,这种情况下没有通风系统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陈亮还联合裴元绍研究出来的面筋专利,至于如何用面筋制备谷氨酸钠,那还需要裴元绍研究,不过现在的面筋就够有味道了,可以作为调味品甚至是直接作为食物。专利的前提就是公开,陈亮觉得公开面筋的制法还是有意义的,其他商人给了专利费就可以生产出售面筋,面筋对这个时代来说意义非凡,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可以作为非常廉价的蛋白质来源。除了面筋,还有很多食物,但是陈亮觉得没有申请专利的必要,可以作为商业机密。除了陈亮有大量专利需要申请,其他的科学家也有很多专利卡在手里一直无法申请,陈亮写信给华佗张仲景毕岚等人,让他们知道这个喜讯。陈亮在给毕岚的信中多交代了一些事情,希望他多多担待。
为了走流程,陈应要当专利局长需要有人推荐举孝廉或者参加考试,为了节约时间,陈亮和刘协见了一下刘表,希望刘表把今年的茂才内定给陈应。陈亮和刘协低调行事,从刘表家里面翻进去,刘表在190年进入荆州之前都在洛阳工作,见过9,10岁的刘协,加上刘协拿出了钟繇雕刻的皇帝大印,于是刘表猜到了来人身份赶紧施礼,刘协制止了刘表,希望刘表平时态度不要过于谦卑,容易暴露刘协的身份,其他人看见了就会怀疑,能让一州刺史这么低声下气对待的少年能有几个?那么他们可能会知道刘协来到徐州了。按照贾诩的战略,刘协不希望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已经离开洛阳了,等到洛阳吸引袁军的注意力,然后趁着敌人进攻洛阳的时候扩大其他路线的优势,等到洛阳处于下风突然宣布自己已经到了徐州让敌人空欢喜一场,然后让袁军不知所措。刘表觉得新皇帝真聪明,不愧是能和董卓李傕周旋这么久的人。皇帝亲自出马,刘表又是汉室宗亲,陈应的推荐信自然手到擒来,剩下的就是走流程了,不过还是能跳就跳。说完了正事,刘协还警告了一下刘表,因为刘表以前和袁绍关系太亲密有必要敲打一下,刘表说自从被袁绍抢走了荆州就不和他来往了。刘协从袁绍带兵杀入皇宫屠杀太监的时候就感觉袁绍不是好人,那时自己和皇兄刘辩太年轻没有胡子,为了不被当成太监不得不逃跑然后被董卓遇到,开启了刘协到现在倒霉的7年人生,刘协一直把袁绍当作自己悲剧人生的万恶之源,董卓还是袁绍蛊惑何进召唤来的,袁绍还想另立刘虞并且经常污蔑自己不是先帝的儿子,刘协对袁绍恨之入骨,现在刘协看到刘表同样幡然醒悟看穿袁绍的为人,对刘表也十分欣赏。拿到了刘表的茂才推荐名额和盖了丞相大印和皇帝大印的任命书,陈应跳过了一些流程就这样当上了专利局局长,并且陈应上任后就看到弟弟的一系列专利就检查了一下于是批准了,专利的价值和时长还是按照陈亮自己写的为参考,陈亮离开徐州好久了,不太了解青徐现在的经济水平,其他地区使用专利的可能性不高,所以陈应把建议专利费许可费给提高了一点,最后的专利许可费还是由市场决定的。
刘协想去看看陈亮日思夜想的专利局到底是什么地方,陈亮把刘协带到下邳的光明研究所,陈亮让自己二兄随便找一个实验室旁边的办公室作为大汉专利局,刘协和陈亮在保安的指引下来到大汉专利局的办公室,刘协发现办公室里没有人,陈亮推测二兄应该在实验室,于是和刘协一起跟着工作人员前往实验室。陈应见到陈亮旁边还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于是问:“这位是谁?”陈亮:“他的身份保密,这真的不能说,原则问题。”陈应大概猜出了是谁,但是不会说出来的,于是对着刘协施了一礼,然后说道:“亮弟,一会儿我们吃饭的时候就把专利批准表给你。”刘协疑惑道:“你是专利局局长,怎么不在办公室里工作而是在做实验?”陈应礼貌回答道:“报告,因为除了昨天我四弟,也就是陈亮的专利,最近几天还没有别的专利申请,我们专利局刚刚开,很多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个事实,报纸刚刚发行,不知道宣传效果如何。因此我估计至少过一两周他们才会及材料过来。而且专利局的工作中很多都需要验证他们说的专利是可行的,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实验工作,希望您能理解。”刘协就不追究陈应工作时间干副业,说道:“那好,如果工作强度不大,那你自己除了验证专利的实验,自己干点副业也是可以的。不要影响专利局的工作就行了。”其实陈应的心里专利局的工作才是副业,自己的几个大项目的研究才是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