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修仙这个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刘邦
聚宝修仙如果把秦汉时期当作一个类似群雄争霸的游戏,秦始皇、刘邦、项羽及其手下名士名将都是各路大佬,但你领到的角色号只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武将赵佗,大家都有建功立业和称王称帝的心,这个时候刚刚走出新手村只有初级装备的你怎么办。
答案当然是躲一边去安心练级,别去招惹他们,打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等到升到满级,自然就有了让人忌惮的实力,玩游戏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叫作“猥琐发育”。
在历史上,这个叫赵佗的人真的就是这么做的,他不仅偏居一隅发展实力还活得特别久,最后终于实现了从一名武将到小国皇帝的华丽蜕变。

在秦汉这样两座大山的夹缝中,让人实在忍不住想要调侃一句:“苟到最后,应有尽有。”
南下攻越,开发岭南
公元前219年,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并没有停止征伐的脚步,而是将统一的版图继续向南边深入,位于最南边的沿海地区------百越之地就是首要目标。
越指的是先秦时期对生活在东南地区的民族一种称呼,百越则代表那里民族众多,支系部族也很多。
南方的沿海城市,从如今的江苏南部一路往下,到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越南北部止,这些范围都是百越之地。
当时秦始皇点拨了五十万大军分成五路南下去往百越地区,赵佗则是这一队人马的副将。

赵佗其人当武将的时候在秦始皇手下算不上什么出名的人物,也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战绩,所以他的相关资料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本是河北石家庄人,到了岭南他才开始书写自己辉煌的一生。
虽然秦军有五十万,但百越战争却不是那么好打的,除了南下之初占领广东番禺一带比较容易之外,秦军和广西的越人打了三年也输了三年,连主将都在交战的时候死了。
不过最终岭南还是被收复进了大秦的版图。
按照秦王朝时期的制度规定,岭南收复以后被设立为三个郡,分别是桂林、象郡和南海,其中南海之下管辖了五个县,赵佗就留在当地成为了南海郡的龙川县令。
赵佗在治理地方上很有能力,龙川是南海郡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他在管理这个地方时便也十分用心。
赵佗采取恩威并施的态度对待当地的民众,他一边对想要安稳度日的百姓做好安抚工作,一边又派人盯紧蠢蠢欲动想要反抗的越人,既要防范隐患也要稳定民心,两手都要同时抓。
同时他非常清楚,想要岭南当地民众的心彻底归属于大秦,那就要让两边的人彻底成为一家人,于是赵佗极力鼓励他手下的士兵与当地的百姓成家育儿,反正他们也不能回去了,还不如就在当地建立家庭好好生活。
这个办法确实很高明,彻底生活在一起的中原人和岭南人更好沟通交流,思想工作便开展得格外顺利,双方渐渐就变得同化了。

除此之外,赵佗还向秦始皇请求再多派一些中原居民移居过来,积极在当地传播中原的文化,更好地促进民族融合,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人能够为岭南带来更充足的劳动力和更发达的经济。
赵佗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原本处在落后阶段的岭南在他的手上成功被开发出来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环境也处在稳定之中,对于岭南人而言,赵佗是实实在在的有功之人。
朝廷对赵佗在岭南的政绩应该也十分认可,秦王朝末年,管理整个南海郡的领导病重垂危的时候,中央便让赵佗暂代郡尉之职。
天下大乱,建南越国
秦始皇死了以后把皇位传给了秦二世胡亥,此人是个昏庸残暴的性格,再加上宦官赵高在他身边煽风点火,百姓的生活简直是苦上加苦,忍无可忍之下揭竿起义了。

起义运动的响应者非常多,因为大家都生活在秦二世暴政的魔爪下,现在有人竖起正义的旗子反抗,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把,更何况当初统一六国不也是靠的这股拼劲吗,这是纠纠秦风传下来的拼搏热血。
刚刚稳定下来没多久的中原地区又陷入战乱,刘邦、项羽也顺势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且逐渐在诸多势力中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决赛圈的角。
赵佗所管理的南海郡离北方的战场较远,再加上这里北边有山阻隔,南边又靠海,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与其千里迢迢跑过去和大佬争,还不如干脆就在此地建国,自己就能立刻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的王。
赵佗心里的算盘叭叭响,陈胜吴广的起义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人都有这个信念,那么自己也可以,而且他已经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优势。

于是赵佗在原来的南海郡尉彻底死了以后开始进行严密的部署,首先要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对岭南的关道入口严防死守,防止北方的战火烧进,也彻底切断它与外面的联系。
然后内部要趁机换上自己亲近信得过的人,而且以防万一,秦王朝之前派过来的其他官员都要全部杀了,杜绝南海郡发生内乱的可能。
等到刘邦、项羽忙着争夺天下,双方眼里只有对方的时候,没人顾得上南海郡这边,赵佗就赶紧带兵攻下了岭南的其余两郡,建立了南越国,他也在大家的拥护下坐上了南越王的宝座。
进退自如,能屈能伸
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以刘邦的全面获胜作为句号,大秦帝国的接力棒落在了大汉王朝的手中,汉高祖刘邦接管了秦始皇打下的江山,他当然也不可能忘记此时被叫作南越国的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