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众多名将中,凭什么只有只有陆逊在三国志中单独立传呢?
在《三国志》中,除了魏、蜀、吴三国帝王,其他人物大多会合并列传。比如蜀汉五虎将,曹魏的谋士团队、五子良将等,传记都是合在一起的,但其中有二位人臣也享有单独列传的权力。
纵观《三国志》,一共有八人单独列传,除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人,蜀汉刘备、刘禅父子二人和东吴之主孙权以外,其余二人分别是享誉千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及东吴大都督陆逊。
有人对陆逊单独列传的事提出了质疑,他凭什么能和鞠躬尽瘁,政治、军事、全能的诸葛亮享有同样的待遇呢?
论功绩,先不谈其他割据诸侯和文武代表,单以东吴而论,似乎火烧赤壁的周瑜比陆逊更有单独列传的资格。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寿在《三国志》里为陆逊单独立传呢?

陆逊(剧照)
先看看诸葛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蜀汉先主刘备打天下,先后占领荆襄两川之地,奠定了蜀汉的基业。后半段辅佐后主刘禅,平定南蛮,威慑羌戎。而后以攻代守,先后五次北伐曹魏,保证了蜀汉政权的可持续性。
尤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虽然名义上是人臣,但在蜀汉大臣将士和百姓眼中,诸葛亮的地位甚至比国君还要重要,他在《三国志》里单独立传,很少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
而陆逊给人的印象则是年少成名,颇有韬略,并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蜀汉大军,这似乎并不能打动人,与诸葛亮的功绩相差甚远。
有人认为,陆逊在史书中单独立传,凭借的是他的军功。陆逊自公元二百零三年被孙权招致帐下,到公元二百四十五年去世,为孙权效力了近四十三年,是东吴大都督中政治生涯最长的一位。
在这近四十三年间,东吴共发生了四场较大的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荆州攻袭战、夷陵之战和石亭大战。这四场战役,陆逊参与了后三场,并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在夷陵之战中,他作为东吴最高指挥官,成功阻击了蜀汉数十万大军的进攻。并以火攻将蜀汉大军击溃。
此站之后,蜀汉在数年都没有缓过来。也许这些军功就是陆逊被单独列传的原因。他凭借优秀的军事能力,改变了曹、孙、刘三家的对峙形势。

陆逊(剧照)
一些人对上面的观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陆逊在军事上的成就不足以被史书单独列传,因为他的战绩中掺杂了水分。
首先,陆逊虽然参与了荆州攻袭战、夷陵之战和石亭大战,但他主导的只有夷陵之战,另外两场战役最大的功臣并不是他。
根据《三国志》相关传记,对这两场战役的描述,荆州攻袭战的获胜,得益于东吴将领吕蒙的计策和指挥,假扮成商船的东吴水师偷袭了荆州,并诱降了驻守南郡和公安的蜀汉将领糜芳、傅士仁,才成功夺取了荆襄诸郡。
而石亭大战的获胜,是因为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让魏国一败涂地。陆逊在这两次战役中,并不是组织策划的角色,仅凭夷陵之战的胜利而获得单独列传的待遇,是不能说服人的。
其次,陆逊的战绩,含金量相对不足,而且发挥不太稳定。根据魏国将领满宠的传记来看,陆逊曾带兵北伐魏国,向庐江进军,魏军将领满宠看破了陆逊的计策,积极整军备战下的陆逊趁夜色火速退军,铩羽而归。满宠与东吴军队交战多年,屡立战功,在多次交战中没有让陆逊占到便宜。
而在夷陵之战中,陆逊面对的蜀汉统帅是刘备本人,一位从黄巾起义开始逢战必败的统帅。评价一个人的军事能力,要看他的对手是谁。
如果夷陵之战中,蜀汉阵营的统帅是诸葛亮,以诸葛亮严谨的作战方式,火烧连营七百里,根本不会发生。

因此,夷陵之战的含金量与赤壁之战、襄樊之战,乃至汉中之战相比,都没有可比性。这也是人们质疑陆逊军事能力的主要原因。如果说陆逊军事上的成就不足以让他享有单独列传的待遇,那陈寿为何这样做呢?
针对上面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陆逊背后的政治势力才让他在《三国志》里有了单独列传的机会。
根据《三国志•陆逊传》的记载,孙权对陆逊的态度一直是非常恭敬的。
陆逊有一次带兵经过武昌,孙权让人把自己出行时马车上的御盖,拿给鲁迅用来遮阳。陆逊出入宫殿时,孙权都会赐给陆逊御用珍品宝物来对陆迅示好。当陆逊率领大军与魏国大司马曹休交战时,孙权亲自执鞭为陆逊率领的大军开路,并让百官向陆逊进行跪拜。
孙权在赤壁之战时,都没有给予大都督周瑜这种待遇。要知道,赤壁之战是曹操亲自率军发动的灭吴之战,无论重要性还是危险程度,都是魏大司马曹休南侵东吴这种级别的战役所不能比的。
孙权之所以也对陆逊这么恭敬,就是忌惮陆逊在吴国的政治势力,陆逊比起周瑜、鲁肃、吕蒙这些统帅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出身于江东大族吴郡陆氏。

孙权正是看中了陆家的背景,才邀请年轻的陆逊加入自己的帐下。生于名门望族,让鲁迅从小就有了政治联盟意识。
在陆逊当权的中晚期,他积极联合其他东吴望族顾、朱、张三家,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彼此联姻,荣辱与共,并称吴中四姓,四个家族中,有很多族人都在东吴朝廷担任文武要职,让孙权非常忌惮。在后期也受到了孙权的严厉迫害。
由于陆逊是吴中四姓家族联盟的代言人,孙权考虑到他庞大的政治势力,只能一面恭敬地对他进行安抚示好,一面暗自增强孙氏的势力,削弱四大望族的权力。
在陈寿眼中,政治生涯巅峰时期的陆逊与诸葛亮相似,都是以人臣之名请国君之实的人物。这也成为了陆逊作为人臣,能在《三国志》中单独列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