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废稿解析
此篇为相咕社被开除文案的文案解析。依据编内承诺(遵守相咕社社规条目)及相咕社社规中关于版权问题的条目(已开除社员在开除之前完成的部分版权归相咕社所有)我们可以公布。
这里提供完整的侧注和脚注。
第二章 荒流错
第一节 出城
1.背景 城外 外景 白天
音效 乌鸦鸣叫
旁白:城外。
旁白:积雪还未融尽,混乱依然残留。
旁白:那些战场厮杀的[博1] 士兵不会无声的[博2] 死去。在化成泥之前,他们是一堆来不及清理的垃圾。暴[博3] 尸城外的躯体[博4] ,我方的,敌方的,表情狰狞的,面容平静的,箭矢插着的剑伤鳞鳞的残肢断头的脑浆迸裂的拖着肠子内脏的......
旁白:死亡成了唯一的平等。无论身份,无论年龄,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离开世界,此刻都无声地浸渍在融解的雪水中,沤出黑腥的血水,坏死腐烂发臭招惹蝇虫产卵生蛆......等着有人来收殓。
旁白:不至于作呕。见惯不怪。
旁白:只想快点离开。
旁白:......
[博1]状态错。“曾在战场厮杀的士兵”
[博2]地
[博3]曝尸。
[博4]与曝尸重复
脚注:这一部分最大的问题在于情绪没有积淀,在我看来直截了当地描写尸体的惨状…多少缺乏实际意义,对读者而言多少只能引发厌恶与困惑。在这个位置,你想让这段情节发挥怎样的功能性呢?
2.背景 雪野 外景 白天
音效 踩雪的声音
旁白:纷杂的脚印是糜烂在雪地的疮疤,混着隐约的血色;田野则是那张脸下被阵痛折磨的人——虽然也无非是凌乱泥泞的土地,坑洼肮脏的雪堆,散落残破的兵器。[博1]
旁白:于是行者的每一个脚印都踩在前人的故事里,替逝者解密比过去更深沉的过去,替文卷消化比隐痛更难忘的隐痛。[博2]
[博1]虽然也无非?你想通过此处的转折表达什么?
[博2]与上文类似,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说路过人的脚印有如何如何深刻的功能,多少会让读者觉得这是在隔靴搔痒
脚注:我的建议是,在引入所谓战场苦痛之前,先花时间塑造你的角色,当读者和角色建立充分的情感连接之后,再借助角色与角色身边的人的情感关系因战争产生的变化以描述这种失落的痛苦。人的共情能力与其与共情对象建立的情感联系直接相关,没有铺垫和情感的蓄势,你想表达的所谓的悲痛是且只能是空中楼阁。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进入
纳顿卡尔(平和):……
法耶尔(平和):……
纳顿卡尔(流汗):……
法耶尔(闭眼,流汗):……[博1]
法耶尔(说话):要不在前面休息一下?
纳顿卡尔(平和):……
纳顿卡尔(平和):好。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消失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进入
旁白:纳顿卡尔和法耶尔找了棵树休息。
法耶尔(平和):所以,这次是什么指引你去托尔蒙呢?
旁白:是什么的指引?纳顿卡尔也不清楚。
旁白:他聆听神的谕旨,他寻找神留在风中的传信;他向着风在倾诉,他凭借风询问神明的答案。[博2]
旁白:但举头三尺风不常在。目的也一定存在么?
旁白:或者,需要存在么?[博3]
纳顿卡尔(平和):不知道......或许是神的旨意,或许只是我一时兴起。
法耶尔(平和):一时兴起的话......我以为你会选择繁华一点的城市,比如提斯特比之类的。
纳顿卡尔(说话):不敢肯定。就算现在——假如可以选择其他地方——也说不定会改主意。[博4]
法耶尔(笑):那这些厚衣服不就白带了。
纳顿卡尔(叹气):无所谓了。
纳顿卡尔(叹气):无所谓了。说起来,我们到达托尔蒙要多久?
法耶尔(平和):估计两个月。
纳顿卡尔(平和):(思索)两个月......时间有点长啊。路费要节约点花了。
纳顿卡尔(闭眼,叹气):多一天在路上,就多一天食宿费。
法耶尔(闭眼,叹气):确实。这还是很乐观的估计了。
纳顿卡尔(平和):那今天的行程的话,到伐塞布拉克还有多远?
法耶尔(说话):具体的里程我不清楚。不过目前来看......怕是还没走到一半。
纳顿卡尔(惊奇):不会吧!
法耶尔(说话):从埃尔卡庸到伐塞布拉克可有两天路程呢,更何况这路况这么差。
法耶尔(说话):从埃尔卡庸到伐塞布拉克可有两天路程呢,更何况这路况这么差。(看路上的坑洼)明天晚上能到都不错了。
纳顿卡尔(皱眉):沿路有旅店么?
法耶尔(平和):没有。
纳顿卡尔(皱眉):(大吃一惊)不会今晚要在外面睡吧!
法耶尔(微笑,说话):是的。
纳顿卡尔(皱眉,说话):**。(埃尔卡庸粗口)
法耶尔(平和,说话):正常。出远门都是这样。
法耶尔(闭眼,叹气):(叹气)好吧。只要后面不是天天露宿就好。
纳顿卡尔(平和,说话):不会。
纳顿卡尔(平和,说话):不会。到了伐塞布拉克,我们就乘船顺流而下到格洛依登,之后再租车前往托尔蒙,船上车上都能睡。而且,离开格洛依登后,沿途会经过胡尔戈维,据我所知还有不少村镇,不会一直在野外过夜的。
法耶尔(平和):......那就好。
法耶尔(平和,说话):......那就好。北边的夜晚可比埃尔卡庸冷多了,在野外过夜会冻死的......幸好多带了些厚衣服。
纳顿卡尔(微笑):嗯哼。
纳顿卡尔(微笑):嗯哼。不过,虽然北边的气候冷一些,(站起身)我们也得加紧在春天正式到来前赶到托尔蒙。毕竟,
纳顿卡尔(微笑,说话):融雪的泥巴路,比现在这路还要难走。
法耶尔(闭眼,说话):确实。那么,(站起身)
法耶尔(平和):出发吧。
法耶尔,纳顿卡尔立绘消失
旁白:法耶尔拍拍裤子上的泥巴。简单整理后,兄弟俩再次踏上旅途。
[博1]删掉一半。
[博2]没有铺垫。神对纳顿卡尔的意义是什么?他的信仰如何形成?突兀地用排比句引入类似的信仰只会让读者觉得尴尬。更何况你的文章前后在氛围上与这句话的基调不符便更是如此。
[博3]基于上,不知所云
[博4]基于上,这些都算是废话了。对情节推进也毫无帮助。你似乎试图在反复强调这种“随机性”,但是目的是什么?
脚注:这一整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死舞
1.背景 郊外牧场 外景 黄昏
旁白:田野蔓延着它的瓶身,[博1] 连同战火的遗痕,将一成不变的风景[博2] 绘上别样的[博3] 荒凉。
旁白:唯有时间游走,将无穷的循环[博4] 磨出透光的裂纹[博5] 。眼下,夕阳伏在远山,雪地[博6] 晕开一层暖橘色的霞光。
[博1]句式错。田野在瓶身上蔓延?
[博2]风景在什么意义上是一成不变的?
[博3]为什么荒凉是别样的?为什么荒凉可以叠加在风景上?(以绘上来讲)
[博4]无穷的循环指什么?无穷的循环本身不是时间吗?
[博5]透光的裂纹指什么?
[博6]夕阳在雪地上晕开,使主语保持一致
脚注:象征系统构造的很混乱,涉及了太多要素却没有整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看不出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选用意象时要仔细考虑其特征是否真的与自己想要表达的逻辑相吻合。同时也要注意句子本身的脉络不能紊乱。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进入
法耶尔(平和):今天竟然比预想的走的更远啊。(看纳顿卡尔)体力不错呢。
纳顿卡尔(平和):做家务也很锻炼身体的。
法耶尔(平和):挺好。我们就在前面的树林里歇一晚吧。
纳顿卡尔(平和):嗯。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消失
2.背景 树林 外景 黄昏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进入
旁白:两人来到树林里。树林背靠一座小山,两人在山脚找了个地方落脚。
法耶尔(说话):我去打水。你先把火生起来吧。
纳顿卡尔(平和):好。
旁白:法耶尔取了锅离开。纳顿卡尔简单将东西整理了下,随后便去拾柴。
纳顿卡尔,法耶尔立绘消失
3.背景 林间溪流 外景 黄昏
旁白:溪流尚未彻底解冻,除了岸两侧清淡的两笔,中央仍是软曲奇似的冰壳。[博1]
法耶尔立绘进入
法耶尔(平和):(应该把水壶一起拿过来的。)
旁白:法耶尔走到溪边,俯身,缓慢地将铁锅兜进溪水中。涓涓的水流似一首无声的的安眠曲,浸没手背,让寒冷清润绵软地渗进他的爪子。
旁白:毛发在水流中轻轻流曳[博2] ,尝试勾勒溪流的影子。那样的热忱,[博3] 那样的平静,奇迹般的共存。
法耶尔(闭眼):......
法耶尔(叹气):该走了。
旁白:法耶尔起身,锅里已盛满了水——有些沉重,还容易泼洒。法耶尔只好倒掉一部分水[博4] ,正抱起锅准备往回走——
法耶尔(皱眉):嗯?
旁白:这时,法耶尔注意到溪对岸有一队人走过。法耶尔瞬间警觉起来。
旁白:那些人的装束他再熟悉不过。血色的回忆如乌云翻滚,卷携着尸骨,盔甲,光荣的故事[博5] ,结块成一个猩红的词汇。[博6]
旁白:攻城者。
[博1]你确定溪水是从两边解冻到中间的吗?据我所知河流的解冻都是从底层到表层的(如果河水真的会冻伤)
另外软曲奇作为比喻很出戏。选择喻体时要和整段文字的风格相协调
[博2]没有这个词,而且狼毛这么长吗
[博3]哪里能看出来热忱?你这前面十万个关于冷的词能看出来热忱确实是奇迹。
[博4]这句写出来对文章有任何意义吗
[博5]情感取向?血色猩红一般不和光荣联系在一起,何况你前面两个都是具象的词
[博6]用法错,一般来说是在xxx的条件下结块
因xxxx而结块
脚注:
我个人认为你这一部分最大的问题在于 情节 与你在“旁白”中想表达的深刻、残酷的话题完全脱钩。情节本身空洞到几乎没有情节,该说的话都没说,为什么要出城,出城了有什么目的,打算如何达成目的完全没有,主角的行为没有清晰的动机(唯一对动机的描写甚至是一段废话,而且弱化了主角的动机——他说他不知道)。对人物形象几乎没有任何刻画,三千字下来我对主角二人的形象的认识几乎为零。而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仅仅只有全文最后两句与旁白中想表达的战争挂上了钩。而本身旁白对战争的描写和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尸体堆上,难以和读者之间形成情感连接。总而言之,传统小说讲究通过塑造人物和冲突的爆发和解决来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你想真的用故事打动读者,可以试着去了解小说创作的基本结构再做尝试。

如上所示,相咕社对于任何文案的任何水平的文稿一律非常认真地对待,并提供绝对负责的指导。我们不存在抄袭行为,我们的文风比较借鉴赫塔·米勒,保罗·策兰等,并存在对波德莱尔和博尔赫斯的致敬,但是这些都在文学界惯例的尺度范围内。《灰舟》的文案为绝对原创,就算是被开除文案所撰写的北线,也是我(克勒卡尔)撰写。
加之,相咕社社规一直有规定(对于个人来说这一规定也包含在了编内承诺里面),被开除的文案在开除之前完成的部分版权属于相咕社,故一定量的引用属于合理合法的范围内。
希望各位无关者保持冷静、克制,我们愿意以大事化小的策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