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国美到清美:我如何136分手绘高分上岸清美科普产品?

2023-06-15 15:59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徐欣悦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科普产品设计

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本科专业|产品设计


初试   |367

政治   |55

英语   |85

专业一|91

专业二|136


今年的疫情结束,也为许多小伙伴的人生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无论是工作、考研、出国还是二战,只要明确自己在下一阶段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无论是看起来多么艰难的道路,最后一定可以实现。人生远不止当下,最后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成功上岸!” 

——徐欣悦学姐

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将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作为设计界的国内top院校,选择清华的理由我就不多赘述了,不仅是人生规划的选择,更多的也是圆梦的心态。

我本科毕业后,无缝衔接进入了工作,一年后决定再次回归校园,选择了在职考研。整个系统的备考从八月开始,周期5个月左右,期间也需考虑工作与学习的平衡。

所以,希望这篇分享可以帮助一些同样时间紧、任务重的朋友们。

首先,想要两者兼得的朋友,需要在抉择前考虑好,这不仅是一场设计能力的比拼,更是关于身体和心理的战斗。

从8月考研开始,我基本每天保持着早7晚2的节奏,所以在考研前,一定保持好运动的习惯,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摆好心态。

虽然在职考研很累,但挑战带来机遇。在工作中,能不断的提升个人设计能力,不断接触落地项目,向其他设计师取经学习,熟悉产品生产流程等等,所带来的知识储备的提升不可小觑。同时,有了工作的托底,备考心态也会比较平和,备考资金也会比较宽裕。

在进行考研学习前,个人认为进行整体的规划不可或缺,具体在月份、科目、分数,总体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的理性分析等等,这样一份“私教”的分析表格,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学习效率。毕竟考研不是做学问,性价比非常重要。

 手绘 

先讲讲专业课,由于工作以及疫情的关系,备考半年以来,我所有的课程都是线上参与的,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表示,只要保持自制力,线上的效率也可以保证。

这里要推荐下冰冰老师的线上精批(真的非广),一周一次完全够用,针对个人问题精准打击,后期提升基本靠这个。

手绘个人认为首先要保证的的是画面效果,当然,设计思维以及造型表现同样重要,但考试毕竟是3h的绘画表现,试卷摆一起,谁的画面吸引了老师的注意,才是高分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吸睛,也要保持画面整洁、色彩协调、造型合理。

其次,在此基础上,能让老师读进去试卷的,就是个人表现的设计思维。一定避免空有绘画技法,没设计的作品,毕竟美院要的是设计师,而非美工。

这里推荐大家,造型上多积累(看图存图非常重要),设计上多思考,把每一次的练习都当成卷面对待,不浪费每一次练习,进步会越来越大的。

这里分享一些备考期间的作品。

分享下备考期间的个人手绘时间规划:

8月:基础手绘能力训练(临摹为主,主要掌握绘画技巧)

9月:单体造型塑造训练(积累造型语言)

10月、11月:快题完整训练(积累考试素材与训练手速)

12月:限时训练(模拟考试环境,适应考场环境)

最后想说,对于非跨考的、基础尚可的同学,个人认为专业二准备部分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只要保持好手感与造型素材积累即可。可以将时间更平均的分配至其他学科,毕竟史论的书目扩充,也带来了更多、更繁重的背诵压力。

 史论 

我的史论成绩并不十分理想,所以在这里就不夸夸其谈“经验分享”了,只能说将我的历程分享给大家。

首先,在本年史论书目发生变化,增加了美术史与概论的内容。所以在确定科目代码前,我的复习进度并不明确,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推进620原科目的背诵进度,美术史只能说带着看看。这种不清晰的复习规划,在最终的冲刺复习月中,对我的史论备考带来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基本上的所有时间都在赶美术史的内容。

所以,又回到开头所述,在备考初期,一份清晰明确的学习规划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与最终成绩息息相关。

美院的考试非常灵活,所谓的押题与趋势预测,实质上都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缩小复习范围的特殊手段,在上考场之前,不会有言之凿凿的复习重点。

所以,如果追求621的高分,个人认为需要尽早准备,熟练掌握名词解释并不断背诵。特别是大部分设计类学生,对于美术史的内容可以说陌生,名词也更加晦涩难背,所以全面的、深度的、不断地记忆与背诵,可以说是高分的基础。

以下分享些个人整理的名词解释:

其次,论述部分也需要每周的积累与训练,自我整理并掌握每个基础专题的论述重点。

同时也要扩展一定的专业老师的论点与论述案例,以增加论述的广度与深度。

由于在职备考的关系,所以所有的备考资料全部数据化,这里也推荐大家可以整理一份电子笔记,修改或标记备注都十分方便。资料储存在wps云端,通勤时间也可以利用手机或pad复习,非常方便。

 英语 

对于英语二的备考,首先请大家放平心态,英语二难度不大,基础尚可的同学,完全是可以通过训练短期提分的。

我的英语客观题部分满分,但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经验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单词。背单词是需要贯穿始终的一项工作,从开始备考的第一天,直至踏进考场的前一天,都需要保证每天单词的滚动记忆。

参考书目个人觉得大同小异,我用的是《恋练有词》。同时提到,我个人认为性价比最高的词汇方案,是单单背诵核心词汇,英语二已经足够了。花费太多精力在生僻词上,对考研英语来说,能提分的空间不大。App推荐默默背单词,我个人设定了每日300的词汇量,大多运用碎片时间背诵。

第二,是真题的训练。个人选择了近十年的英语一与英语二的真题来做,同时搭配唐迟老师的真题解析,与颉斌斌老师的长难句解析。

同时,英语阅读的训练需要保持连贯性,我考前也保证至少每日1篇的训练量,以保持语感和长难句解析能力。

最后的主观题部分,作文跟的周思成老师,在模板之余也套入了个人积累的语句素材,避免考研考场上同质化带来的低分现象。

 政治 

政治同时也是从8月开始学习,因为网络上的信息过于眼花缭乱,所以报名了腿姐的全程班,打包到考前的一站式服务~

这里想特别提醒大家,政治的学习切勿向后拖延,因为考前,专业课以及公共课的背诵只会多不会少,政治的学习任务还是尽量向前挪挪,为专业课的冲刺复习开辟赛道。

尤其是1000题、与肖8肖4的背诵,不用担心做了后边忘了前边,备考过程中一定会有接踵而至的新的资料与新的课程,来不断地巩固知识点。

12月会出现非常多的东西要复习与学习,包括但不限于史论的名词解释与专题整理、英语主观题、政治主观题等等,所以政治的备考,个人认为是对行动力以及记忆力的双重考验。

 挑战 

对于整个备考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时间与精力的分配、消耗。

在职考研,工作与学习平均的占据了我几乎所有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任务,如11月突然的出差任务,使得这1月的学习几乎停滞。个人认为,在处理工作与备考的平衡时,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态,做好时间管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失败了也没有遗憾。

 时间分配 

我个人的工作早8晚5,平时不加班,所以每天的备考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分的。在班时间主要利用午休的碎片时间,完成单词背诵或621笔记整理。下班后主要进行手绘,英语阅读或政治练习,以及上网课,周末或假期全天复习。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毕竟精神健康也很重要,逛博物馆就是很好的选择(向朋友介绍展品也很有成就感哈哈)。

今年的疫情结束,也为许多小伙伴的人生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无论是工作、考研、出国还是二战,只要明确自己在下一阶段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无论是看起来多么艰难的道路,最后一定可以实现。

人生远不止当下,最后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成功上岸!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清华虽难考

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墙

徐学姐在备考过程中

要兼顾工作和学习

但还是运用合理高效的时间规划

最终收获了高分上岸的喜悦


正如徐学姐所说

只要明确自己

在下一阶段的目标

并为之努力

无论是看起来多么艰难的道路

最后一定可以实现

人生远不止当下


祝愿徐欣悦学姐

在清华园继续乘风破浪

在充满未知和希望的未来

尽情驰骋

抵达理想的彼岸

---------------------    END    -----------------------

从国美到清美:我如何136分手绘高分上岸清美科普产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