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志红化解焦虑四部曲之二,学习笔记~

2022-03-04 15:00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首先发现自己上一篇学习做了课前思考,但是课后的总结没有针对课前思考的东西再思考

补上

我的目标真实是最近有焦虑,对于自身努力度的焦虑

课前觉得问题在于潜在的观念,“应该要努力”,努力没问题,但是跟健康的度怎么把握

实际上课程下来,问题在于目标动机的客观数据——50%的满足度,而且是有时间空间容量的,方案是提升日常动机的自我满足度,拉高总体满足水平

这样想来,即便是把动机和意志当成一部分的自我,完不成只是有一部分的自我死掉。。。那按客观数据来说,我们都是50%的活着。。。。这黑色幽默的。。。

并且与人相处中,发掘情绪激烈的人是不是动机自我,自我保护或者做到陪伴,更加清醒

个人的课前思考问题在于,这是比较专业的知识,能力圈就是这个意思了,是个人认知之外的,不能理解很正常,现在更新了认知了,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焦虑,可以更多的理解

下面,学习焦虑系列第二篇

标题是当你走不出悲伤,注解是当下不是永恒,让时间成为祝福

课前思考:这个既是升维思考,又不是,因为不羁的灵魂的冥想法,是让痛苦穿过,痛苦是自由的代价,而幸福不需要条件——不知道这是不是太禅宗和高深了,我觉得自己能去试用的方法,也只是现在试用,在以前的时候,大家跟我说这些,我只想在心里疯狂吐槽:道理谁都会说,然而有什么卵用。。。

来学习吧~

首先武志红讲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时代考试成绩,有些同学疯狂的在意单次的成绩,甚至觉得活不下去了。。。。。。我忽然想到股市,记得黑天鹅的世界里说过,如果想要幸福,其实买了股票后一年看一次股价比较好,利于情绪稳定

武志红说高中三年的学习,一次发挥不好应该没什么,道理同学们也都懂,但能不能活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觉得“懂”和“懂”之间,是有差别的,教练分段的很清晰,虚知,是知道用不出来,真知洞见才是知道也做到,而虚知并不是认知,所以他们不知道,或者知道的就是错误的理解

武志红讲了一个时间感的概念,没有时间感的人,以为当下就是永恒,有时间感的人,能看到整个人生时间轴

然后关于客体稳定情感——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

整个社会都说你要怎样,你如果按照整个套路活,这就意味着,你的自我不存在了,你的感觉不存在了,能够做到顺从自己心意而行的人,是因为家庭允许孩子感觉的存在,孩子的感觉可以存在于家里的时空感,在孩子小时候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做选择和做事情

真实的活着,热情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真实的自我会碰到事情的实质

深度关系,导致时间是一种祝福,套路是一种肤浅的关系,投入很多年,还是一直浮现在表面

这一讲的时间感,偏心理学上面,而在职场时间管理上,起明讲的更多

但是,心理学的时间感是一种治愈,一种关于个人幸福,感性的东西,跟理性是不一样的

我听了这课,更加确定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感觉

我按着感觉,大学在外省,最后也幸运的在深圳11年多,通过慢慢的“断奶”完成了心理空间的生长,走出那个恐惧的状态,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过程,但是一路上,我都尽量顺着自己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负罪感让我只能偶尔这样,而到现在,我可以更多的时间顺着感觉生活,从今往后,我会更多的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

在这之前,我就想到的,如果按别人的想法活,我就不是我了,而像是他的意志的延续,这比夺舍也差不多了。。。

真实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应该的人,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不过今天更知道了,真是的自己,才能碰到事情的真实,跟世界建立深度的关系,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跟自己建立深度的关系,跟自己关系30分,60分,和90分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这跟考试成绩很像的,99分的时候,就是极少数的人

深度关系的时间,才是一种祝福,套路是一种很肤浅的关系

真实的我,不需要套路和肤浅,而以后,我也会更坚定的这样活^_^

最后再思考下自己的课前思考和课后思考的关系

课前思考关于痛苦,是放松穿过,关于时间感,是跳出当下看时间轴

而学习后,这其实是孩子的时间感,稳定情感客体,而到孩子的感觉是否被允许存在,然后建立了他的感觉,他可以活出自我,真实而充满热情

我发现很多长辈都是很单一的理念,之前学古典文的时候,更清晰的知道了,他们是没有框架思维单一的人,不值得去听从,而现在从武志红的文里感知,在长辈要求自己按什么方式去生活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独立的存在,而是觉得晚辈都应该活在自己的世界规则之下,不太允许他们自己的感觉存在,他们自己套路且肤浅的活着。。。这就是我在跟他们沟通时,总觉得有壁,现在想想,就是这个了

我有一个闺蜜,我们深切的交流所有的想法,我知道什么样的关系,是深度的关系

我跟自己现在也建立了深度的关系,我去感知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感觉,我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感觉

我曾经有过一段感情,看起来不像恋爱,但是我和他都知道,我们很真诚,我知道什么样的感觉是真正的喜欢,我体验过所以我知道,我不需要套路的生活和肤浅的婚姻,我会遵从我的感觉,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我想要付出的地方上

感谢自己现在的年龄,感谢自己现在的成熟,感恩遇到的一切

现在开始学习他化解焦虑的第三部曲

标题是难道吵架不能隔夜,注解是,拥有这种感觉,你的焦虑就好了一大半

在课前思考之前,我想到了一些之前想梳理的话

前两天看青年talk罗拉的访谈,她说之前离异有个孩子,后来能参加锋味,认识了很多人,也有一些人对她好感,后来又冷下来,应该就是上网一搜,有个baby啊,然后就。。。。

包括有文章写到一些相亲节目,男嘉宾大放厥词,还有看有个剪辑,杨幂参加活动,当时她应该不太出名,旁边的男生说,女生的裙子还是长一点比较好,杨幂当时就说,明天我会更短

有时候有很多声音,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才能招人喜欢——正如不羁的灵魂说,你扮演成为社会喜欢的人,然后获得掌声和喜欢,你就更卖力的扮演,然后你就好像真的成为了另一个人

为什么发散这么多,其实就是标题想到的:吵架不能隔夜?

这种很明显的,应该怎么样的话,无处不在,有些很明显的能发现逻辑漏洞,有些就感觉也是有道理的对的

但现在就觉得,这种应该怎样的话,从古典的文章逻辑里,是太单一,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话说这还是马哲的核心呢。。。而从我个人的角度,也是这个问题,没有目标和背景去谈手段,都是空的,就如问,高铁好还是电动车好,一下子就想说高铁好,但是,我姑妈就说过,在老家开车接孩子上下学,急si人了,红绿灯又多又堵车,电动车灵活的很,一下子早就到了,开车的还在堵着。。。。

都不说去哪里,做什么事情,就觉得高铁高大上,是,是很高大上,但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它好

所以到标题,吵架能不能隔夜,肯定无法直接作答的,目标呢,背景呢?

比如像上面的罗拉,杨幂,很多人会大放厥词,哎呀,当初就不应该离婚啦会被嫌弃啦、女人就应该保守点啦要不然就会被说啦,目标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目标是套路的活着?不用自我?

真是被很多逻辑无语了,所以顺便吐槽,什么不找个人,以后生病了都没人照顾,不生个孩子,老了怎么办

呵呵,这是购物呐?“买”个老公,获得生病照顾功能?“造”个孩子,获得养老功能?

问过那个“老公”的想法吗?这是成年人,还好,但是现实点,问了人家现在,讲的真假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很多年后就更难说了

孩子呢,多冤啊,你问过他意见了吗?你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够吗,能对得起孩子吗?你的自我感知有几分真知啊。。。。

真是很多的不知所谓。。。。

最后的最后,自己要活明白,对方有没有那个认知水平听得懂你的话,这个客观的东西决定了你讲什么内容,而别人是客套还是关心,决定你要不要跟他说话,然而这些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很稳定很明白,能够做到声音过耳如风,这才是境界呢

总结下武志红焦虑篇的前两篇,明白动机和意志只是一部分的自我,这是跟自己的关系,而知道怎样才是为自己而活——真实的自我和世界建立真正的关系,才能遇到真实的本质,这还是跟自己的关系

跟自己的关系真正搞定了,才可能真正的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建立深度关系,而不是戴着面具,做着套路——被夺舍这样的活着。。。

over了

下一篇再学第三篇吧,这延展过后,真的是内心舒畅^_^

武志红化解焦虑四部曲之二,学习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