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时期美国的能源短板是如何弥补的

2023-07-06 00:55 作者:HalifaxMKIV丶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美国的军工生产达到全球最顶峰,美国参战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军工产值就碾压轴心国。除了得益于美国本身拥有巨大的能源作为支撑,其中钢铁产量(年产量6000万吨占全球的百分之50)和石油产量(年产量2亿吨占全球百分之60)原因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二战打开了美国对世界对外贸易的窗口弥补了美国的短板。二战前世界市场长期受到英法荷传统列强的控制,二战前全世界总人口大约将近30亿人口,亚洲占据15亿,欧洲4亿,美洲3亿,非洲4亿。仅仅是英国的直属殖民地就有8亿,如果包括被英国控制和保护的国家的话英国涉及的人口和国家可以达到20亿之多。当时的世界市场是被垄断和保护的状态,美国的工业品出口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所以严重制约了美国工业品的输出导致美国的商品只能内销出口的多数是低端的农产品导致美国的经济长期受到制约,难道美国工业就没有短板吗?答案是肯定的,美国虽然有巨大的钢铁产量和石油产量,但是二战前美国还是面临很多能源危机,例如铝制品,二战前美国的铝主要进口南美的苏里南,美国国内的铝矿开采量很低因为成本问题和需求(还有当时的南美国家主要受到英国的资本控制受到严重限制),直到罗斯福上台后才重视铝工业的发展才大规模开采阿肯色州的铝矿,直到1943年阿肯色州的铝矿产量才超过进口,还有一个能源短板就是镍金属,镍金属对整个航空,造船,汽车产业非常重要,很多轴承和发动机核心构建都离不开镍,而加拿大的镍是当时全世界最丰富的,当时的加拿大又是英国的自治领,还有就是锡土矿,锡元素跟镍一样很重要,还涉及包括很多焊接工艺,化工催化剂,合金材料等运用,而锡土矿当时主要有5个地方盛产,就是英国控制的南非和西非,还有英国的自治领澳大利亚,英国本土,还有中国。其中英国控制了全球百分之90的锡土矿。最后一点就是天然橡胶,橡胶制品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被世界重视,尤其是汽车产业的兴起后,到了一战,橡胶更是各个参战国一级的能源储备,橡胶除了军舰和汽车作为减震器,还被用作轮胎,防护面罩,靴子,防毒面具等。一战时期由于英国的封锁德国的橡胶能源极速下降,德国的汽车的轮胎一度被用钢来取代,德国在一战也合成了自己的合成橡胶,不过年产量只有2000吨远远达不到2万吨的需求。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全世界天然橡胶已经年产量已经突破100万吨,当时全世界的橡胶制品百分之90都是天然橡胶,而且合成橡胶性能差,耐用性差,毒性大,工艺难度大,产量低。当时全世界的天然橡胶产地百分90都来自东南亚。在1939年,全世界的天然橡胶总量达到130万吨,其中南美洲的产量1.5万吨,英属非洲殖民地3万吨,英属锡兰(今斯里兰卡)产量10万吨,法属印度支那(越南)产量6万吨,英属马来亚产量60万吨,荷属东印度(印尼)产量45万吨。当时全世界的天然橡胶百分之80都是英国资本控制,天然橡胶在30,40,50,60年代都是英国很大的收入来源之一。1939年英美达成贸易协议,美国用60万吨棉花交换英属殖民地8万吨天然橡胶作为储备,1939年美国的合成橡胶工业产能非常低,只有5000吨的产能,此时的欧洲德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合成橡胶都基本突破5万吨级别,不过由于战前的准备,美国到了1941年之前已经储备了53万吨的天然橡胶,英国也一样在1942年之前也储备了超过100万吨的天然橡胶,1941年年底日军迅速南下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占领了整个东南亚,美国也因此失去了东南亚橡胶贸易,应对如此大的能源危机,美国大力发展历程合成橡胶工业,1942年美国合成橡胶只有5万吨,到了1943年美国合成橡胶达到15万吨,1944年美国合成橡胶产量达到38万吨,到了1945年美国合成橡胶产量突破80万吨。据统计,生产了一架战斗机或者一辆坦克或者一辆汽车需要半吨的橡胶,生产一架重型轰炸机需要2吨的橡胶,生产一艘巡洋舰需要100吨的军舰。虽然在战时美国生产了大量的合成橡胶,但是英国当时的合成橡胶只能用于制造低端的工业产品,用于制造飞机轮胎,外部零件,坦克座舱零件,军舰等基本都是用天然橡胶,美国二战军工业的蓬勃发展跟英国离不开关系,英国在二战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倾销市场,为美国工业短板弥补很大漏洞,打破了英国殖民贸易的垄断,促成了美国世界霸权的地位。

二战时期美国的能源短板是如何弥补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