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分享5:为什么好的成绩始于刻意练习?(下)
书接上回高效学习分享4:我们学习时应处于“学习区”,而不是“恐慌区”和“舒适区”。那怎么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在“学习区”呢?

2018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布朗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 C威尔逊及其他三位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1]《高效学习的85%规则》( The 85% Rule for OptimalLering)。研究发现,当人开始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技能时,如果其中有85%的内容是他已经熟悉和掌握的,就能进入“学习区”,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学习内容中只有15%是全新未知的,这时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这个新知识的占比让你学得快而且最爽。(所以最佳的课程设置应该是85%的熟悉内容以及15%的新知识,然而如果这样,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十分的高,需要你对自己的所讲述的知识足够熟悉,能够做到尽量用熟悉的东西来讲述学生不熟悉的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
这个理论也和教育学理论中:“最近发展区”理论不谋而合。
学生的发展有两个水平:
一是现有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时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二是潜在发展区,即在成年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就是介于两个之间的范围。

研究人员以艺术作品的创作规律为例解释了。上面这个结论。比如,怎样的电影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呢?就是观众意料之外的内容在15%左右,如果超出了这个比例,观众就会觉得看不懂;低于这个比例,观众就会没耐心看下去。同理,为什么大家都爱玩游戏呢?因为游戏公司早已熟知了这个理论,他们把游戏的难度比设置在15%左右,这样玩家既不会觉得无聊,也不会觉得太难,正好可以激发玩家玩游戏的热情(而且游戏上瘾和毒品上瘾刺激大脑同一片区域[2])。
如果应用到学习中去,熟悉很重要,它让我们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意外也很重要, 15%这样的数值量化了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为我们提供了可落地、可实施的操作方式。
每次练习85%的旧内容、学习15%的新内容
那有没有办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调节这个比率呢?(有的,我的建议是写笔记。在你自己学完一些新的知识后, 合上书,在笔记本上写出刚才学习过的关键词,数数这些关键词中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如果陌生的关键词占所有关键词的15%左右,那就说明大致是合适的。不过,千万不要概而论, 也不要刻意为之, 不同的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学习速度其实是不样的,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行调整,记住,如果以结果为导向的话,我们调整15%学习意外率的目的是让我们一直保持好奇心,从不断的正反馈中获得一种对学习自主可控的感觉。
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我们干脆就把15.87%叫做“最佳意外率”。这个数值就是学习的“甜蜜点”。
找到最佳意外率有两个好处:
1. 它让你的学习速度最快
我们来看看模拟实验的结果。下面这是一张等值曲线图,说的是判断出错率和AI训练效率的关系——

图中横坐标代表每次训练的出错率——也就是意外率,纵坐标代表训练的次数,图中颜色代表训练出来的网络的准确度,颜色越热(黄色)表示准确率越高。
我们看到,0.1587的训练出错率那个区域,随着训练次数的增长,它的准确度增加速度是最快的。比如说出错率是0.4,训练一千次能达到的准确率,大约相当于出错率是0.1587,训练350次的水平!
下面这张图中的三条曲线代表三个不同的训练出错率,横坐标是训练的总次数,纵坐标是准确度。我们看到,出错率在0.16的那条曲线,准确度增加的速度是最快的,可以说大大高于另外两条曲线。

研究者理论推导的结果是,15.87%的意外率能让训练时间相对于其他数值以指数下降。
2. 它还能让你在学习中感觉最爽
这项研究使用的例子主要是机器学习,但是研究者也考察了在其他领域中的训练,包括对人的教学实验和对动物的训练,大家摸索出来的结果基本上都是要有15%的新内容。这些研究表明,在这个点上,人们对学习的投入度是最高的。
在这个范围内,我们会有一-种学习起来得心应手的“爽”的感觉,科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心流”( Mental Flow )。

采哈里说要想在工作中达到心流状态,那么这项工作的挑战和你的技能必须形成平衡,他还专门用一张图说明这个道理。如果挑战高于你的技能,那么你将处于焦虑的状态;如果挑战低于你的技能,那么你将会觉得无聊。所以,(15%的意外率就是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最佳比例。
总而言之,学习过程中,要想获得持久的动力,需要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逐步的拓展未知的内容。
具体建议:
第一,要清空大脑,每次只专注做一二件事情。如果脑子里杂念太多,就会影响效率,造成精力和心智的损耗,所以要先清空大脑,把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事情统统清除掉。正念其想有助于我们清空大脑。
第二,设立明确目标。并将目标拆分。比如,告诉自己,不写完作业就不可以用手机,然后把作业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各个科目,分别设置4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完成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普通人的成功,需要刻意练习,以及在合适的速率下持续不断的努力!!
[1] Robert C. Wilson et al., The Eighty Five Percent Rule for Optimal Learning, doi: https://doi.org/10.1101/255182)
[2]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