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香非香话鼻烟

2023-07-07 09:43 作者:晒秋香堂老板娘  | 我要投稿

第一次做鼻烟是十年前,我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做了200克,遗憾的是当时没有麝香,使投入的精力与鼻烟品质不成正比。尽管如此,还是很快被朋友们瓜分一空,甚至有鼻烟店找我进货,想想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艰辛,我拒绝了。四年前,核雕大师赵华新送我一只麝香囊,希望能做些好的鼻烟,我收下了,但却迟迟没有动手,直到昨天才把鼻烟交到了他手上,对这份兄弟情义做了交待!鼻烟的发现始于1503年,哥伦布进行第二次探险时在美洲大陆发现印第安人还有另一种享受烟草的方式,即吸闻鼻烟的奇特习俗。1560年以后,美洲的烟草通过传教士、海员、士兵们先后流传到德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巴西等国,这样鼻烟就在大部分欧美国家流行了起来。意大利人在教堂做礼拜时,常会借助鼻烟来达到打喷嚏的目的;在英国伦敦西部的伊顿,许多人会在清晨吸闻鼻烟,他们认为这是进行“自我消毒”;法国贵族们认为吸闻鼻烟是“优雅、娇美、高贵的形式”,而用烟斗抽烟,则是下层阶级“粗俗”的行为。到1720年,英国已经有7000多家销售鼻烟的商号了。

据清代赵之谦《勇卢闲话》记载:“鼻烟来自大西洋。万历九年,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裹为小囊藏鼻烟。”


康熙、乾隆年间吸闻鼻烟风行一时,朝野上下皆嗜鼻烟,从最高贵的帝王到最底层的贫民,“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烟”。古人闻吸鼻烟是唤其芬芳之气,借以醒脑提神,驱秽避疫。鼻烟有驱寒冷、缓头痛、开鼻窍、明目、活血等保健作用,故在当时能成为帝王、贵族之好。《常中丞笔记》记载:“鼻烟,或冒风寒,或受秽气,以少许引之取嚏,则邪秽疏散,积满亦解。”清代宫廷中的医生常用鼻烟治疗鼻病和瘟疫。鼻烟不经过燃烧,不会把焦油等物质带入人的肺,不像纸烟一样增加人的肺癌的发病率,也不会造成二手烟危害他人。从这个角度讲,吸闻鼻烟要比抽烟安全些,只是烟草里的尼古丁会透过鼻粘膜被人体吸收,仍有一定的隐患,并且也能成瘾。还有一种不含烟草成分的鼻烟叫“白鼻烟”。我们中国的“白鼻烟”一般都是用一些中药制成的,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功能。常用的中药有白芷、细辛、辛夷、丁香、鹅不食草、猪牙皂、麝香、龙涎香、冰片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祛风解表、温肺化痰是“白鼻烟”的主要功效。由于所用的中药基本都是香药,所以说,鼻烟是中国香文化的载体,只是与香的常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是香非香。精致的鼻烟要求中药粉的粒度较细,一般在100—200目之间,手工磨细、筛分的工作量很大,若借助相关设备来提高效率,成本可大大降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不断地推广,“白鼻烟”定将成为健康的雅物走进我们的生活!


是香非香话鼻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