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v.10 U.A.D 里谱 谱面简略赏析【Muse Dash】

2022-04-13 22:35 作者:皮皮拉鱼拉鱼鱼拉皮  | 我要投稿

1.开头采bass音+轨道锁定地轨+平直入场,为下一段落蓄势。同时下一段落情绪更强,采用了采旋律+改“内八”入场方式的方式表达,增加密度同时与开头形成对比关系。


2.133combo开始的副歌段可以说是全谱面的标志部分,采用同轨双押采bass。为什么这里不使用常规/非常规双押采bass音呢?我个人觉得理由有三: 一当然是作为一种谱面特色,让谱面更好玩;二是异轨双押难以与188-201combo&258-270combo的配置区分开。异轨双押与在上面说的两个小配置中第一个音的手感偶合,而实际上两者采的音并不相同,将其手感混为一体不符合音乐情绪。若要区分两者手感,需改变前一小段或后一小段的配置,而这里选择在前一小段配置“修改”为同轨双押;三与二类似,即双押在133-273段落中有区分段落的作用,若采用此处采用异轨双押则易削弱谱面的段落感。至于188-201combo&258-270combo的配置是否也会与双押区分段落的作用起冲突,我认为不会。201combo&271combo的连打一定程度上“刷新”了手感,也起到了区分段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段落感。


3.310-435combo共八个小节可谓是递进的典范。开始4个小节配置相同,通过修改配色润色谱面。后两个小节配置相同,相比前四个小节增强了纵连,并以boss子弹区分两个小段落的音色。后一个小节增加换轨频率,最后跳音符配置相比前段难度骤降形成对比。7小节完全相同的音乐,配置从微观角度看以连打-纵连的方式递进,从宏观角度看采用了4-2-1的小节安排,通过配置变化速度的频率也实现了递进。


4.491combo至结尾的谱面乍看上去很奇怪:怎么一会采鼓一会采旋律?中间如此切换不会使得谱面很奇怪吗?细究之下这段配置实则很符合手感:从这里开始的每一格配置的变化都表现了音乐重心的变化。1)491combo前谱面采旋律音,到491combo后鼓点引入,此处采鼓点正是表现了音乐的变化;同时采用前面一段从未出现过的双押配置,凸显段落感。2)从511combo开始的段落背景旋律陡然密集,同时鼓点的节奏型并未变化。此时旋律变为谱面的重心,谱面应当从采鼓点过渡为采旋律。3)537combo开始旋律音色变化,旋律密集程度未变,同时背景鼓点未变,应当凸显音色变化。此处配置采用更改配色的方式表示变化。4)565combo开始的段落与491combo开始的段落旋律和鼓点的节奏型一致,形成的感觉相似,那么谱面就应当变回一开始的配置,同时也能起到丰富谱面,区分段落和过渡的效果。反而尾杀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尾杀应有配置、难度即采音,可以值得注意的我认为是:前八小节将鼓点与旋律分开采音,尾杀将其结合起来能同时保证尾杀与前段的一致性(因为音乐变化不大)及递进感。


=======》套盾《=======:本人只是个小菜鸡。上面的简析仅为我个人的、主观的观点,并不代表最终谱面的效果和谱师的真实意见(就像语文阅读理解x),且难以完全做到上诉观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段“简析”仅供谱面创作经验的交流分享。若您有不认同的地方,非常欢迎和谐讨论!

Lv.10 U.A.D 里谱 谱面简略赏析【Muse Dash】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