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浪漫与豪放是与生俱来的!

我决定从今天起,利用空余时间来阅读李白的一生。

自疫情防控放开以来,今年的旅游可谓是相当火爆。比如,扬州的“烟花三月节”,就圈了一大波游客慕名而来。是不是很熟悉,“烟花三月下扬州”不是出自李白的诗句吗?对的,就是一千三百年前,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句。

李白的出身
祖籍甘肃天长秦安县,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四川的江油市青莲乡。也有一说是,李白五岁的时候随着父亲举家从西域碎叶(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迁回蜀地生活。在此,我们就不展开说了。据说,李白的母亲在生李白的前天夜里,梦见了太白金星,故取名李白,字太白。
幼时的李白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
全唐诗中收录了李白的900多首诗,而后陆陆续续又补充了一部分,大概有一千多首。看到这个成绩单,想必各位都会认为,李白打小就是个学霸。其实,李白真正发奋读书,是在五岁的时候受到一件事情的启发。
幼时的李白,也是个贪玩的小孩。据说,李白五岁的时候不想学习,跑出去玩耍,看到一位老妇拿个铁棒在石头上磨。李白一头雾水,上前咨询老奶奶后得知,老奶奶是要将铁棒磨成针。李白受这个事情影响深刻,下决心要发奋学习。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咏萤火》。这是李白十岁的时候,夜晚看着萤火虫和天上的星星作的诗。不得不服,浪漫主义在幼时李白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估计那时候的李白也想不到,后来的自己会成为盛唐古诗的“代言人”。

十岁的李白,在家人的引导下,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里面描写的内容令他神往。司马相如生活在汉代,距离李白有着800年。当年司马相如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喜好,写了好多潇洒飘逸的文章,正是受这些文章所影响,年少的李白就对道教有了浓厚的兴趣。
十五岁的时候,李白不仅长相帅气,而且“作赋凌相如”(自称已经超过了司马相如)。在唐朝,“任侠”非常流行。能够行侠仗义,就是YYDS。在这个时期,李白除了看书学习,还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人。这些社会上的人都是有着侠客精神的英雄豪杰。从《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于是乎,李白为了行侠仗义,成为一名侠客,又拜师学习剑术。请各位注意,我们的李白同学可不是浅尝辄止的学习哦,剑术的功底确实很深厚。后来,唐朝自武则天下台后,道教盛行,李白又在大匡山(今四川江油境内)结识了元丹丘,跟随其学习道教。由于从小就受到道教影响,所以,在后面李白频频碰壁后,都会产生归隐的念头。
关注我,我们一起来阅读李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