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把思考作为习惯》-短评

2023-08-17 15:59 作者:灯哥666  | 我要投稿

内容简介在这个复杂性丛生的时代,什么才是让人脱颖而出的重要能力? 什么才是让我们应对今日巨变的本质法理?什么才能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到确定性?答案可以从湛庐创始人韩焱的这本个人新书《把思考作为习惯》中寻找到。在她看来,只有从“把思考作为方法”“把思考作为答案”真正转变为“把思考作为习惯”,才能更好地探究问题的本质,真正在困境中做到反脆弱。时代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尤如悬崖与沼泽,时常拦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把思考作为习惯,是每个人的“英雄之旅”。

好句举例:
 1、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大卫·邓宁(Davd  Dunning)则对这件事萌生了很大的兴趣,他和同事贾斯廷·克鲁格 (Justin Kruger)对此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成 了心理学领域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  Kruger Effect),简称“达克效应”。邓宁和克鲁格也因此获得了2000年的另类诺贝尔心理学奖。

 达克效应的主要结论是,无知或能力差的人往往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掌握此项技能的人的水平;

·无法认知并正视自身的不足,以及这种不足的程度;

·能够经过恰当的训练大幅度提高认知水平,进而认识到并承认自之前的无知。

  2、 达克效应揭示了无知给人类带来的诅咒,并告诉我们: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本身的无知,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速流转让我们可以随时获取想要的信息,但同时也让我们更难意识到自己有哪些盲区。而且越是技能水平低的人,越难准确判断自己的真实水平。可以说,知识的欠缺让我们对世界构建了扭曲的认知地图,而这些误解会严重影响我们的选择、行为和观点。

短评:
1、多数观念都很新颖,打破了传统观念束缚的牢笼,许多看似所谓的“天赋”“与生俱来”,其实都可以在后天培养练习而成,很多本领我们无从习得其实是方法和观念不对,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后天受教育的过程。 不仅仅在理论方面给出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在实践操作方面也有着细致的讲解说明,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说明,还是一本实操手册。 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说职场上的一些能力和应对技巧,职场即生活,生活即职场,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的特点,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职场及生活指南,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取得进步。
2、点燃火种的天才捕手。 开放的学习态度,停止做错误的事,要反过来想,站得远一些,刻意训练大脑,开放式的思维,变换学习场景,明确最优时间,技巧概念交替练习,先考试再学习,警觉的乐观主义,三个阶段的中心目标:寻找甜蜜区、锚定尖峰点、可持续发展,“及格文章”评分高于“完美文章”,留下充足的反应时间,让自己成为广博的人才,福格行为模型:动机、能力、提示,马上庆祝、及时奖励,独行者快、众行者远,零和博弈,损失厌恶,语言框架打造“沟通主场”掌握对话主动权,制造特权时间:时间短、攻势强,超出预期的“高规格”待遇带来的惭愧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心存希望、慷慨大方、宽宏大量,理智战胜不了情绪、唤醒积极情绪抵消怒气,人在面临多重诱惑的情况下更容易坚持最初的选择,行动不会换来回报、正确的决策才能。
3、互联网公司发明了“会员付费去广告”的商业模式,而知识付费行业则发明了“读者付费看广告”的商业模式。 当我读罗振宇《阅读的方法》的时候,我以为这是罗辑思维团队独创的卖书模式。 当我读到《把思考作为习惯》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这已经是出版行业的常规操作。 为这些聪明的读书人点赞!


《把思考作为习惯》-短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