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为何不杀杨秀?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都是同母兄弟,他们分别是杨勇、杨广、杨俊、杨秀和杨谅。这五个儿子,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其中最为惨烈的,莫过于杨秀了。杨秀是杨坚的第四子,封为蜀王,曾经是隋朝的重臣和名将,但却被自己的二哥杨广陷害,废为庶人,囚禁了十六年,最后被宇文化及杀害。那么,杨广为何不直接杀掉杨秀呢?他又是如何对待这个不幸的弟弟的呢?本文就来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

杨秀的风光岁月
。他曾经多次随父亲出征北方和南方,屡立战功。他也曾经出镇蜀地,文帝又派元岩为益州长史,益州大治。开皇十三年(593年),元岩卒于官。
杨秀的堕落之路
。
这样的话语无疑触动了杨广的神经。杨广与大将军杨素派使者探查杨秀的罪状,密告他谋反。杨秀也不甘示弱,曾经派人刺杀杨素,但未能成功。
杨秀的悲惨下场
大业元年(605年),杨坚去世,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他对杨秀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仍然将他禁锢在内侍省,不许与妻儿相见。杨秀上表请求原谅,求见最爱的儿子爪子,杨坚更生气了,下诏说杨秀有十大罪,还说:“我不知道‘杨坚’、‘杨谅’是你的什么亲戚。”但后来还是允许杨秀与诸子相处。杨广虽然不敢直接杀掉杨秀,但却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囚禁于骁果营。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杨广后,欲立杨秀为皇帝,众议不许,于是杨秀及其七个儿子都被宇文化及杀害。
杨广为何不杀杨秀?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杨广对杨秀的仇恨和猜忌是很深的,他曾经多次陷害他,想要除掉这个心腹之患。那么,他为何不直接下令处死他呢?这里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是出于对父亲的顾忌。杨坚虽然对杨秀很生气,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曾经感叹说:“元岩若在,吾儿岂有是乎!”如果杨广在杨坚在世时就动手杀了杨秀,恐怕会引起父亲的震怒和悲痛。即使在父亲去世后,也要考虑到父亲的遗嘱和声誉。
二是出于对兄弟的情分。虽然说杨广和杨秀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但他们毕竟是同母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也有过亲情和友谊。杨广可能还有一丝留恋和怜悯之心,不忍心亲手灭掉自己的弟弟。
三是出于对天下的顾忌。隋朝虽然一统天下,但并非铁板一块,各地还有不少反抗和叛乱。如果杨广公然杀了自己的弟弟,恐怕会引起天下的震动和不满,影响自己的声望和威信。而且也会给其他兄弟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和警示,让他们对自己更加防备和敌视。
杨广虽然想要除掉杨秀,但却又不能下狠手。他只能采取软禁和监视的方式,让他活得比死还难受。这样的做法,既不能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矛盾和危机。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和自己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