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星给我带来的感触以及如何看待主线
孤星的确是浪漫的、伟大的。她为真理而奔波,替大地撕开星荚,展现出真实的天空,使真理得到解放,让真相得以宣告,我想泰拉人民是有权利拥抱群星的。克里斯腾的确值得尊重。“如若此后百年千年,来人漫步于繁星身侧,人们便要赞颂她的名” 孤星确实做到了将宇宙的浪漫展现到极致,将远视主义的浪漫展现到极致,将明日方舟的浪漫发挥到极致。我上一次受到这么大的触动还是在《星际拓荒》而在感情上更早让我触动的则是《纪念碑谷》和《银河历险记》是它们深刻的让我理解了“第九艺术”的伟大。 孤星也确实是孤独的、悲伤的。他独守着这片文明的墓地,只能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同族死去,陪伴他的只有宇宙空间中无尽的黑暗。时间永恒,它并无生命和感情,只是默默的流动,人们将在空间中发生的无数的偶然与必然称之为“命运”而它们都将被时间证实,而他最终将自己仅存的微薄之力交付给了崭新的文明,成全了另一位孤星……弗里斯顿的奉献是不可忽视的,他与克里斯腾一起写下了一篇流传于世的美文。 文明的消亡与存续一直是方舟一直传唱的主题,我相信泰拉会带着前文明的寄托继续前进。 孤星也是坚毅的。方舟剧情最好的一点便是能从正反两面写人物,写出立体的角色,赫默线便是对克里斯腾最好的批判,科学需要枷锁,科学是人类的科学。赫默的孤独也是可想而知的,不论是在泰拉还是在地球…… 孤星们也是团结的。天空星云密布,它们彼此相距很远,而站在远处看去却是一簇群星,他们都为彼此的理想作出支持,联合成了这耀眼群星。团结也是方舟自古的主题,克里斯滕若没有同僚们的支持她不可能创造这般奇迹,赫默没有朋友的支持必然会迟疑忧郁。 《孤星》的确是方舟目前无可争论的新里程碑,它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孤傲的悬挂在《明日方舟》的头上,它的载体已注定它的命运注定不会被更多人知道,但它的成就我们已经见证。 孤星是明日方舟2.0的篇章,它集结了方舟目前为止几乎所有优点,同时继往开来接续了其他篇章,邪魔线、哥伦比亚线、海嗣阿戈尔线、玻利瓦尔线以及主线。方舟的世界已连接成一体,真正的泰拉世界才开始展现。 同时我也想批判一种观点,在看过《孤星》后去批判主线的,如果是评价文笔的话,我认为主线文笔并不差,只是单纯的平静,毕竟主线是连绵的,需要承上启下联系着看。而若是要批判思想内容……那我坚决抵制。的确我们需要孤星,需有宇宙的浪漫与宏大,他们皆是为开辟新的未来奋斗!但主线又何尝不是?我们需要浪漫与宏大,但也必须面对矛盾与现实。阶级矛盾、种族矛盾、国家矛盾和感染者矛盾,难道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就狭隘吗?人类的历史是斗争的历史,有压迫便有反抗,在仰望群星之时请在低头看看脚下的土地,有多少人还在外吃饭而斗争?还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还有多少人生下片只能做生尸走肉?他们也想仰望群星,但他们的命运压迫他们只能盼望明天的伙食。 况且实现群星的伟大梦想首先也是要建立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下,否则这只能是空想。 主线所传唱的最大思想便是抗争,与命运的抗争,与不公的抗争。我亲爱的同志们啊,远视主义固然浪漫,但若没有厚实的基础,那只能是幻想,孤星也只能是被人唾弃的孤星。 明日方舟不应该只有一个主题,世界是复杂的,世界是多元的,只看群星忽视现实那只是单纯的傲慢,立足于现实的傲慢,我们不能傲慢。这便是《孤星》给我带来的感触与思考,文笔有限,欢迎大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