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难道我不生孩子,就有“错”吗?

2021-07-19 14:31 作者:又见奈良68  | 我要投稿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人:

「催婚队」

反正你都要生孩子,赶快找个人结婚!

「催生队」

反正你都要生孩子,早生早恢复,赶紧生!

什么时候生二胎?

都是儿子、有没有考虑再添个女儿?

「催就诊队」

怎么还没怀上/还没生?

去不孕不育门诊看了吗?

「催离队」

你老婆/老公生不了娃,赶紧离了,重新找一个!

「生育鄙视队」

哎呀,居然生了三个,真是英雄妈妈!

生了两个也不错!

生了一个啊,什么时候要二胎?

还没生……啧啧……

「出轨队」

你连孩子都生不了,不配当妻子,我出轨怎么了?

我在外面有私生子怎么了?

我扶正一个能生娃的小三怎么了?

升级的暴走状态:

连个孩子都生不了,你还有什么脸当女人?

听起来很魔幻,但可悲的是,这样的事每每在上演——大多数女性,都曾或多或少遭受过这类观念的「绑架」和「迫害」。

北京复兴医院的宫腔镜门诊,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每天都要接待远超200名病患;住院部的床位更是紧张,预约手术的人可能要等上一个月多,才能如愿以偿地开始手术。

大多数宫腔镜门诊的「患者」,其实并没有病。

我去年因病入院,得以接触到这个群体。

她们在获悉我有两个孩子以后惊诧地问我:「那你为什么手术?」

「因为,我是真的有病啊……」我有些尴尬地解释道。

我曾问过她们,是真的很想要孩子吗?是自己主动、自愿、积极地想要孩子吗?

她们的说法各不相同。

「我和我老公也过得挺好的,但是总觉得对不起父母和公婆,让他们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我们对外都说自己是丁克,但是能努力的,总还是要努力的吧。毕竟,作为一个女人,怎么能没有孩子呢?」

「我和前夫就是因为没有孩子离婚的,现在这个老公对我挺好的,怎么说我也得给他留个种吧。」

「我就是自己想要孩子。其实以前也还好,但周围人看我的眼光总不太对,觉得我有毛病;等生了孩子,就能扬眉吐气了。」

是的,她们子宫内膜粘连;但假如不是有来自各方舆论和压力的「被」生育要求,她们根本无需做任何治疗和手术。

只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觉得「天然正确」、「理所当然」的、看起来最普通的「妈妈」,她们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来,为的就是能怀上孩子。

这些女性需要多次就医。

包括多次术前检查,没有麻醉剂的宫腔镜检查(这种疼痛是可以耐受的,据说),宫腔镜手术和多次复查。术后半年,如果子宫内膜没有粘连,是怀孕的最佳时机——但时间一长,子宫内膜又会继续粘连上,如果想怀孕,还需要继续重复术前检查、手术、复查、造人……

曾有一名女性,进行了四次子宫内膜粘连的手术,每次还来不及怀上,就又粘连了。第四次术后,她拿着厚厚的一沓病例来到主治医生面前,主治医生劝她放弃:

「没有孩子,你也能活!不要再来了!」

她不甘心,她不接受,于是她将过往的病历抛洒得满诊室都是,然后她一直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后来她想开了,和老公出去旅行了半年,居然意外地怀上了——她又再度回到主治医生面前,骄傲地说:「你都说让我放弃了,我最后还是怀上了!」

这个历经苦难最终得偿所愿的故事,在圈子里被一传再传。

有的女性同时在三个医院看病。

一边做着宫腔镜的检查和手术准备,一边术后就要立即转到中医医院吃中药调理身体,一边还要在其他医院做好人工受孕的准备。

她们有很多近500人的微信大群,在里面彼此鼓励、加油、打气,分享着各种治疗不孕不育的信息,群活性非常高,几乎总有弹窗消息提示。

这些女性在经济上精打细算,却为了能做「正确的事」——怀上并生下孩子不惜花费重金。

为了节省住宿费,很多女性头天晚上就从家里坐火车,早上5、6点抵达北京——这样可以省一晚的酒店钱——要知道,在北京复兴医院旁边,最便宜的快捷酒店也要400多一晚。有时候她们能买上卧铺,有时候她们买的坐票,有时候她们只能一路站过来。夜里累到不行的时候,就钻到座位下面迷瞪一会儿——毕竟很多小地方,能直达北京的,只有叮铃哐啷开动的绿皮火车。

排队看病,等结果再来,术前检查,入院手术,术后复查——每次都需要往返北京一趟,至少需要10多次。

入院之前的血压检查,大多数女性的血压都飙升到150-170。她们往往惊讶地说:「我没有高血压啊!怎么血压突然这么高?」

这时候,负责记录的护士就一脸淡定地说:「是不是从外地来的?昨天晚上坐火车,没休息好吧?你再休息一下,一会重测一遍。」

有的女性为了看病方便一点,索性辞掉老家的工作。


她们之前或许是安稳的公务员、受人尊敬的老师等等——但为了看病方便,她们辞职来到北京,找个离医院近的临时工作,还需要能随时请假的岗位;因为请假看病被辞退了,重新再找一份就好了。

她们大多租住在300-700元/月的地下室集体床铺,有的房间连窗户都没有。

「在北京也好,不需要一直面对父母和公婆;有时候也挺恨那些年轻的小姑娘——她们怎么会这么容易怀上又不珍惜?我们这些想要的,怎么一直都要不上?」

一旦怀上孩子,她们就离开北京,回到老家安心养胎。那时候,就「有脸」面对家人和自己了。

外地女性,基本都是独自一人来北京求医的。

只有在手术前,才会请多年不见面北京、天津、河北亲戚过来签字。

「没必要让老公来啊」,她们都很想得开,「这可不就是我自己的事吗?要他来干嘛?他好好工作就得了,还整得兴师动众的——本来也不是什么脸上有光的事。」

她们多次往返北京,进行多项检查和手术,不愿意麻烦丈夫、公婆和父母,甚至辞掉工作……

她们的全部努力,只是为了能成为每个女性都天然应该成为的「妈妈」。

这个群体,绝对不在少数。


我所直接接触的,尚且是接受过一定文化教育,能到北京的正规医院来寻医问诊的人。

更多的人,则走入了所谓「祖传秘方专治不孕不育」的诊所和前几年大发横财的X田系医院。

还有的人,由此转向了借腹生子的代孕,甚至有的机构还号称能选择性别等等……

而在这些产业链的背后,是一次性被取走几十颗卵子的年轻女大学生,是以爱心捐卵为名义被骗取借腹生子的女人……

这些产业链,是为了满足一些女性对于「妈妈」这个天然正确性的身份的实现;更是为了取悦这些女性的丈夫、公婆、父母,让他们在其他人面前抬得起头来。

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这样一种占压倒性的舆论观点:

「妈妈」的身份对一个女性而言,具有某种天然的正确性——所以,如果一个女性不当妈妈,就是错的、有病的、需要治的、应该的。

这种观点,看似荒谬,却依然广泛存在着,并让相关产业枝繁叶茂。

现在社会,女性早已走入社会开始工作,甚至撑起了半边天。

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可以参与任何一种你能想象到的职业。

女性的身份也有着多重性:是女儿,是职员,是领导,是同事——仅靠工作就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在社会上自立。

女性可以不结婚、不生孩子;也可以结婚,可以想生几个生几个——这都是女性自己,权衡利弊后的决定。


我很反对某些夸大和人为提高「妈妈身份门槛」的论调。

因为,这是在否定女性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在宣扬一种「除非你完全准备好了,否则你没有资格当妈」的焦虑;更是在将育儿的负担都转嫁给妈妈,为男性逃避育儿责任开脱。

很多妈妈硬着头皮生完孩子后还有饱受许多后遗症的困扰:[目前孩子已经三个月了!但是我的身体却一直没有恢复,不知道大家有这种状况吗?我只要稍微咳嗽一下都会漏尿,稍微蹦跳一下也会漏,真是尴尬。现在真不敢去公共场所了,害怕会丢人。查资料才知道是因为生孩子导致盆底肌损伤造成的,现在手机里下了个G动,每天三次跟着做盆底肌修复训练,一天也不敢带停的。]

如果你是真的自己很想要孩子,我们都坚决支持你生、你养;可惜,现实是,很多人只是「为了丈夫」、「为了公婆」、「为了不被歧视」不得不生,生完之后也不想自己带。

最后我想说:

「子宫」是女性的权利,而不是女性的义务。

「妈妈」的身份对女性而言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即使没有孩子,你也没有错,一点都没有!


难道我不生孩子,就有“错”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