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6)“空间构成(5):松散空间,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

2023-02-23 08:05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继上篇文章介绍了基本物理单位在“绝对空间”中“紧密排列”后形成的空间结构——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之后,这篇文章来介绍一下“狄拉克之海”——又名“暗物质”与“暗能量”——又名“真空”和“空间”——也即基本物理单位在“绝对空间”中“松散排列”后形成的空间结构——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

在开始正式对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进行说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静光子的物理结构示意图如下图《64》-1:

《64》-1

两个静光子组成的基本空间链接在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相对“均匀”的类八面体基本空间链接形式(其中一个源质单位未被画出)如下图《65》-2:

《65》-2

还有类八面体基本空间链接形式在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作用下和一个源质单位相对距离增大——脱离接触后形成的真正的正八面体物理结构形式——真空零点能——如下图《65》-3:

《65》-3

而在看过了上述几个模型之后,我们开始对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和说明。

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本质上是由无数的基本空间节点组合形成的引力分布相对均匀的空间结构,如果将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静光子——所含的三个能量单位抽象化,近似地看做是为一个单独的能量团,则我们可以将一个静光子看做是一个源质单位与能量团的结合如下图《76》-1:

《76》-1

基本空间链接也可以按照上述规则抽象化处理如下图《76》-2:

《76》-2

而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则由无数的基本空间链接构成,其平面截图如下图《76》-3:

《76》-3

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基本单位三维模型图如下图《76》-4所示:

《76》-4

整个宇宙中包括我们人类生活的、被绝大多数人所认知的、在目前物理学中所称的会被引力扭曲的“空间”的绝大部分物理环境都是由无数的上图《76》-4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基本单位物理模型所构成的完整的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它占用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源质单位、能量单位,在适度的情况下从总体而言以极度偶尔的频率可以吸收与释放其他物理单位并因此具有质量,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吸收也不释放物理单位因而其质量无法被检测,因此这些“空间”——构成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源质与能量因其无法被检测出质量的性质,但又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为整个宇宙提供其引力效应而证明着其存在而获得了一个名字——“暗物质”与“暗能量”,“真空”与“空间”——这就是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本质。

不同于我在上篇文章中论述的——物理单位在由基本物理单位在“绝对空间”中“紧密排列”后形成的空间结构——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中所具有的通过顶替其他物理单位缺失形成的空缺而产生的位移——也即“替代式位移”,物理单位在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中所具有的相对位移形式因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密度较三角塔式网络结构更低,有更多的空间可供物理单位穿过,因而具有两种额外的相对位移形式,也即对“空间”所含的源质与能量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的“穿过式位移”和会对“空间”所含的源质与能量的相对位置产生影响,使它们被压缩在一个更狭小的空间里提高其密度,变得更接近于三角塔式网络结构形态的“挤压式位移”——这些内容应该会在光学传播原理及更后面的文章中讨论,故而这里先略过,总之,以上内容便是对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描述了。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在于,虽然我在对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进行说明时为了方便说明和便于读者理解,我将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也即是“真空”、“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静光子”——单源质三能量最小微观球——所含的三个能量单位抽象为了一个“大能量单位”,但本质上它们还是三个普通能量单位,这三个能量单位可以彼此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相对位移方式去协调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由宇宙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源质与能量相对位置变化造成的宇宙间区域性的引力强度改变与这些改变引发的连锁反应——并最终随着因受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波及而参与协调的“静光子”数量增加,协调程度相应提高,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应减弱——这方面的内容我会在下篇文章“自适应协调”中详细说明,那么就这样。

以上。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6)“空间构成(5):松散空间,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