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活着本身,就存在意义。

2021-08-07 16:23 作者:梦寻箫月  | 我要投稿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当弗兰克尔在某地举办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型研讨会,一位天真的年轻人问道:“嘿,弗兰克尔,希望你别生气,我今晚被邀请去见我未来的岳父岳母,因此不能留下来听你的讲座,请你快点告诉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我最近读完的第二本心理学书籍中的一个小故事。如果你随意瞟一眼书名,便武断地将它归为“心灵鸡汤文”,那我只能提前为他感到可惜了。个人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维克多·E·弗兰克尔《生命的探问》

豆瓣: 8.2   分类建议: 心理学


薄薄的一本书,纸张的触感不错。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本书作者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年轻时曾经历战争,一家人在纳粹集中营待过很长时间,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不幸在残酷的集中营中丧生,她目睹了难以形容的恐怖,他体验过或许是人类最悲惨的经历。从集中营获救后,他在维也纳的成人教育学院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在这期间,这位后来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解释了他有关生命意义和韧性的核心思想,并开创‘意义疗法’,找到了向死而生的勇气,留下了人性中最富光彩的见证。也许,弗兰克尔就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生命的探问》收录了从弗兰克尔从集中营中获救11个月后发表的三个演讲抄本。自杀和迫使湮灭这两场演讲包含在“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上下两部分,而关于集中营的演讲取名为“十字实验”。透过这些简短的标题,我们可以初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命运。他在集中营中时刻濒临死亡的体验与他的观点反思共同造就了本书的精彩内容。


天有不测风云。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同样严重的事情,来自命运的打击,各种损失、意外、疾病,都可能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人类的生命中,如果这些在承受范围内,我们可以尽力控制它们。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上,人类只能被迫接受残忍的事实,超出了承受范围,那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弗兰克尔在文中表示,如果命运的打击摧毁了近乎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如果金钱、权力、声誉等,失去了往日的巨大作用,请你先不要选择“与自我相遇”(主动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只有当我们的生命别无选择时,“与自我相遇”才具有价值。


生命的中心任务在于自我调整,让内心更好的适应生活,这要求人类建立“内心的能力”。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在注意力不断被无效信息包围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真实的自我”。


弗兰克尔在讨论自杀时,区分了四种基本的内在自杀意愿的产生原因。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这里重点说明一下最后一类原因——不相信生命本身的意义。这种动机导致的自杀通常被成为“资产负债表自杀”,这类情况几乎是有所谓的消极生活失衡造成的。


这类人会创建一个资产负债表(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会容易理解些 ),比较他们所拥有的(贷方)和他们认为应该拥有的(借方)。他们会计算、权衡生活还亏欠他们什么,以及还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好处,然后计算出的负值将诱使他们自杀。通常,贷方列有所有的苦难和痛苦借方列有一切没有得到的幸福和好运。但是,弗兰克尔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这种逻辑如果用来衡量人生,是不正确的。


如果我们只为了快乐而奋斗,只能追求更多、更高程度的快乐,我们就会发现,快乐本身不能为我们赋予存在的意义,缺乏快乐也不能剥夺生命的价值。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

“我睡去,梦见生活就是享乐;

我醒来看到生活就是责任;

我工作后领悟到,

原来责任就是快乐。”


在某种程度上,生命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巨大的义务。生活中当然也有快乐,但快乐不能被追求,不能被“意志化”,相反,它必须是自发产生的结果。幸福也同样如此,它永远不会是一个目标,它只能是一个结果。


弗兰克尔觉得,归根结底在于,生命的意义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被提出。


如果以一般的方式提问,我们就会发现: 不是我们被允许去问生命的意义,而是生命在提问,在把问题指向我们。我们是被质疑的人,是必须回答的人。我们必须回答生命中不断出现的‘生活问题’。生活本身意味着被质疑,而我们所有的回答只不过是对生命的回应,对生活的负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害怕,我们没有未来,因为现在就是一切,因为今日包含了生命永恒的新的‘生活问题’。现在的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对于我们的期望,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知道。”


弗兰克尔主张对自杀者进行积极干预。


如果生命总是因为可能性而产生意义,如果它只取决于我们是否在乎每一个瞬间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不断变化的意义,如果实现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责任,那么我们也肯定知道一件事,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放弃生命。因为自杀决不是任何问题的答案,自杀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棋手遇到了一个关于象棋的难题,他找不到答案,这时他会做什么?把旗子从棋盘上摔下来?这能解决象棋的问题吗?


不,他只是在逃避问题而已。


“自杀无视了生命游戏的规则,其实,这些规则并不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但确实需要我们永远不要放弃战斗!”


人与人之间的苦难,是不能拿来做比较的。


弗兰克尔一针见血,深刻地指出了痛苦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痛苦,是他或她自己的痛苦。痛苦的大小仅取决于受害者本人。一个人的痛苦与这个人本身一样,都具有独特性和个性。


因此,在作者眼中,比较痛苦的大小毫无意义。有意义的痛苦和无意义的痛苦之间的差别才是关键。痛苦是否有意义完全取决于个人,只有当事人才能决定他的痛苦有无意义。


最后,就如同弗兰克尔所言 :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勇于对生命说“是”。


【读书笔记】活着本身,就存在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