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仅可以治好糖尿病,而且效果相当好,我们先看一则名人的事
中医不仅可以治好糖尿病,而且效果相当好,我们先看一则名人的事例:1920年中国第一代反中医悍将,北大校长胡适罹患糖尿病和肾炎,全身水肿,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西医方法予以治疗,但久治不愈,病请愈加严重命在旦夕。最后无药可治,被协和医院宣判“死刑”。 为了活命,在朋友建议下,他同意家人找到北京名中医陸仲安,采用中医方法冶疗。结果全身水肿消退,又经协和医院反复捡查,确认完全康复。让胡适又多活了40多年。 这把反对中医的胡适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胡适为了保往反中医面子,当记者采访时,只好含糊其辞认为“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 现在西医治疗糖尿病,先是吃降糖药,一开始吃还控制得住,又后控制不住了。于是让打胰岛素,一开始一天打一次就开以,后来打一次不行了,一天打两次。请朋友们想,我们一直在控制血糖,由吃降糖药到打胰岛素,由少量到多量,这西医治糖尿病,始终离不开药,他是给我们治好了,还是治厉害了? 那中医如何来治糖尿病呢?要不要终身服药呢?我们来看下面一则医案: 一女47岁,患糖尿病13年,曾2次住院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始终不能治愈。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善饥多食,口渴多饮,尿频口甜,四肢逆冷,脉沉无力,舌苔白腻,舌质淡。空腹血糖17.54mmol/L,尿糖(+++)。辨为脾肾阳虚,急救其阳,真武汤合四逆汤加减:附子,茯苓,白芍,白术,干姜,桂枝,麻黄。2 剂后口渴大减,四肢得温,诸症改善,效不更方,连服4剂,空腹血糖4.44 mmol/L,尿糖正常。后以药粉口服1个月,随访3年来未见病情反复。(《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消渴卷》:这个医案很值得人深思,我们发现现实中很多消渴病人,久施养阴清燥套药套方罔效。细审其证,并无阴虚之象,虽见口渴无舌红少津,反多舌淡齿痕、苔滑之象。且每多阳衰诸症,其口渴者乃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达所致;有降无升,故小便清长;脾不散精,精微不布,随小便排出,故多食善饥。对此《金匮要略》已有明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以药测证,显系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津液,气虚不能化气摄水。治宜温肾健脾以化饮,消除致渴之源。临证凡消渴无明显热证,舌不红者,皆以真武汤治之。医师告诉你血糖过高,要你立刻开始服用降血糖的药物,然后告诉你不控制血糖的话,易导致心脏病,严重时会得青光眼。 而中医在临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却完全与它相反,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 肝开窍在眼睛,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根本与高血糖无关,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因此才会得到青光眼。一些患者都有按照西医指示服药多年的历史,其结果都有心脏问题、也都有眼睛问题。 你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个放满水一个放半杯水,然后同时加等量的糖入内,结果是半杯水的会较甜,对不?那现在想要两杯水降低甜度,请问你是选择把半杯水的杯子加满水呢?还是选择发明降糖的药来降低血糖呢? 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药之后你以为血糖下降了,你就错了,血糖根本没有消失,多余的血糖就开始屯积在你的脚部,就好像糖积在杯底一样,其结果就是双足溃烂,甚至严重到截肢! 糖作为人体的一个基础性营养是无可替代的。它的摄入减少,必然导致其它营养的吸收利用的效率降低。这样一种低糖饮食,不要说病人,就算是正常人,这种吃法,饿都可以把你饿跨!直到饿出个"厌食症',那倒好,不用忍饥挨饿了,但是你再看看:你的精神更差了,更易疲劳了,做什么事,更多的是内心的迫使;欲望斗志消沉了,力不从心感时时伴随,抑郁,甚至厌世;你的笑容越来越少,情绪越来越差,涵养似乎也下降了;更容易生气,更讨厌阴湿下雨天——因为那会加重你的抑郁;整天没劲,晚上一合眼却又睡不着。 肌肉越来越松驰,严重的简直象烂泥一样!眼袋,黑眼圈,色斑,皱纹,全都提前来了!这些症状,对于西医学来说,不具备任何治疗意义!它只相信仪器,相信数据!一番检查后,很可能会送你一个:-睡眠不足引起的神经官能症。 糖尿病就是一个严重的脾胃病!这里咱们可以举个例子:把人体比做成一个大的工厂,而脾胃负责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就相当于工厂的盈利能力、赚钱的本事。设想,有这样一个工厂,它最后倒闭了,还具备盈利能力吗?脾肾功能,一个后天之本一个先天之本,是相互滋生的,因此脾肾功能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去维护的。因此,糖尿病病人治疗上一定要从恢复脾肾功能这个根本问题入手。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西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