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当“创作者”这一个月以来苦兮兮的日记【持续更新】
依旧是本着没人看的原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胡言乱语......
对于学习,我认为只有两点:①跟对人,找对体系,方法。②坚持下去。你可以得到任何想要得到的答案,前提是你问对了人。你可以涉猎广泛爱好繁多,但要想在这个世界立下去还是得有一个精通的家伙。
另外什么是好老师,我认为有两点:①自身从业经验丰富,有一套自己总结的体系,教给学生。②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散发给学生,幽默且认真,不完全地商业化。目前我跟对且我自己成功的我认为的好老师就是教高考数学的显哥。对于未来我想发展的这三大块,如果有遇到对我影响终生的老师,我也会慢慢补充在这里。
对于这个世界上,没有难的东西。如果你觉得学这个东西难,没学会,不要焦虑,我认为只有两点原因:①基础不行。②老师不行。当然,很显然,找到一个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因为你喜欢上了某个老师而喜欢上了这一行这一个学科也是有可能的。然后关于基础,这东西我觉得,在当下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基础不行,那就只有慢慢来。有的人拥有了家境,所以他从0到100就有家境的扶持。可你没有,所以你就只能比别人跑得慢些,累些,但并不是你就不能到达。如果自身没有家境的扶持,那么就应该承认这一点,而不是去抱怨它,只可惜,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要么抱怨上天不公,要么贪图快速而讨厌静静打基础的漫长。
目前我的生活也就分为这三大块:画画(手绘),动画(软件),日语。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估计也还是这三大块组成了我生活里的部分。或许还会有另外两块:英语和小说。以及一个支得不能再支得的支线——写论文外,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会专注做这些事。如果说更远的支线,那就是音乐,运动,与创业(金融、职场与工作)。当然,事总得一点点来嘛,这些东西都摆在这,短时间一两年不学他们也不会长腿跑了不是~

首先想说第一大块:手绘。感觉学手绘的日子才是我真正提高审美,逐渐感悟究竟何为美术的日子。从起初的兴奋,一坐三小时六小时不动,到腰和腿感觉酸疼,到画画有个毛意思啊,临摹真的很无趣,要加点自己的东西创作才能稍微有意思点的心境的变化。从纯练线条(速写),练线稿,练构图,到加入黑白灰初步上色,到用水彩或者马克笔等各种材质上色,我目前的阶段依旧停在练线条练控笔,这部分的日子恐怕接下来只有每天画每天积累直到临摹100张画心中积累了100张构图才算是初步达到了量的积累吧。。。
而且,画室过后,下一步有想学习k大的课,更加系统地学习美术,而且也对板绘操作有个了解吧~只不过,我觉得我是真的很喜欢水彩,但这可能是k大无法带给我的(我也不知道)。
但既然老师说线条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后面的不管什么上色和线条比都是更简单的,那我希望,我可以把线条达到量的积累吧,因为b站上的一个up四年线条的努力的变化,让我看到了变优秀的过程是什么样,也让我看到了榜样是什么样。链接在此:北电原画师4年的场景绘画成长史(高二-大三)up主:姨妈王师傅 无论如何,请一定要坚持下去吧,这也是我就算回北京后,也是打算每天上午一定要用两个小时画画的原因。
其次是第二大块:软件。说到软件,其实我现在有逐渐想明白了软件到底是在学什么。软件软件,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电脑把原本应该是手绘美术的图给展现出来,只不过计算机对于批量生产更加有效率,所以我们这行叫“技术美术”,一切都想通过计算机生成,什么所谓的“程序化节点”“程序化纹理。所以你应该学的就是操作,操作啊!什么按键,什么鼠标,你所干的事,就是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能获得的60w的一个项目啊(hh)
关于我悟到这点的,对我帮助非——常大的是这位up主:霜炎痕伤。有空我想看看他的这个视频——浅谈视觉。虽然3个小时可不是白玩的,但是估计你能收获到信息量爆炸的知识。而最直接影响到我悟到这点的,就是那天我看到了这个简介,我在这里就贴出来了~

然后想说的就是关于操作的教程了。我有看过什么甜甜圈啊,小飞机啊,raft木筏啊,神秘峡谷、古风寺庙啊,辣椒酱的工具书啊,p爷的绑定啊,dillongoo的赛博朋克动画啊,现在的教程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让我感到新奇想学下去的,是我从火车上看到kevan的蜡笔教程。现在想来,我为什么会被这个吸引了呢,大概是因为它就像是一幅画吧~画画画到一幅整体的画时,是不是会更喜欢一幅整体的画,而不是画中的某个单体呢?所以我觉得kevan的蜡笔,和leo的神秘峡谷对我帮助真的很大很大。或许,我确实是个对整体构图感兴趣的人吧(笑)。
然而,实际做上我就发现了,神秘峡谷讲的也是太少了太简略,古风寺庙很复杂的挺难,赛博朋克动画属于后期也是需要一定基础,kevan的蜡笔虽然有建模部分但它很清楚地写了是”中级教程,希望先看小蓝车的基础之后再来学”。更而且,是我跟上教程后的真实的感受——那就是从小学文科课以来,我就不是一个只喜欢填鸭式学习或者仅仅满足于模仿的学生。我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喜欢搞明白它的原理,如果我不懂它的底层逻辑不懂它的原理,那我始终就有种雾里看花没搞明白的感觉,而搞明白了它的原理我就有一种深深地相信了它是正确的,以后运用起来它也得心应手的感觉。这可能也是我与数学结缘的原因吧,从初中开始,每学到一个新公式,我就特别喜欢推导出它的原理。尽管课本上已经印得十分清楚这是“公理”,尽管它就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尽管我自己花了半天证明出一番最后得到它是对的,我还是钟情于把它推导明白,不搞明白原理我就浑身难受,且不相信它是对的,不敢就这样相信它是对的直接拿来用。也或许就是这样,我本着怀疑一切,不相信一切的原则,到20多岁的今天仍然对世界上每天接触到的新东西保持好奇。话说回来,所以我亲身实践,发现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跟着mmcg做出了一摸一样的效果,但是我好像依然不会建模。随便拿过来任何一个东西你把它建出来,我不会,我做不到。一来是我接触的,建过的确实还没那么多,但二来,就是我发现让我说出建模一般都用哪些方法?哪些操作?哪些功能?我好像懵懵懂懂地说不出来一套系统,我好像只会单纯地模仿,老师做一步我就跟着做一步,但让我自己去建一个老师没教过的东西可就糟了,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是因为——我压根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库好吗!我压根就不了解基础知识,我脑子里压根就对基础功能没概念,我怎么可能应对甲方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做出反应,我怎么可能创造出自己想做什么就造出来什么呢?我每次都只想跟着教程操作,做出一个又一个成品就得了,可是当我跟了一个又一个教程,做出一个又一个成品时,我发现过程我都记不得了,制作过程都没有印在脑子里,最终得到这些成品又有什么用呢?更何况,这些成品都是老师的,又不是我的啊!
经过这样的反思和思考,我就觉得,详细地像高考数学一样记下每一步的操作笔记,真的是势在必得的,这样才能在以后参加任何项目时,就算想不起来了也可以翻回去找到看看。还没有听说任何一个在这行经验丰富的人却自己脑中和笔下连一个字笔记都没有的。毕竟人脑的记忆你是知道的,最好不要太信任你的大脑的记忆——所以呀,还是老老实实地记记笔记吧~别嫌现在记笔记的过程慢,耽误好多时间,但等以后工作中,可有你用到的哟~

所以在这里,我觉得还是zach的小蓝车教程够长,够详细,够原理,够幽默。我知道有很多人贪图快速,跳过基础,直接做练习项目,甚至还有偷工减料,车的模型也有少做几块就放出所谓的“成品”的,觉得自己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还有最后烂尾的,但是也放出来的。然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打卡和炫耀,打卡这东西获得不了什么播放量的,因为毕竟是教程的东西。自己真正花多少时间吸收到了才是自己的,自己将这些知识化为己有运用出去创造出自己的一个新作品新世界才是自己的。所以呀,既然有这么棒的双语字幕,还有从底层逻辑讲起的,还幽默的,还不仅仅教技术还教艺术与审美这等意外的附加之喜的教程,总之就是认真地学起来吧~我不追求3天听完,7天听完,我只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真的认真对待此教程,认真地打好基础,构建出底层逻辑和体系,尽管这一过程过于漫长,有可能像我跟mmcg跟了一个月,但我真的很专注,没有被其他烦躁的无用的弹幕和评论困扰,我只一心一意地做着我的笔记。重要的是——我是不会基础的呀!我还就是想来学原理的呀!所以我是不可能跳过的,我愿意一心一意地追随Zach大神hhh~
以下贴链接——王走运lucky-双语Zach小蓝车~ 期待满载而归的我与你们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