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志·蔷薇血风录·杨疾》
“算天下”杨疾
“天下与我何用,唯二三润笔费尔。”——杨疾
杨疾是夏王秦婴的长史,谋国之臣。杨疾写得一手好文章,尤其擅长史论,十五岁拜大儒卫沧为师。两年就学成出斋,卫沧说,“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你去天地里寻你的老师吧。”
杨疾有奇谋、擅计算,天下无事不算,自家的账也算得很清楚,是个斤斤计较的人。
秦婴占据帝都时,皇宫已被焚毁,只好将前司空府整修为临时的夏王府。夏王府既是秦婴的居所,又是臣子们每日议事听诏的场所。
杨疾年老,有两月的时间在家养病。秦婴有事要同杨疾商议,就只好亲自前往杨府。军国大事,两人经常从中午一直商议到傍晚。杨疾养病期间,家里饭菜口味清淡;秦婴喜爱美酒美食,始终不曾留在杨疾家用晚饭。
一日,两人筹谋直到深夜。秦婴为稳定局势曾颁布宵禁令,夜间除了卫兵不得出行,身为王者,不愿自己触犯律条给人留口实,只好留宿在杨疾家。杨疾知道招待秦婴需要花钱,很不舍得,可宵禁令是他提议的,无奈也只有忍了。
恰逢医生嘱咐杨疾进补,当晚的菜肴里有一道清蒸海王参,价值三十金铢。秦婴是个绝世的武士,饭量颇大,又精于美食,海王参被他全吃了。
几日后,杨疾的病略好了些,可以参加王府的议事了。议事完毕,其余臣子纷纷散去,杨疾独自留下,和秦婴商议出兵淳国的事。秦婴的书房里摆放了七个小花瓶,是秦婴新纳的平民妃子的嫁妆,十分精美,秦婴爱不释手。与杨疾议事时,仍然拿着把玩。
两人的意见出现了很大分歧,杨疾性急,大声吵闹起来。秦婴知道杨疾天性如此,也不和他争吵,冷着脸自顾自地把玩手中花瓶。杨疾见秦婴不理自己,更加恼怒,抓起另一个花瓶狠狠砸碎在地。左右侍女见杨疾如此放肆,吓得面无人色,秦婴却不动,笑着看杨疾连续砸碎了三只花瓶,问:“还有四只,为什么不一起砸了?”
杨疾喘了口气说:“为臣的要有为臣的礼节。这些花瓶是天启官窑烧制的上等品,每只价值十枚金珠。主上之前吃了我价值三十金铢的海参,我砸碎三只花瓶,还不算太大的不敬,再砸就不该了。”
秦婴哈哈大笑说,“也只有我才容得下你这样的老头。”将剩余的四只花瓶也送给了杨疾。
附:杨疾出山
杨疾用六年的时间行遍东陆,隐居在中州小镇撰写《杨氏史稿》,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有见识的人读了《史稿》,都被杨疾切中要害的评价所震惊。于是杨疾声名大振,被称为“雄笔”。诸侯纷纷写信邀请他出仕,却都被杨疾回绝,态度生硬。
当时还未继承王位的秦婴读到《杨氏史稿》旧篇,感慨说:“这本该是为我谋取天下的臣子!可惜文字中有股平淡意气,不会投身杀场。”向后翻阅,读到近两年的《史稿》,方才大喜,说:“已经开始不堪寂寞了!”
秦婴进入中州,就前去和杨疾会面说:“我读先生的文章,先生已经忍耐寂寞七年了,跟我出山吧!”杨疾知道秦婴读懂了自己,于是起身长拜,欣然赴任,成为秦婴征伐天下的首席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