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张双利《共产党宣言》文字版①
文字版为个人整理,方便大家学习,持续更新。
按照一般的惯例,第一次的话,我们都会讲一个导论性的课,主要是把我们这个学期课的这个基本上怎么走交代给大家。对于共产党宣言导读这样的课,这个导论就特别重要。因为共产党宣言这个文本比较独特,我相信你们如果是看了整个的这个选课单上的课程,尤其是看了哲学类的经典导读类的课程,大概你第一个感觉是《共产党宣言》是最容易的,因为这个文本非常的轻薄,非常的简短,最要紧的是它的文字显得非常的通俗易懂,因为他原本就是写给正在参与革命运动的流亡的工人看的,所以你可以想象有着丰富的记者从业经验的马克思,他把这个文字写出来之后绝对不可能是非常艰深的、非常晦涩的。(它一定是)简短、通俗易懂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文本作为一门课上整整 15 个教学周,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是不是我把这个很少很少的这个思想含量把它冲开了,淡化了,然后一点一点的再端送给你们?
所以我们在导论课当中要特别讲明白,这样的一个文本它是独特的,它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这个文本它和一般的纯粹的、学术性的和思想性的文本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它应该是在 170 年之后,还和当下的生活相互呼应着,密切关联着。所以我们这个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导论的课就比较重要。那么在导论的具体的内容展开之前,(我要)先交代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因为毕竟大家选课要拿学分。这门课的核心文本虽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但是整门课程涉及到的文本远远不仅仅是这一本著作。虽然我们的课程名称叫《共产党宣言导读》,但你要真的能够走进共产党宣言所讲述的这个世界,你绝对不能仅仅只靠这一个文本。如果你们看了我们发在网上的这个教学大纲的话,你马上就会看到整门课程从它的内容来说,大体上是五个部分,三个单元。五个部分是指在三个单元之外加一个导论,加一个结论。所以今天第一周是导论课,等到我们到第15教学周的时候,是结论课。
第一单元讲什么:
第一个单元讲述的直接文本并不是共产党宣言,它讲述的直接文本是马克思和恩克斯在《共产党宣言》之前的重要的著作。当然我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在这个共产党宣言之前的著作当中,作为你们的阅读材料的,或者作为你们的硬性的阅读任务的,主要是 1843 年的三篇文章, (1843 年到 1844 年间的三篇文章)。但我们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基本上会涉及到从 1843 年到 1848 年的若干重要文本,这个单元的基本的目的是让你们能够走进共产党宣言的世界。
共产党宣言开第一章,开篇第一句话,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上来就特别困难。什么叫阶级?什么叫阶级斗争?什么是马克思版本的阶级的概念?什么是马克思版本的阶级斗争的概念?为什么要从这个概念切入去讲资本主义,去讲共产主义?为什么这个概念能够讲清楚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所谓的必然的过渡?为什么这个必然的过渡不是铁的必然性,而是需要革命群众的直接的介入和参与的等等。
所以第一个单元,它的核心文本是 1848 年之前的马恩的一些重要著作,从你们的阅读任务来看,主要是 1843 年到 1844 年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三篇代表性论文。三篇代表性论文,从我的讲述的角度来看,我的任务大概是讲清楚为什么经过了这个阶段,马克思可以用自己的概念来讲述现代世界,它不需要再借助早期近代哲学的概念,也不需要直接的使用黑格尔的概念,它可以用自己的概念来去讲眼前的现代世界。而且他讲出来的眼前的现代世界是和曾经的黑格的法哲学原理所讲的以自由为原则的现代伦理世界有着质的差别。
第二单元讲什么:
第二个单元我们讲共产党宣言这个文本本身,然后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如果有了第一个单元的铺垫,这第二个单元就显得不是那么轻松容易了。你原本如果没有这个铺垫的话,你读起来基本上两个小时一本书搞定,因为它大概是在所有的哲学经典当中,让你能够最能够感觉到你读得懂、拿得下的一本书。但是我们在第二个单元去直接讲共产党宣言这个文本的时候,要特别把它和前一个单元之间的关系讲清楚,要把马克思所勾勒出来的,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这样的一个当下的资本主义的世界,也就是 1848 年间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呈现出来。大体上来说我们会分为这样的几个主题,第一个主题的话上来是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这个背后是马克思的阶级的概念,因为整个共产党宣言说到底无非是说眼前的资本主义的世界本身,它是历史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能够透过现在讲述其本身所蕴含着的和前资本主与社会之间的质的差异,讲述其本身所蕴含着的超越自身的内在趋势。这是共产党宣言所给出来的资本主义的这样的一个画面的独特的特征。然后接下来把这个主题展开,分别是论资本主义,所以要很认真的去读。
马克思在 1848 年的时候,借助于资产阶级,也就是作为资本的化身的资产者 capitalist 和另一个资产阶级,也就是民主革命的化身的这个 modern bourgeoisie,借助这样的两个概念所给出来的以资产阶级为领导阶级的这个资产阶级社会,或者是资本主义社会,它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个所谓的自由和奴役之间的张力?为什么会有理性和危机之间的关联?然后这样的一个资本主义,它为什么不仅仅只是某个共同体范围之内的社会?它一定是个体系,一定是个世界,这都是我们在讲论资本主义的时候要特别讲的。然后讲了这个论资本主义这个主题之后,我们会讲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当中所要特别攻克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过渡。然后你去看马克思怎么样去解从属于资本的逻辑之下的工人的概念?他怎么样去解将超越资本的逻辑的无产阶级的概念,然后用这样的一对概念去解析撬动资本主义社会的这样的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而这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过渡,它为什么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由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客观规律所保证的必然过度?它必须是以阶级斗争为实际内容的必然过渡。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主题。然后第四个主题也是共产党宣言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难点,他同时也是马克思晚期的政治著作企图一再说明的一个主题,那就是和资本主义不同的下一个环节,共产主义它的规定性的原则究竟是怎样的?所以要论共产主义。而在这个时候你会看到马克思基本要在双重反驳当中去给出自己对共产主义的规定性的原则的界定。那么一重反驳是当时的依然占据着整个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舞台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的反驳。取消私有财产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章当中,马克思要倾其全力对他进行反驳,从而以反驳的方式去界定共产主义的规定性的原则。然后第三章马克思要进行第二层次的反驳,这个反驳是在所谓的反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的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对于历史的下一个环节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而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规定性的原则从来没有被他们正确的把握住,所以它的第二重反驳是对各种形态的社会主义学说的反驳,或者是社会主义这个主张的反驳,然后才是共产党宣言这个文本所涉及到的最后一个论题,那就是革命的道路究竟怎么展开?这个时候的马克思和恩克斯在伦敦,对于整个欧洲正在酝酿着的革命充满期待,充满期待。
但是这个革命落实到每一个既定的共同体内部,它究竟怎样被展开?它如何能够真正的肩负起去实现共产主义原则的这样的一个重任,所以他在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章要单独的去讲从哪里切入,然后去展开,去带动这样的一个能够彻底改写资本的逻辑的所谓的社会主义的革命,或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这是我们讲的第二单元,所以第二单元的文本相对比较集中,但是你如果想能够把握这个文本的现实内涵,往往需要一些辅助性的支撑。所以我在教学大纲当中特别列了霍布斯保姆的年代三部曲,因为这个年代三部曲的话,大体上会把背后的社会历史环境,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环境能够逐渐的勾勒出来,那么如此一来,你就明白马克思所讲述的这样的一个资本主义,这样的一个从资本主义往资本主义的下一个环节即共产主义的环节的过渡的这个历史时段,它所蕴含着的那些具体的丰富的生活的内容究竟是怎样的?这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个环节。
假如说这个第二个环节讲述完毕,然后课程就结束,大体上你依然觉得这个文本和你隔着无穷遥远的距离。虽然你基本上可以觉得我可以借助马克思和恩克斯的共产党宣言,可以想一想资本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可以想一想这个资本主义本身所蕴含着的那个所谓的他自己无法超越的命定的缺陷究竟指什么。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个宣言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代,它依然是和当下的生活直接相关。而且宣言这个文本,它和其他的文本很重要的不同就在于,它直接参与了这 170 多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成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成史。所以宣言本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或者说马克思、恩克斯的思想在何种程度之上已然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在参与着资本主义的转型,在参与着社会主义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