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利机长》到川航 谢谢你们守护乘客平安

最近飞航安全履传惊险,上个月美国西南航空WN1380班机,从纽约飞往德州的途中,在32000英尺的高空上,面临左边引擎爆炸的危机,但女机长舒兹(Tammie Jo Shults)临危不乱,成功迫降于费城,虽然有1名乘客不幸罹难、但机上超过1百名乘客毫发无伤。

而昨天,四川航空从重庆飞往拉萨的班机3U8633,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导致舱内失压,驾驶舱温度迅速下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只能选择迫降。但机长和机组成员冷静应对,成功让飞机从32000英尺备降到成都双流机场,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被划伤,机上50多名乘客皆平安。

小美看了新闻后忍不住捏把冷汗,同时也感谢机长和机组人员的临危不乱,他们的经历也让小美想起了两年前的电影《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2009年1月15日,由萨利机长驾驶的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在起飞不到两分钟便遭受鸟击,飞机左右两个发动机当场失效,萨利机长决定在哈德逊河上迫降,虽然机上155人全数生还,但他却得面对一连串调查,及在现实生活中承受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群。
萨利机长之所以得接受调查在于,他一开始答应塔台要迫降于机场(如下图所示,虽然节目LOGO遮住了英文,但仍可以看到萨利说"YES"),但后来他发现情况危急,以"We can't do it"(我们没办法)拒绝塔台要求返回机场的命令。


水上迫降有多危险?小美查了资料显示:
一般的飞行员飞航训练认为,迫降的第一优先是最近的机场;第二则是平坦的道路;第三是空旷的平地;最糟的选项才会是水面。
为什么迫降水面是最糟糕的迫降选项?原因在于飞机在失去控制后,需要足够的滑行时间,用以缓冲并缓慢降低速度,以减少迫降时高速状态所造成的冲击。
当高速的飞机撞击水面虽有足够的滑行空间,但高密度又不可压缩的液体性质,可能摧毁非流线的飞机外体结构,包括机翼、发动机、尾翼等部位,使飞机发生解体的危险。
另外,迫降到水面上的飞机,可能在首次冲击后结构遭到破坏,大量的水涌入机舱,可能造成机内乘客逃生不易。在危急情况下,可能让逃生的过程更加混乱。流水带来的低温,更有可能让慌张的逃生乘客加剧失温、脱水的危险。
根据事故报告调查指出,1549班机在起飞后约两分钟遭受鸟击,使两具引擎失灵失去动力。在事后的飞机打捞作业发现,引擎内确实有加拿大黑雁的羽毛,显示鸟击确实发生。


而在事后报告指出,这架班机其实有一套专为水上迫降设计的危急措施,但萨利并没有按下这个按钮。他在短短的关键四分钟内,无法完成众多迫降的标准程序,却还是冷静使飞机不致失控坠毁,可见其驾驶技术高超,经验十足。

结语
《萨利机长》深刻描述机长的心灵煎熬及过程,汤姆·汉克斯的演技,也让机长相当惊艳。啊~对了!当然小美也不忘老本行得提一下,《萨利机长》全片几乎是用ARRI Alexa摄影机完成的唷,ARRI具备的高水准、高品质,不用小美再多介绍了吧
最后小美真的很感谢上述这些机长及机组人员,能够沉着应对、化险为夷,让每个旅客平安返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