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战略版:太尉盾再也不用司马懿了,配上伪书相间,贾诩起飞
哈喽,大家好,我是刀笔吏,一个在三战摸爬滚打的小兵
想到太尉盾,就会想到司马懿!这两者几乎是绑定的关系,之前刀子在文章中说过,太尉盾可以没满宠,可以没曹操,但不能没有司马懿。
今天刀子发现了一份战报,原来太尉盾未必要用司马懿。在魏国还有一个太尉——贾诩!
算无遗策,善始善终
权臣,能善始者,未必能善终!
在三国这个乱世,能在曹魏阵营善始善终的权臣,更是难得,贾诩是唯一一个。
司马懿作为太尉,确实也善终了,但他相比于贾诩活得太累了。身处名利场,却完美绕开了权谋斗争,也许这就是贾诩的智慧。
反观贾诩的一生,恰如一部三国史。
从董卓之乱到曹丕称帝,贾诩参与了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的这段历史中的几乎每一件大事,他的智慧,或许也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赋予他的,看惯了沉浮,便也不在乎名利了。
三战中的贾诩,设计理念和遭遇,也正如其人生。
出世即巅峰
贾诩是三赛季的武将,以混乱为主要玩法。黑科技的搭配思路,恰恰符合了贾诩“毒士”的身份,出山即要致命。
三赛季以后,贾诩功成身退,在各个区服很少再能看到这位谋士的身影。哪怕是魏国组建的太尉盾,也忘了原来贾诩也曾是太尉,只有真正懂他的人,才会继续用贾诩碰瓷。
随着贾诩传承战法——伪书相间的增强,贾诩才又迎来了第二春。
伪书相间对于贾诩的意义,主要在于伤害的提升。在伪书没有提升之前,伪书给贾诩也难以承担主输出手。
增强后的伪书,单体伤害量得到提升,在合理的搭配下,承担主输出是可能的。
贾诩和司马懿的伤害对比
司马懿的伤害由两个指挥、一个被动战法造成,属于稳定伤害,八回合的伤害总量破万。
贾诩的伤害由主动战法触发,稳定性比不了贾诩。但加上当锋之后,贾诩确实得到了一定提升,且削弱了太尉盾的加成效果。伤害总量,比司马懿低了50%。
特别要提一下伪书相间,这个伤害是没有上限的,或者说上限是无法估算的。本次和司马懿太尉盾的战报,伪书相间仅发动了一次,伤害高达2641。
而其中2100以上的伤害,是由附带效果造成的,它的伤害量受到司马懿的伤害加成,属于借力打力的战法。敌越强,效果就越强。缺点是对自带主动战法的依赖高。
从这份战报看,贾诩的太尉盾有一个关键性战法——当锋。由贾诩携带当锋,在于贾诩兵书中的奇正相生。
刀子已经不止一次从各种战报中看到,用智谋将带当锋的例子,好处是奇正相生的连击加成。这个连击就相当于削减的太史慈,智力越高触发连击的概率就越高,当锋触发的几率和伤害也就更高。
所以,当锋并不是太史慈的专利,郭嘉、贾诩等武将,一样可以成为当锋的受益者利用贾诩的当锋打太尉,这个想法也是比较奇特的,效果也还可以。
郝昭携带文武,收益也不错
在这个阵容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郝昭的战法搭配:士别+文武。
刀子看了八回合的战报,发现郝昭在第五回合时,智力加成已经高达550,达到了文武的加成上限。而士别是在第四回合触发,智力高达483,超过了司马懿的450。
所以,这个阵容实际上是郝昭+贾诩的双输出,两人的总伤害,正好可以赶上司马懿的伤害。
从整体上看,以贾诩代替司马懿,虽然可能存在伤害不足的问题,却解决了平民玩家难以凑齐太尉盾的弊端。如果贾诩的伪书相间,能够多次触发,伤害量就完全够了。
总结:在三国历史上,贾诩是一个低调的谋士,而在游戏中,贾诩基本也是如此。伤害不如司马懿般惊人,但他的伤害上限是不可忽视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slg刀笔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