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行为学(第一章4)

4、爱情观念的由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虽然这话听上去不够浪漫,毕竟大家都说爱情都是盲目的,但事实上爱情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不论你对爱人的要求如何,还是你渴望被爱人如何对待 ,我们都能看到某种特定的模式,比如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由于生长环境相似,两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大体相似,从生理学角度看,双方摄入的食物种类与养育风格相似,除了基因的问题外,两个人的生理水平也大体相当,这些要素往往能让两个人互看顺眼,并能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为月老及红娘这份职业的专业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除了生长环境、基因及生理水平这些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就在于后天习得上面。这里就要问到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一个女人喜欢上一个渣男,最后这个女人总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喜欢渣男。
笔者接触了不少女性,并从这些女性口中所了解到的信息,结合笔者对爱情的理解,大概能得出这样一些结论,但在说结论前,我们还是要先看几个问题。
问题一:渣男真的渣嘛,到底有多渣?
答案一:整天玩游戏,不务正业,并且抽烟喝酒,五毒俱全。
答案二:整天不在家,就知道工作,没有家庭观念。
答案三:外面不知道养了多少小情人,自己在家带孩子做黄脸婆。
分析:上述是比较常见的女性对渣男的描述,总结一下大概是这样的:不务正业没有上进心、不顾家、花心找小三。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好男人的标准大概就是有上进心、顾家并且对老婆专一。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人会被渣男所吸引,并心甘情愿为其付出所有呢?所以说这里就有问题二:你觉得你喜欢那个人什么?
答案一:会逗我,让我开心,总是能温暖我的心。
答案二:总是会给我带礼物,我要什么就给我买什么,而且不计较价格,带着这些东西出去让自己感觉很有面子。
答案三:总是让我的生命中充满惊喜与浪漫,让我不自主的期待下一次来的会是什么。
分析:看完以上的答案,我想已经很明显了。正因为喜欢玩游戏,这个人才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逗人开心;也因为这个人整天不在家,忙事业,才会有钱满足女人所有的物质需要;同样因为这个人充满惊喜与浪漫,才能抓住万千少女的心,妻妾成群。恋爱的时候,女人们都看着对方的好,但是时间往往会稀释爱情的浓度,于是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
看完问题、答案与分析,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爱情的人后天习得的问题,其实上面的问题与答案中也很明显的指出了女人们对另一半的偏好,而女人的爱情,往往是由于女性内心偏好的引导所产生的。从社会传统观念来说女人偏好有上进心、顾家并且对老婆专一的男人,但从女人个人角度来看,女人更偏好幽默、有钱并且情商高的男性,特别在恋爱中的并不关注这个男人是否是一个在社会准则意义上的好男人。
那么,接着上面,就要来说说女人的这些偏好,到底是怎么来的了。与其说爱情是习得的,不如说这些偏好是习得的,而偏好的习得往往有几个来源,最重要是原生家庭,母亲的偏好以及父亲的形象,对女人来说是第一种对爱情偏好的映像,由于恋父情结的存在,女人往往对父亲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第一次爱情体验。接下去是母亲的偏好,由于女孩开始性成熟后,正常情况下会希望与母亲形成一种同盟依赖关系,因为青春期的许多事情只能和母亲说,那些青春期与母亲关系疏远的孩子,最后心理上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母亲的同盟关系会让女人进一步接受母亲的择偶偏好,这是女人第二次印象比较深刻,并且是间接的一种恋爱体验。女性从父母处获得的爱情体验还有一种,就是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并且女性会把这种相处模式当成是与所爱之人的相处模式,所以父母之间的爱,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教育。
最近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就很好的诠释了这样一种影响,孩子因为父母的相处模式糟糕,甚至换上了抑郁症。在孩子的心中,爱应该是美好的,并且是融洽的,但是父母的现实情况确实争吵不休,并且矛盾不断,最后谁都不理谁,双方冷战不断,这使得孩子在对爱的理解上陷入了矛盾,于是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母亲同样采用不理不睬的方式,而且大夏天还穿冬天的衣服,把自己包起来 ,说明孩子的内心是寒冷并且缺乏安全感的,这是父母冷战带给孩子最直接的感受,所以孩子在大夏天还让自己穿的很厚,还有孩子对母亲的不理不睬就好像母亲对父亲的不理不睬一样,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缺失让孩子的内心无法安宁的最好表现。
除了上述种种,还有一种恋爱体验是穿插在上述两种体验之间,并且可能日后会一直存在的,那便是文学及影视作品,这是一种更加社会化的爱情观念的传播,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女往往通过爱情小说或是影视作品来满足自己的性幻想,由于现在文学影视作品种类繁多,爱情片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各种爱情可以说是扑面而来,满天飞的小时代中夹杂着默笙爱情的矫情,蓝色生死恋般的民国苦情戏更是将爱情的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上这些因素,让少男少女们发展出自己的爱情观念,并且终其一生都会让自己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摸爬滚打,直到走入爱情的坟墓——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