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系列10---国际绿色信贷的发展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绿色金融系列的第九部分: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部分:国际绿色信贷的发展
1、国际绿色信贷准则
2、国际绿色信贷的发展经验
1、国际绿色信贷准则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支柱性产品,也被称为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是指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将符合环境监测标准、污染治理效果和生态保护作为信用贷款的重要考核条件。
绿色信贷对实践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 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发展中具有促进金融机构、产业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 从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绿色信贷的参与主体,可通过发展绿色信贷,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1、国际绿色信贷准则
目前国际最具代表性、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赤道原则”。此外,国际上还形成了“绿色信贷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原则”,作为发展绿色信贷产品和项目的重要标准。
1)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EPs)在2003年由花旗、荷兰银行、巴克莱等 不同银行共同制定,至2019年已发布第四版。
“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对融资项目给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利用金融杠杆支持项目融资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赤道原则”的制度体系较为全面,且执行制度也较严格。接受“赤道原则”的银行(赤道银行) 需要自觉接受外部独立的监督和审查,在贷款存续期需要由外部独立的机构和社会专家来进行项目评估,环境评估报告也需要由外部独立的机构和社会专家来审查。
同时,赤道银行也要求借款人建立环境评估信息公开披露和投诉机制等。“赤道原则”被广泛用于国际绿色信贷实践, 目前全球有37个国家的123家金融机构采用“赤道原则”,其中包括我国的兴业银行、重庆银行、贵州银行、江苏银行和湖州银行等。
2)绿色信贷原则
“绿色信贷原则”(GLP)是国际绿色信贷的另一重要标准,于2018年由贷款市场协会和亚太区贸易市场协会联合发布,为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提供了高标准的指导框架。
其主要参考“绿色债券原则” (GBP),从四个方面来制定标准框架,包括贷款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和选择、贷款资金管理、信息披露报告。与“赤道原则”不同,“绿色信贷原则”详细列出了绿色项目类型,对贷款资金管理的制度约束做出了明确要求,可有效引导银行通过发放绿色贷款,使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3)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原则
2019年,贷款市场协会、亚太区贸易市场协会和贷款银团贸易协会联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原则”,对可持续发展贷款市场提供了进一步的框架性指引。
在此原则下,利用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SPTs)来衡量借款人的可持续发展绩效,其中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外部评级和其它等效指标。其重点是把贷款条件与借款人预先确定的SPTs挂钩,从而激励改善借款人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2、国际绿色信贷的发展经验
金融机构是国际绿色信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1)产品创新
国际商业银行非常注重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涉及的创新领域主要有住房、汽车、信用卡等。创新产品很好地起到了金融“引 导”实体经济的作用,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
2)环境与风险评估机制
国际金融机构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绿色信贷风险防范,为绿色信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制定科学、严格的环境评估机制和信贷审核机制,代表如花旗银行等。
第二,设立专业的绿色信 贷机构或部门,如英国针对风险管理产品设立了专职做环境金融的部门, 来指导银行对贷款的风险评估。
第三,通过环境压力测试量化评价环境风险,代表如英格兰央行等。
绿色金融系列的第十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一部分的内容:中国绿色信贷的发展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林业碳汇
快车通道:
厨师考《碳资产管理》证书,可能吗?
林业碳汇二三事
信任危机下,碳资产管理如何塑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