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 潘毅(全124讲)

2022-12-13 17:12 作者:布丁小猪咪  | 我要投稿

绪论

一、什么是中医学?

发源于中国古代(地域和时间),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以整体观念(将人放大来看)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因人而异,量体裁衣)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题外话-中医学易学难精,因为重点在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参考书:配套题库与词典

三、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1.自然科学(物质运动发展变化本质的学科)与社会科学(社会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的交叉性

2.基础学科(回答为什么)与应用学科(回答怎么办)的双重性

3.东方传统文化的综合性

4.科学、仁术和技艺的融合性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形成的基础

1.医药知识的积累

2.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直接和整体观察)

3.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以黄帝内经(汉代-类似于多篇论文的组成)为框架一直扩充,标志着确立

扁鹊的难经对黄帝内经补充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实现理论到实践

华佗和张仲景基本差不多时期,书籍不确定

神农本草经建立了中药理论的框架

(三)发展

魏晋隋唐:王叔和的脉经、皇普谧针灸甲乙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宋金元:陈无择三因极、金元四大家(刘元素寒凉派,李东桓易水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养阴派)

明清时期深化:医宗金鉴,古今图书集成,证治准绳,温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条辨,医林改错

近代现代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哲学注重的是一般规律(道解决的是世界本源和自然万物的规律)

一、阴阳学说(解决规律问题)(这里用的先天八卦)

1.事物的阴阳属性:阳(上,外,左,南,天,昼,春,夏,温,热,干,轻,清,明,化气-功能,上升,运动,兴奋,亢进)阴(下,内,右,北,地,夜,秋,冬,寒,凉,湿,重,浊,暗,成形-物质,下降,静止,抑制,衰退)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属性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相对性的表现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你多我少,你进我退——基础)

阴阳不多不少就是最好状态,讲究的是动态平衡

2)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是互相依存互为根本,互用某些阴阳是相互滋生促进与助长——基础)

3)阴阳消长(互为消长-对立制约,皆消皆长-互根互用——运动的量变)

4)阴阳转化(互相转化——运动的质变)

5)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6)阴阳交感-上面下来下面上去,与互藏(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结构组织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阐析人体的病理变化

病因(邪气)人体(正气)

第一,阴阳偏盛(多了就是实,少了就是虚)

阳多通俗说就是热(实热)

加一个舌红和苔黄,面红,脉朔(一般体温增加一度脉增加十五次左右)

阴多了是寒(实寒)

第二,阴阳偏衰

分泌物排泄物清晰,脉无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潮热的意思就是每天大约一个点低烧

总结图(谁多就是谁,超出正常是实低于是虚):

虚的一般病程长,实的一般短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诊(望闻问切)

病在阳比阴好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不等于补,促使阴阳协调平衡

证候:(最常用八钢辩证)

调整阴阳:

阳病治阴,重在阴,是阴虚。

阴中求阳,重在阳。

5)用于疾病的防治

中药简化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病位(生病的位置)病势(发生了什么不好的变化是向上还是向下)

二、五行学说(这里用的后天八卦)

1.概论

五行:

五行学说:(是一个分类工具)

五星特征:

五行之下还可以分五行和阴阳

什么是木形人?(举例子)

2.归类

五行归类方法:

1)取象比类法

归类表:

五行在太极图上:

季节:

每个季节最后一个月属土,就是图中横线中。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南是红,北是黑,西是金,东是青,中间是黄。

五方:

五味:植物酸涩,水咸,金辛辣,土甘味,火苦味。


2)推演络绎法

判断生理位置:1.病理向上,生理向下2.根据阴阳交感,与身体所处位置相反

红字代表非医学,是按照解剖位置来的


五气:

3.基本内容

1)相生与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我克(我胜),克我(我不胜)

2)五行的制化与胜复(制化就是这个系统有病,可以通过别的系统间接治疗)


备:至阴是道的意思

也就是只要偏差不是太大,最后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解回归到平衡

3)相乘与相侮


相克就是两方力量相同,相乘是指我克你,我的力量更多一些


指的是你克我,但是我更多,反克了

4)母子相及(先不讲)

4.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基本用后天八卦)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相生,相克,制约)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相生关系(又叫母子关系)传变

相克关系传变

及子和乘一般轻一些

3)用于疾病的诊断

确定部位

推断轻重

4)指导疾病治疗

指导脏腑用药

控制疾病的传变

确定治则和治法

治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 潘毅(全124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