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203)

2023-10-10 19:17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片 3.5-019】20周年纪念版水龙50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09年的20周年纪念版水龙50为2000年后首款只采用普通系统旋塞式阀门的水枪。

  20周年纪念版水龙50采用一体式储水舱储水,储水量825ML,普通系统旋塞式阀门,蓄气式发射。

  20周年纪念版水龙50为水龙历史上第一款后更名为水龙50的强力水枪的复刻版。但该版本的水龙50并非简单的复刻,而是整体细节做了大量的改变,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20周年纪念版水龙50内构最大的改变,在于将管夹式阀门更换为了旋塞式阀门。但遗憾的是,其采用的并非Max-D系统旋塞式阀门。诚然,笔者没有这个版本得水龙50的内构图来直接证明其阀门究竟是不是应用了Max-D系统。但笔者有其2021年再版得XP50-AP的内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明确但判断出其采用的是普通系统旋塞式阀门,而作为原版的20周年纪念版,理所当然的也应用的是普通系统。

  20周年纪念版水龙50采用普通系统旋塞式阀门的原因,笔者认为是要保型,如果采用Max-D系统,那么就会造成水枪宽度增加整体走形,为了尽可能的接近1989年的强力水枪的外观,设计师只能采用普通系统。

【图片 3.5-020】水炮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1年所属于水龙系列的水炮为水龙最后一把采用旋塞式阀门的全新的水囊式水枪。

  关于水泡的部分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令人疑惑的事,水炮并没有采用早已成熟的Max-D系统旋塞式阀门,而只采用了普通系统。这种系统的旋塞式允许玩家缓慢的扣动扳机缓慢的旋转旋塞。如此最直观的改变是扳机变轻,但如果玩家扣扳机速度不够快,那么旋塞在缓慢旋转时就会形成两个拐点和窄道,这会导致两个影响压力的湍流的出现。这两股湍流对于圆孔出水口影响不大,但如果是炮式出水口,问题就大了,这会极大的影响出水射程。

  水炮的体积足以使用Max-D系统来缓解湍流和窄道所带来的问题,但设计师却没有这么做,笔者想到的原因只有减轻扳机力度与半口扳机来实现出水时常延长这两点。

【图片 3.5-021】洪峰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5年所属于水龙系列的洪峰为水龙唯一一款采用旋塞式阀门得压射式水枪。

  关于洪峰的部分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洪峰有两个出水口,从结构来看,下出水口直接连接储水舱,当使用水管向储水舱充水时,水会直接从下出水口喷出。

  而上出水口则由压射水泵供水,旋塞式阀门控制发射。

  诚然,笔者起先并没有理解为何要为压射手柄设计一个旋塞式阀门。但在详细研究压射式的原理后,笔者明白为何要如此设计了。

  原因在于,如果不设计这一个阀门,当玩家用水管像储水舱内加水时,水会同时从两个出水口喷出。这是因为水枪的两个单向阀都是朝向储水舱打开的,充入储水舱流入出水管的水产生的推力会使得他们打开,水会毫无阻碍的从发射口喷出。当两个出水口同时出水时,势必会削弱整体的射程。为了避免两个孔同时出水影响射程,设计师只能为压射水泵控制的发射口设计一个阀门,而该出水口所处的位置使得设计师只能选用旋塞式阀门。

  洪峰的旋塞式阀门采用的是普通系统,这很好理解。因为玩家在把玩时必须先扣动扳机再压射,这就不用担心缓慢扣动扳机导致通路出现拐弯而造成的影响压力的湍流和窄道出现,在压射时通路必然是直线的,这就导致洪峰即可以使用普通系统也可以使用Max-D系统。显然,零件数更低的普通系统更适合。

【图片 3.5-022】龙卷风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6年所属于水龙系列H20ps子系列的龙卷风和风浪,为水龙最后的采用旋塞式阀门的得全新的蓄气式水枪。

  关于龙卷风的部分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虽然笔者没有能证明这两款水枪阀门种类的内构图可供参考。但笔者从新时代开始后的几把水枪阀门,并结合两款水枪的厚度来判断,两款依旧为普通系统旋塞式阀门。

【图片 3.5-023】XP50-AP

  截止2022年9月,水龙于2021年在水龙系列旗下发表的XP50-AP,为历史上最后一款采用旋塞式阀门的水枪。

  关于XP50-AP的部分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XP50-AP实际就是2009年发表的水龙50的再版,两者从外观至颜色至内构没有任何区别,玩家只能通过盒子来区分。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20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