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1)
一点杂谈。 其实差不多是谈谈我自己的谱面观。(由于我水平不足,或许文里有许多偏颇的地方,我先行致歉) 首先提出我写谱以来这一年对官谱和自制谱比对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我自己谱子写的不好,经验不够,但我想这个结论或许还是可靠的: 官谱稳中求险,自制谱险中求稳。 其实光看这一次的更新就能够看出来这种特点,硫磺老师毫无疑问是很有经验的,整张谱的采音配置排键动效都很干练,这就是所谓的稳;而"险"呢,也能够从大量运用的短 h old 配置中看出来。所谓稳中求险,指的就是谱师在充分磨炼好自己基本功的情况下再追求创新,这无疑是谱师弥足珍贵的品质。 再说说自制谱普遍的险中求稳现象,为了不得罪别人,我就多拿自己来举例。比方说今年2月多点时候我写的一张塌方,这张谱和今天更新的官谱都一样出现了 tap + hold 重叠的配置。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张塌方是全面不如官谱的,说白了,这张谱写的根基不稳,经不起推敲。这种经受不起推敲的谱是最可怕的,虽说玩家大概不会在游玩谱面时刻意关注谱面的每一点设计,但是谱面中的每一个要素确是确确实实地影响着玩家的游玩体验,谱师毫不经意的一个 note 、一个事件,都可能切实毁掉玩家的游戏体验;同样地,谱师自己以为不怎么精妙的设计,有时候却反而成为了点睛之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好像精益求精,却又在南辕北辙的路上愈行愈远。回到我们一直讨论的那个问题上,就能够知道,正是所谓"险中求稳"的行为影响了我们。从我个人的谱面观来看,一张谱要么是完全可打的,以此为根基,再寻求能够给玩家带来深刻游戏体验的方法;要么就完全舍弃可玩性,从演出入手,从另一个方面,即观赏性来给玩家带来体验。这二者之间,大概是不能取中间值的。一些被很多人批判的自制谱,就是违背了这一原则。 (当然,以上那些话的讨论范围,仅局限于难度不涉及人类极限,不以挑战性为目的的谱面,不过我也不否认这些谱亦可以拥有打动玩家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其实可以以一言以蔽之:写谱应当稳中求险。 "稳",在写谱的每一步,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这一个 note 、一个事件意味这什么。当一个谱师认真钻研过后,或许才能发现,不同的键型、配置、排键的走向、对音的取舍、和动效的配合等等等等,都对谱面的情感传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试问鼎有四足,难道能砍掉一足而让其以三条腿稳立吗?所以想求险的谱师,最好还是先练好基本功,"稳"的部分在一张谱里少说也要占百分之八九十,大部分人刻意追求的动效、表演或是"创",也许并不是很重要,大多数音游的谱面都没有表演这一要素,但同样神谱迭出,类似地,也有很多并无太多新意的谱面,同样可以给玩家优秀的体验。 无论如何,我认为谱面还是该以情感表达为主题,毕竟谱面创作也是创作的一种,而创作是以表达为目的的艺术。当然,情感表达,也要通过谱师的基本功来给玩家带来的优秀体验为基础。 总结:险在写谱中不是必要的,大家还是写的够稳再想险的事吧。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进步。我写的还是太差了。 最后引用一段话,虽然看似和写谱毫无关联,但它有关于"创作",几乎是可以挪用的。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的典型回答是: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渠道。它让我渐渐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它向我讲述了某种有关现实生活的情况。我和剧中人物产生了共鸣。 这些回答好虽好,不过,其中只有一个回答在所有情形中都是真确的。小说可能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可是我们怎么能解释《辛德勒的名单》这个故事呢?它确实帮助你逃避了现实,却不想它带你逃进了纳粹大屠杀的现场。设身处地想一想,你自己愿意承受这些麻烦吗?不错,小说告诉你的故事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不过,一本社会学书籍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哪一种方法更能调动你的情感呢?你需要与人物产生关联或者共鸣。这才是正确答案,这种情感共鸣就是那种让小说变得栩栩如生的秘密。你想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好吧,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们是以什么方式与人物产生共鸣的呢?这种共鸣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小说就像恋爱一样,而爱情是一种情感。爱情这种事情就是这样,它让一对恋人在情感方面形成共鸣和关联。这是一种回答。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不过,这还不算是最后的答案。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下面这个问题:我们体验验到的情感到底是谁的情感呢?这些情感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我们自己的情感,然而,它们的源头却来自别的地方。这些情感并非我们的专利,而我们体验到的约感觉也是人物的感觉。他们有什么感觉,我们也有什么感觉。故事越好,我们越是是一心扑在人物身上,如灵魂附体一般迷失了自己,我们变得越来越像是故事里的的人物。如果他们情绪激昂,我们也会情绪高涨;如果他们悲伤,我们也要悲伤。当他们遭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我们也会忧心如焚,急得顿足捶胸、又喊又叫。 这种读者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的现象被人们称为身份认同2。这是一个专业术语,它也可以被称为移情、同情、通感,不过,我们表述这种读者化身为人物的正式术语、在创作技法方面的专用术语就是身份认同,它是整个游戏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身份认同解释了读者为什么要读故事以及作者为什么要写故事的两大问题。" 一一杰里·克利弗《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哎呀,好像有点写的没头没脑的,写的东一块西一块的,希望以后我不会看见到然后羞耻地删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