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0-小学语文学习的策略:口语交际篇

2023-03-19 11:18 作者:不胖的林较瘦  | 我要投稿


顺着上篇《小学语文学习的策略:写话篇》,继续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篇的学习策略。

要求比较清晰,但还是再总结一下。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表达的基础:能讲标准的普通话

二、表达的态度:有自信,积极参与

三、沟通的态度:认真听讲,有礼有节

四、表达的技术:能完整陈述小故事和生活细节,能复述

对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要求设置很合理,也很简单,但却不能等闲视之。比如第一条讲普通话,现在的小朋友大多不存在问题了,但以前很多学生都讲不好普通话。我们广东方言多,好多同学的普通话,都不普通,各有特色。

语文的口语交际内容,一直都是被忽略的部分,所以很多人长大以后说话没问题,但是参加会议讨论或上台演讲,成大问题。

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小时候虽然成绩好,但不会说,不敢说。小学从未有过上台演讲的机会,连课堂举手提问都没有,只有被老师点名才站起来。上了初中,因为是班级第一名,每周一班会班主任都让我上台分享学习经验,差点把我吓尿了。

我的做法是,每逢周一第一节课都拉肚子,或者晚到学校,或者就在班会开始前假装突然肚子痛跑去厕所。我宁愿躲在厕所里闻臭味,也不愿意上台丢脸。我猜班主任和同学们都看破了我的小算盘,却从来都由着我任性。于是,上了高中我也是故技重施,相安无事,一直到上大学。

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是口齿伶俐、自信大方,心知不能再沉沦下去了,就才下定决心,也要成为一个能公开大胆说话,能上台演讲的人。

这条路,对我而言,太难。身为小镇做题家,我等同于从零开始,甚至连小朋友都远不如,有太多思维上的限制,先给自己上了一束捆仙索,动弹不得。

我终于还是上道了。我依然记得那是9月30日晚上的讲座,是巴黎高等商学院的访问教授讲的,主题是“数学”。我乡下小子就是冲着长见识去的,第一次听外国教授的全英讲座嘛。但我却无心听讲,只想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手提问。

300个人的大讲堂,我的心跳个不停,喉咙发干,手心都是汗。我如坐针毡,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提问环节到了,不断有人举手提问,我仍未鼓足勇气。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我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拿过话筒后,问了个相当愚蠢的问题:“How can we learn math well?”

一下子哄堂大笑,教授也笑了。我是又恼又喜,心里想,终于踏出了第一步。从那之后,我就和过去不会说话、不敢说话的自己告别了。虽然这个提问是失败的,却又是极为成功的。因为最大的心魔,已经被我斩杀了。

此后,我不断地尝试Presentation(课堂PPT案例演示)甚至竞选班干部,就为了上台锻炼。我不要成功的结果,能上台就是我最大的成功。就这样,锻炼了三年,然后开始找工作面试,又是不同的挑战。

我开始学习去展示自己的优势,如何机智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观察对方的反应,等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学会自如地和陌生人一对一、一对多交谈了。

工作以后,又参加了多个会议和饭局,口语交际能力又提高了。还被赶鸭子上架,在银行搞了20多场产品推介路演。我一个年轻小伙,场下都是身价不菲的富豪家庭。胆子,是越来越肥了。

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是去年分享创业心得,我用6页只有几句话的PPT,讲了一个多小时。至此,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落荒而逃的小屁孩了,而是能上场的男子汉了。因为敢说话、能说话,我给自己争取了不少机会和便利,小镇做题家,走上国际舞台也能行。

分享这些经历,一是说明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二是表明说话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所谓口才,都是练出来的,不练口才不可能好。一对一能说,一对多也能说;既能提问,又能应答;能做陈述,也能讨论。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舞台很小,锻炼难度也很小,胆子又肥,这时练口语交际,是相当好的。再大一些,成败意识浓厚,就不容易锻炼了。家长们务必要抓住时间窗口,越早锻炼越好。

这块基本上,就不能指望老师教好,也不能直接应用于考试。这就是学习中重要,又不紧急的部分。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日常生活点滴中,逐渐培养锻炼。

学前的策略:

1.让孩子喜欢表达

策略:日常多向孩子发问,话题多一些,不要只是“今天在学校干嘛啦”。

举例:你认为住在这附近有什么好处,讲三到五个点?或,说三个你认为好吃的东西,理由是什么?或,五一去吃大餐,你想吃什么?你试试说服我,有道理的话就去吃。

2.让孩子学会表达

策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说话流程,如总分总、分点说明,按时间线、空间布局等等。

举例:我要介绍的东西是XXX,我将分为三点,第一……第二……第三……。

3.模拟应用场景

策略:营造某些实用场景,如让孩子分别当面试者/面试官的角色。

举例:设计招聘某职务的要求,准备问题清单,角色互换,搞无领导小组小轮,或多人面试亦可。

4.演讲比赛

策略:让孩子学会准备、组织语言,并实际练习。

举例:在家中或邀请邻居亲友孩子参加,选定演讲主题,安排评委、观众和设计规则。

5.沟通准则

策略:教孩子人际沟通的礼节。

举例:如说话时要看着人,手脚该如何摆放得体,手势的运用等等。

学后的策略:

准备一些问题清单,定期评估孩子这块内容的进步与不足。

1.孩子是否愿意表达?

2.孩子的表达是否清晰、得体?

3.孩子能否讲好简单的故事?

4.孩子能否准确领会其它人所说的意思?

5.孩子在讲话过程中的细节,是否有礼有节?

6.孩子说话的语调、语速,是否合适?

7.孩子的演讲水平如何,公开上台的自信心如何?

……

诸如之类的问题,都可以用于日常的口语交际训练。总之,练得越多,水平就越高。我相信,这块是极少有家长在给孩子做训练的。你如能发力,有个两三年,孩子的口语交际水平和自信心都肯定会比同龄人好不少。到时在学校中,各种比赛、活动的机会,就会多很多。一旦开始领先,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而且,学会当众说话,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多地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实力,以求不露出重大的破绽。愿意让自己被众人检视水平,也是勇气的一种体现。

所以,要热爱丢脸,机会不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是给能丢脸的人准备的。我认为,这也是很多人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于看重结果,不敢多做尝试,就会少了很多练习的机会。

做人一定要敢于犯错,要通过不断地犯小错误,来取得经验教训,从而避免犯大的错误。如果平时不犯错误,到了关键时候才犯错,相当危险。就像大意失街亭的马谡和纸上谈兵的赵括,失败之前都是很完美的人设。

我知道,刚开始表达自己的时候,会显得错漏百出,弱爆了。但就如我的经历一样,没有展露出弱小的一面,我就不可能战胜自己,强大起来。害怕失败的人,绝不可能获得成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BY 不胖的林较瘦


230-小学语文学习的策略:口语交际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