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专
专
字形由又(作图B)、叀(zhuān,作图A)两部分构成。“叀”是一种纺线的工具——纺专(也叫纺砖)。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做的一个圆形的“盘”,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的时候,先要把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回转,就可以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后,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去。这样反复,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专”字的产生,便与这种纺线工具有关。由繁体“专”不难看出源流关系。从甲骨文描画的图形看,“叀”上面是三根纤维(实际是多根纤维的简约形式),中间是缠绕在杆上的纱球,下边是圆形的纺轮,一侧是手(又)。可以想象,随着转动,多根纤维便会捻成一股,缠绕在杆上,越缠越大。“叀”也有表音作用。
在汉字中,以“专”为偏旁的字多有盘旋、转动、转递之义,如抟、团、传等。手转纺轮纺纱,离散的纤维被集中于一束,所以“专”引申出专注、专一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专一”与现代的“专一”在词义上有所区别,如《史记·孝文本纪》:“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这里的“专一”有“专擅”或“独断独行”的意思。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单独占有)
②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专擅)
③术业有专攻。(专一、专门)
小试牛刀:
1.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