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法停留的爱——解析《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2019-03-26 00:28 作者:莫帕孙夜迪  | 我要投稿

评价这部作品,我想先讲一下我关于它的看番历史,再进行解析。

观看经历

我是从《未闻花名》开始认识冈妈这个人,之后从《心灵想要大声呼喊》开始也算是看过她不下十部作品的了(但没看迷家和铁血,我懒得看烂片),这次《朝花夕誓》出台后自然引发了我的兴趣,后来我于去年11月2日从B站的一位站友那里得到了网盘资源,下载好后我先是在5日(之前在看《今天的五年二班》)晚上大概看到了兰格抓着艾瑞尔质问那段,第二天才补完了下半部分。

我的补番路线以催泪番为主,而我看的冈妈作品里除了《放浪息子》以外都在b站不同地方被称为感人催泪作品,我在看这类作品时,往往先去大致了解口碑,并以此定下补番目标,并为了达到催泪效果而仔细分析人物心路并代入情感。我在首刷这部电影时,对它的情感着重于“母爱”,但看完后对它的印象非常差,这可能是第一部我会因为它本身的缘故而对其产生厌恶感的作品,之前看过的作品如《Little Busters》虽然也有排斥感,但那主要是外部原因,《斩·赤红之瞳》虽然结局看得火大,但本身仍能被我一定程度上认可,即使是我认为相对质量很低的《境界的彼方》,我也最多是对其轻蔑,也达不到厌恶的程度,而首刷完《朝花夕誓》后,当时就写了一篇评论发给那位提供资源的人作为回应,在这里就不放原文了,大致意思是因为转场过快而导致情感过于突兀,艾瑞尔对玛琪雅的情感涉嫌乱那个伦,而最后蕾莉亚对于女儿弃置不顾的行为让我一直纠结到结局,影响了最后的回忆部分。最后得出结论:冈妈还陷在花名的成功里没走出来,这部作品想再用一次情感爆发,但既然所有的感情都因为莫名其妙的节奏而闹得一团糟,最后几分钟的煽情也就没有意义了。

我把我看过的感人催泪番排了一个十个档次的排行,把本作放在了第八档,这还是因为客观因素而提升的,综合质量放我看过的冈妈作品里也就比同样叙事混乱的《放浪息子》和情感混乱的《在盛夏等待》好些。

我本来对于这部电影是打算到此为止了,但我内心仍对它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艾瑞尔对玛琪雅的情感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的是乱那啥伦的话,我大概会把冈妈骂死(虽然我没有看过那两部臭名昭著的烂片,但这不意味着她的其他作品就没有让我反感的地方)。为了确定到底是我想法太龌蹉还是电影真的敢这么玩,就下了重看一遍的念头,期间我也在b站看了不少解析的视频。后来在今年3月11日我赶着电影院的最后一场重新看了一遍(全场加我在内只有两个人),这次我转换了下思路,不从母爱的角度而从离别的角度来看,并仔细分析所有人物尤其是艾瑞尔的心路变化,专注到基本是每做一个动作我就想其原因的程度。看完后我就重新写了长评发给那位站友,并把本作品的催泪度升到第五档。

我现在把两次评论综合一下,重新写下我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叙事与世界观分析

在影评方面我是执着的剧情党,主要从剧情叙事、人物塑造和世界观三个方面入手,至于本番许多人所赞扬的画风和音乐,我对于这两者是不太关心的,画风即使美如同样被炫耀的京紫我也只评一句好,音乐除非是有如《小小的手心》那样的神曲,否则也不会太深入分析。

首先这部动画给我的感觉不像是一部原创电影,更像是一部和《皇道》一样的番剧总集,后者在进入R2的部分后剧情转场快到飞起,饶是我看过《叛逆的鲁鲁修》,也很难跟上节奏。而本作不仅仅是后半部分,全剧的转场非常突兀,节奏非常快,这就导致了所有问题的出现,这一点几乎是公认的。因为叙事的混乱,它在综合质量上也比不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冈田麿里通常善于刻画感情和塑造主要人物,但不善于构建世界观。接下来就来理性分析一下本作世界观的问题。

不同于《未闻花名》和《狼的孩子雨和雪》,本作是放在一个架空的奇幻背景下,这自然会引起我的兴趣,但本作的世界观和我下文将要说的情感刻画失败的蕾莉亚的关联明显大于玛琪雅和艾瑞尔这一对主角。王国一开始为了能取代龙得到新的可以借以称霸的古老力量而抓了一群妖尔夫女性,结果到了后面除了蕾莉亚外都不见踪影,最多是一个士兵随口说别国也娶了一个妖尔夫,怎么?梅扎尔国王还愿意把她们与别人分享?如果是逃跑的话,那么大批的女性逃走,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回家乡,要么被其他国家抓获,但这样被抓来娶妻,就说明其它国家也早就注意到了梅扎尔国的异动,此时得到别国娶亲的消息时已经离梅扎尔国抓人有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情况有二:一是别国也跑去离别乡抓人,二是回不去故乡在外打拼的妖尔夫(从片子里看他们的存在并非秘密)被抓住,那为何还要等十多年后才因克里姆的话为导火索发动进攻?这时龙已经死得只剩一头,别国已经没了开战的顾虑,那克里姆的行为意义又何在?

人物情感分析

我看这类催泪型作品都会边看边揣摩人物的心路历程,来理解人物所作所为的动机,然而这部电影中段的转变都让我反应不过来了。我之前看island时就有类似感觉,虽然你要说理由片里也有看似让人信服的理由,但整个处理得非常突兀,对此我在二刷时遍算是找出了问题所在,在母子二人的情感上,更多地把直接描述放在了玛琪雅身上,而艾瑞尔前期大部分的情感变迁都是从别人的描述里侧面烘托,我在二刷时重点分析了下他的情感,从正常地爱妈妈到得知二人无血缘关系后有了隔阂,后来从被村里的孩子戏弄到母亲被酒吧女老板误会再到被迫谎称姐弟再到被戏称为情侣,艾瑞尔发现自己都是给母亲带来了负担就决定离开母亲,借着醉酒那段多多少少地表明了一点心意,将对自身无力的厌恶外部转换成对母亲的排斥,并决定通过参军娶妻来让自己有能力成长以更好地保护母亲(我是这么认为的),可惜这些有的表现得太直白(如兰格和艾瑞尔桥上的对话)有的又太隐晦,而他除了对母亲以外的其他角色如蒂塔的感情表现更是简单,说到底还是电影篇幅的问题。

在“母爱”这个被很多人误认为主题,相较玛琪雅(毕竟这方面又有多少作品能比得了《狼的孩子雨和雪》?),蕾莉亚对其表现得倒是更有值得说的地方。下面是我对蕾莉亚和克里姆的观点:二人一开始是情侣,但因为梅扎尔的缘故二人被迫分别,之后克里姆第一次救她时因为她怀孕而不愿离开。二次是直接突入王宫反而死伤惨重,到这里为止都没问题。

后面的剧情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我是这么想的,克里姆在两次小团体行动都失败后决定进行更大规模的行动,花了十多年时间在各国游说,利用梅扎尔的占据远古生物的行径煽动各国联军围攻梅扎尔最后得以成功。然后到王宫面对蕾莉亚时被伊佐尔一枪击中,自知医治无望便来到龙所在的地方(这里和故事开头蕾莉亚跳下来的悬崖很像),决定在熟悉的地方结束一生。这个角色的作用是与玛琪雅和蕾莉亚来进行对比,他是没有从离别的束缚里挣脱出来的人。

而蕾莉亚是作为玛琪雅的对应而存在的,在皇宫里她一直希望能见到女儿,而到了克里姆死去战争结束后重新见到了女儿,完成了这一执念后就决定认真面对离别这一问题,选择了和龙(这里是她先听到了玛琪雅的呼喊后才有的动作)一起离开,放弃了过去。

然而在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我两次看这部电影时都注意到重要的一点,虽然说这段分别从蕾莉亚、梅多梅尔和伊佐尔三个人的角度分别渲染了“放下过去,接受离别”这一主题,但我却理性地注意到了客观环境:此时梅扎尔已经亡国,梅多梅尔面临的是被俘虏的命运,这种危机关头蕾莉亚不选择救人而独自离开,这样就破坏了这里的感情氛围。无论如何蕾莉亚自我解脱不代表可以见死不救,如果战局是梅扎尔胜利国王王子逃走由梅多梅尔继位然后让伊佐尔辅政,那么哪怕蕾莉亚不见女儿就在远处看一眼就走我都不会说什么,但战局是这个国家战败亡国,伊佐尔被俘,梅多梅尔也难逃被俘的噩运,蕾莉亚至少应该把女儿和侍女一起带上,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再走才正常(对比一下玛琪雅,她是先托付长官带艾瑞尔回去后才离开的),即使不是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责任,就算是作为一个临时见到的可以一救的落难女孩,也应加以施救,之后的事情可管可不管。

我针对以上这一点和其他人展开过较多的争论,有人竟然说我是有性别歧视,忽视了王子这个父亲而把责任全推给作为母亲的蕾莉亚等。对此我想说明,国王和王子属于脸谱化的反派角色,不值一提,既然故事本身都没打算塑造这个人物,我们观众自然也没有关心他们的价值。不是我在道德绑架蕾莉亚,而是她已经自己绑架了自己,她早就把自己置身于母亲的位置上,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本来如此生出来的孩子,就算她一开始就不想要我也没有权利指责她什么。而伊佐尔那疑似冈妈恶趣味的“贵圈真乱”的情感,我只能解释为内心有愧疚,然而这个人一直没有真的立起来,只是作为一个蕾莉亚的陪衬,连见证式人物都算不上。

主题分析

首刷时我是从母爱这个角度出发来分析情感,现在已经分析完毕,这次我改为从离别这个角度来看。

说到离别这个主题,玛琪雅从一开始听长老说不要爱上别人,那样的话作为不老身终将会收获生离死别,到最后她送走了艾瑞尔和车夫回去后感受离别过程的爱与幸福,这个角色的成长算是完整了,也是算塑造得很出彩的角色。故事里有多个离别,玛琪雅离开村子,蕾莉亚和克里姆被迫分开,狗的死去,玛琪雅带着艾瑞尔进城,艾瑞尔离开母亲,蕾莉亚和女儿两隔,艾瑞尔离开妻子参战,蕾莉亚和克里姆的道别,蕾莉亚离开女儿飞走乃至最后的玛琪雅送走艾瑞尔,全剧一直贯穿着这一概念,并以带有“无法停留的爱”这一花语的蒲公英作为物象。

但作品又并非宣扬离别等于断绝情感,在骑在龙背上的蕾莉亚回头对女儿表达互相忘却的言论后,玛琪雅却说“没关系,你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在作品的最后,玛琪雅回到了临终的艾瑞尔跟前,为其能够努力并安宁地过完余生而感到欣慰,并把有关艾瑞尔的最后一件物品——当年作为襁褓的昔日织放回,作为最后的道别,达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最后以放在胸前的蒲公英引出一连串的回忆,违背了约定大哭,达到了最后的情感表达和催泪效果。旅行者巴罗认为长老会开心于玛琪雅能找到并不悲伤的别离,也是表现出“肉体上的离别不等于心灵上的离别”这一对主题的补充。

最后想说明一点,在二刷以后,我对这部作品的厌恶也消散了许多,至少本作主线的情感还算完整,整体上仍是这两年来引进日漫电影的上乘之作。


无法停留的爱——解析《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