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错位(2016年)

——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说这句话的人要是看到当今社会垃圾的遭遇估计会痛心不已。社会发展很快,然而处理垃圾的配套设施远远被甩在了后面。

先说城市,好一点的城市垃圾桶会多一些,一般的城市也就主要干道上有一些垃圾桶,没有垃圾桶的地方你也不能期待人提着垃圾找桶;有垃圾桶的垃圾分类回收就是个美丽的泡泡,好看但没有实用,收垃圾的车子还是直接把各类桶一起装车;最重要也最令人叹息的是垃圾处理方式,众所周知,塑料、金属、纸类是可以回收的,然而这类物品回收的主要方式多半是许多提着蛇皮袋的人顶着烈日严寒在垃圾山上用手扒拉,然后再卖到废品收购站。而无法回收的垃圾就任由它堆成山,等其引人注目的时候一车车运到偏僻的农村去,搞成另一座垃圾山,垃圾焚烧发电像是准备了一桌菜,但来了100桌客人。城市里露天垃圾堆放比比皆是,露天焚烧产生的刺鼻烟味黄昏时随处可闻,窃以为判断一个城市建设的标准完全可以透过它对待垃圾的态度窥一斑而知全豹。搞垃圾处理不能很好的拉动GDP,只是能让人活的舒服一点,这样的事谁会下大力气去做呢?

再说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把城镇经济搞起来了,同样也辐射到了周边的农村,但更大程度带动了农村垃圾排放量的增加。君不见江西上栗二百村,千村万落垃圾堆,农村现在垃圾的排放量较以往增加了数倍,然而处理垃圾的方法、力度未见改变。一是往山上搬,眼不见心不烦;二是往河里扔,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带不走那过量的垃圾,于是沉在河底,拉高了河床,集在河岸,大河变小河,小河变大沟,这样下去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怕是形容不了亘古不变了;三是最痛快的方式——焚烧,烧出来滚滚浓烟,烧出来五颜六色,烧的家家门窗紧闭,眼见得这家烧完了那家烧,就让这无处堆放的垃圾随风而去;四是几乎正确的,许多村庄建造了垃圾堆放处,大家两天就把那儿堆满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堆满了就堆满了没有车子运走,就由着那堆垃圾在那儿发酵去。

唉,建材垃圾的灰尘随风飘扬,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随处堆放,餐饮类垃圾在垃圾桶内等待发酵或等待换另一个地方发酵,小河湖泊漂浮着的是它们的眼泪,地上的烟头和槟榔渣在提醒我们吸烟有害健康,嚼槟榔会得口腔癌,电视上报纸上领导讲话上都说着要建设绿色环保。绿色与自然,我喜欢你们,可是为什么感觉总离我那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