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征八号首飞成功,开启中国商业化航天新征程!

2020-12-22 13:29 作者:飞趣  | 我要投稿

在经历了一次推迟后,长征8号运载火箭顺利于今天中午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顺利实现首“射”。先来说说推迟,原计划于12月20日首飞的长征8号运载火箭,由于天气原因推迟至今日发射,主要是因为坐落在海边的文昌发射场气候多变,为了确保航天发射的万无一失,多等这一两天并无大碍,好饭不怕晚,长征8号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着市场化、商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长八首飞成功(图源:我们的太空)

在笔者看来,长八的意义完全不亚于长五,虽然单从性能和运载能力上来看,放眼世界,长五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如果是真正想要抢占国内外的航天发射市场,最终靠的还是长八。毕竟不是所有所有国家的目标都是“探月问火”,对于某些企业和欠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很多所谓的发达国家,仍停留在如何解决把卫星送上天的难题,长八的竞争对手很明确,既不是NASA也不是波音,而是SpaceX。

长八点火(图源:我们的太空)

商业化发射成功的秘诀在于三点:可靠、高效、便宜。

长征8号的思路同样围绕着以上三点展开。长征8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针对商业化发射市场推出的一款全新的运载火箭,为了兼顾成本与可靠性,长八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现有的成熟技术有机结合,运载火箭的芯一级继承了长征7号一子级状态,芯二级继承长征三号甲系列的三子级状态。


长征8号的一子级直径3.35米,捆绑两个直径超过两米的助推器,其二子级直径3米,同样捆绑两个直径超两米的助推器。火箭每个助推器均有一具YF-100发动机提供动力。YF-100发动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120吨级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成熟,在长六、长七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可以这样说,长征8号秉着能继承就继承的方式,争取以最短的研发周期、最低的研发成本,向世界提供可靠的商业发射的中国道路。


长征8号运载火箭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超过4.5吨,所谓“太阳同步轨道”可不是把卫星发射到太阳轨道上,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其轨道平面与太阳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轨道通过地球两极。长征8号于2015年进行首次论证,在论证之初就确立了长征8号的定位,同时长八的研制也将在现有火箭的基础上完成,虽然在性能上和其它火箭存在差距,但就目前主流的卫星发射任务而言,完全够用。

长征8号实现了成本和性能间的平衡。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商业运载火箭,主要为SpaceX的“猎鹰9”,凭借该系列火箭和龙飞船的搭配,SpaceX成功实现了运载火箭商业化发射模式,并拿到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巨额订单。从运载能力上看,猎鹰9的运载能力要超过长征8号,发射至地球同步转换轨道的运载能力超过8.3吨,而重型猎鹰同等条件下的最大载荷超过22吨。


在控制成本方面,对于SpaceX这种老资本家是一把好手,通过不断探索火箭发射回收技术,猎鹰9号的标准报价控制在了6000万美元左右,而重型猎鹰的发射报价约为9000万美元,这个价格已经远低于同行报价,几乎对商业运载市场实现了垄断,而凭借先进的火箭回收技术,猎鹰系列单枚发射的利润率将接近80%。


就目前来看,长征8号的发射报价将会远远低于SpaceX。首先长征8号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接近3吨,从火箭本身的成本来讲是一定会低于猎鹰,未来长征8号还将实现芯一级的回收再利用,成本将进一步得到控制。这样的运载能力对于目前中小型国家和企业而言,完全够用,而单枚报价或许还不及猎鹰9标准报价的三分之一。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当今的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就好比苹果公司的教育优惠,用低价和高价值的赠品(买手机送耳机)的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群体,当然苹果可不是冲着这点销量去的,这是一个长久的考量。未来学生走向社会,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在学生时代就适应了苹果产品,而日后同样还会选择苹果产品,商业化航天发射也是这个道理,韭菜不能着急收,而是养熟了再收。

长征8号好比一块敲门砖,或是中国商业化航天的入门级产品,好东西还在后面。


长征八号首飞成功,开启中国商业化航天新征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