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草通源:什么样的高血压最危险?医生:这3种血压要留意,你属于哪种?
陈先生,63岁,退休人员,最近几个月总是感到头晕、头痛、胸闷并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晕厥的状况,他一度以为只是自己身体状况出了一些小问题,没有在意。

然而,这一天他突然晕倒在了马路上,并被路人送入了医院。先经过血压检查,医生发现陈先生的血压(收缩压为160mmHg)已经严重超标;之后,他还接受了尿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常规检查,结果显示都没有异常。
但是血清肾素水平检测结果特别高,提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同时,其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Hcy=16umol/L)偏高,这让医生怀疑是H型高血压。

医生建议进行腹部超声和CT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肾上腺无增大,但右侧肾上腺与肾上腺中央段CT值增高,提示右侧肾上腺区域可能存在肿瘤。最终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核素扫描和肾动脉造影,确诊陈先生患有H型高血压,并且情况十分危急。
医生警告说陈先生的病情需要立即治疗,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陈先生的高血压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不规律等问题导致的。医生建议陈先生马上入院治疗,并给出了一系列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采取药物和改善饮食结构、保持足够的休息和高强度的锻炼等等。当然,医生还鼓励陈先生积极配合治疗,及时复查,并增加病情的监测和治疗。

经过专业的治疗及逐步恢复,陈先生的身体状况得到了稳定,血压已经明显下降,并恢复了很多之前失去的身体机能,如视力和肌肉力量等。虽然他需要长期保持注意饮食和生活质量,但是,陈先生现在获得了健康的身体,他也表示会更加注意饮食与运动,避免再次发生意外。

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1],触目惊心的患病率表明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严重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高血压的知识,防患于未然。
一、高血压的危害及症状
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或者原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血管阻力增加和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系统发生不良情况,如心衰、心律不齐、缺血性心脏病等。高血压的危害性非常严重,它是引起中风、心脏病、肾病等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高血压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头痛、眼花、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增加锻炼、适度饮酒、戒烟等,同时定期检查血压和接受治疗也是必要的措施。一旦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守医嘱控制血压,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不仅要药物治疗,更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而且,治疗过程需要长期进行,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高血压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病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危害度并不一致,那么,到底哪三种类型需要大家格外小心呢?
二、三种需要格外留意的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精神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青少年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等十二类。其中,以下三类危险性最高,需要格外留意。
(1)隐匿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是一种在静息时血压正常,但在活动或精神紧张时会迅速升高的高血压类型[2]。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可能会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血压和没有症状,但是在进行一些活动(如爬楼梯)或者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血压可能会突然飙升到很高的水平。隐匿性高血压的危险性主要是由于,其会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一项2018年的研究对包括亚洲和欧洲在内的11个国家的16,344名成年人进行了随访,研究了隐匿性高血压对心血管事件、肾脏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隐匿性高血压是患心血管事件、肾脏疾病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该研究指出,患有隐匿性高血压的人,其肾脏疾病的发生比例比非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增加了50%,全因死亡的发生比例增加了46%,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比例增加了43%,足以证明隐匿性高血压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长时间的血压不稳定会让心血管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中,血管壁的细胞容易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此同时,隐匿性高血压的发作原因不明,所以往往会让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慌,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降低。

因此,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尽早发现高血压状况,进行规范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H型高血压
指患者不但患有高血压,同时其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超过正常值(Hcy≥10umol/L),这与陈先生检查结果报告内的异常项目相吻合。该疾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高血压患者体内缺乏叶酸导致半胱氨酸水平上升。研究表明,H型高血压可能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

一项研究发现,H型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高低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代谢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高Hcy水平显著增加了冠心病、左心衰竭、肾脏功能不全、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者同时还发现,肥胖和高血压等因素可能加剧Hcy水平与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患者若同时患有肥胖和高血压,Hcy水平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会更加明显。

高Hcy水平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粘稠度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和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的风险。同时,高Hcy水平还往往伴随着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代谢异常,容易导致身体内环境紊乱,从而加重疾病的发生。
当然,补充足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等营养素,可以有效抑制Hcy水平和疾病发生率。

(3)大脉压差高血压
在成年人群中,正常收缩压一般在90-119mmHg之间,舒张压一般在60-79mmHg之间,所以正常脉压差(衡量人体血压的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其之间的差值就称为脉压差)范围一般在30-40mmHg之间。
最新研究表明,脉压差大的高血压患者患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比脉压差小的高血压患者高出1.5-2倍。具体来说,脉压差大的高血压患者患有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2-3倍,患上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了2.5-3倍。

脉压差的大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脉压差超过正常范围,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例如,心脏在收缩和舒张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压力来推动血液循环,可能代表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这种情况下可能伴随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脉压差过大,说明动脉壁变得比较僵硬,对血液的流动造成压力,容易导致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的风险增加。

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脉压差大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并发症风险增加的一个独立因素[4]。因此,及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脉压差检测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高血压疾病的危险性已经被广泛普及,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该疾病呢?
三、该如何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年轻人也有患高血压的趋势。该病的易患人群主要受到年龄、遗传、生活方式及慢性病等因素的影响。

1.高血压易患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代谢能力逐渐降低,血管弹性下降,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通常认为,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是高血压患者较多的人群。同时,高血压易患人群中,有近亲家庭史的个体会面临高血压发生的风险。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若父母或祖父母中有人患有高血压,则自己患高血压的风险也较大。
此外,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患有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群体也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同时,脂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也常常与高血压共存。

2.高血压的预防
既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若无有效控制会导致许多相关并发症。科学可行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早期干预,减少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首先,“病从口入”同样适用于高血压的预防,应当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饱和脂肪。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鱼类、家禽和干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此外,多喝水、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降低血压、降血脂、控制体重等。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坚持监测血压并且定期体检也是重要的环节,制定固定的血压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测量;对于高血压易患人群,如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家族成员中有高血压患者等,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血压异常情况。
高血压的成因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其预防需要通过科学合理而有效的健康管理来实现,从而减少对身体的损害和提升生活质量。陈先生在晕倒前就已经有不适症状,但他却没有及时就诊。这提醒广大群众当身体不适时应当尽早诊断并治疗,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姚溪,裴晓婷,曲哲.1991—2015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07):803-814.
[2] 张冬燕. 隐匿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0.
[3] 李天龙,王晨,马力.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的H型高血压患病现状及风险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6):101-104+112.
[4] 陶德俊,陶业伟,刘官芳.高血压之脉压差≥70mmHg原因的中西医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40-241+244.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8.154.
[5] 王荣华.高血压有三道防线,一级预防这样做[J].健康生活,2023(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