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梗疾病在夏季易高发?
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当我们进入空调、风扇等低温环境或大量喝冰饮料、吃冷饮、洗冷水澡、游泳时,剧烈温度变化会导致人体内外温差显著增加,就会容易诱发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血管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血、坏死。
因夏季温度升高,我们的情绪易出现激动,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一旦遇到冷刺激,在多方共同作用下,易造成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高凝,血小板激活,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夏季因身体消耗水分较多,若不及时补水易导致身体缺水,身体缺水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从而导致血液浓度增加,易诱发心梗,在夏季需大量补充水分,避免体内失水过多。
夏季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或过度贪凉,会容易发生腹泻,造成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血液粘稠度增加,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冠心病患者要是不注意补充水分,很容易发展成心肌梗死。
哪些人群是心梗高危人群呢?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肥胖、吸烟、高龄、早发猝死家族史等的,尤其是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为心梗高危人群。而且年龄、性别、吸烟、酗酒等也会影响心梗的发生。年龄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梗的风险也会增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心梗,这与男性激素的影响、女性更多运动等因素有关。吸烟和酗酒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梗的风险。
温馨提示:心梗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避免不良习惯等,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