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这些小动作,有可能是抽动症!福州台江心理科医院看抽动症专业吗?
儿童抽动症属于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主要和体质、精神以及家庭方面的因素有关,上呼吸道感染和脑损伤等病症也会增加该病发生几率。而一旦发病就会让患儿出现一系列不良动作,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使用药物和心理疗法来改善。
以为只是打嗝,居然查出了抽动症?
孩子近半年来反复出现打嗝伴有发声,尤其是在情绪紧张、焦虑的时候更加明显,但若放松下来,或是入睡后就能得到缓解。来到医院看诊,在排除了其他可能伴有抽动的神经系统疾病后,被确诊为抽动障碍。
下面跟着台江心理专家一起来了解儿童抽动症吧:
01大部分抽动症,就隐藏在这些“小动作”里
临床上大部分患儿是以眨眼、吸鼻子、耸肩等面部的运动性抽动,或清嗓子、咳嗽、吐痰、打嗝等发声性抽动为首发症状。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的‘小动作’,却没有其他全身症状,家长就要小心抽动症了,尤其是5-10岁的学龄前、学龄期儿童。
当然,抽动症障碍的症状不仅限于此,还有些复杂性抽动症患儿会出现模仿别人的语言、动作,说脏话,表情紧张、触碰他人等,这些都是需要家长注意的。

编辑切换为居中
02抽动症伤害的不仅是身心健康,还有孩子的未来
很多家长认为,“不就是小动作吗?长大肯定就好了。”
确实,90-95%的患儿的抽动障碍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善或消失,但在抽动症状出现的过程中,却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严重损害。
因此,各位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动作。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编辑切换为居中
03为什么孩子会得上抽动症?
抽动障碍的致病因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家长可以尽量避免相关情况的发生:
★ 1、不适当的家庭管理方式,父母比较严格,给予孩子的压力较高;
★ 2、合并感染,如感冒、过敏、拉肚子等;
★ 3、沉溺手机或电脑游戏,引起过激的情绪波动;
★ 4、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单亲家庭,或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
★ 5、心理和情绪过于追求完美;
★ 6、不良的饮食习惯,喜欢喝兴奋性饮料,如茶,咖啡,喜欢吃巧克力等。
04治疗抽动症是个漫长的过程
抽动障碍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医生的事儿,更需要学校、家庭、孩子等全方位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 1、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症状,不要紧盯孩子表现,相信经过治疗他会慢慢好起来;
★ 2、给孩子平和稳定的环境和家庭支持;
★ 3、尽量让孩子忙碌起来,不过度关注自己症状,不要沉溺电子产品,可以尝试每天擦地板等家庭劳动;
★ 4、做好睡眠管理,保证充足睡眠;
★ 5、做好孩子的学校管理,不要让周围同学嘲笑和歧视孩子,以免出现心理问题;
★ 6、让孩子学会适度放松,可以每天进行户外活动。
台江心理专家提醒您:
倘若抽动已引起儿童不适,造成学习下降、情绪不稳定,感到自卑,影响同伴交往时,应当及时接受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