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是否会升级为大规模战争?巴以冲突走势预测!
在现代史上,中东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先后爆发过5次大规模战争,史称五次中东战争。从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开始,每次中东战争背后都有美苏争霸的影子。之后,每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作为石油输出国的前苏联,都能发一笔大财,也因此积累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底气。
比如,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中东各产油国因为不满西方对以色列的支持,纷纷减少石油产量,抬升石油价格。于是,前苏联的机会来了。因为,在这之前,前苏联因为开采成本过高,在国际石油出口市场上没有多少竞争力。
但是,战争爆发后,机会来了,前苏联趁机扩大了自己的石油出口,并凭借从国际石油市场上获得的大量资金,使国力达到了顶峰。再加上美国因为越南战争泥潭的缘故,美苏冷战进了苏攻美守的时代,也由此撬动了国际大格局的调整和变化。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能源联系基本被中断,美国能源商也因此大大收获了一把。
由于西方国家集体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在战场上面临巨大压力。如果俄罗斯被拿下,其他中东石油输出国,比如伊朗,也将面临巨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巴以冲突突然加剧,而作为以色列的铁杆盟友,美国对以色列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这样,美国就陷入了同时支持两场战争的局面,客观上缓解了俄罗斯在乌克兰方向的压力。
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加剧,美国航母也已经开始向中东集结。那么,美国真是在被动地应付吗?巴以冲突的加剧,对美国来说,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只要战争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对美国其实是有利的。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份,面对共和党和特朗普的竞选攻势,民主党和拜登有些吃不消了。
而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很大一部分是美国铁锈地带的中下层民众。
要争取到这部分人的选票,美国就得重新振兴重化工业。
而要振兴重工业和化工业,就得启动大规模基建。

当年,特朗普争取这部分人的策略是通过打贸易战,促进产业回流。难道民主党和拜登就不想争取这部分选民吗?肯定想的。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许多工业巨头集体迁移,迁移到能源更为稳定的美国。这样美国通过俄乌冲突,直接收割了一波红利。既然有第一波,就会有第二波。
随着巴以冲突的加剧,西方国家如果选择支持以色列,这样势必激怒中东各产油国的情绪,再次重演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的情况,导致中东国家和西方国家关系的恶化。
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压力就更大。那些对石油能源依赖性强的工业巨头,俄罗斯已经去不了,就只能选择去美国。
工业资本去了美国,金融资本肯定也不会落后,这样一来,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而受损失的,只能是欧洲和欧元。
所以说,巴以冲突加剧虽然是个地区问题,但却有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很难排除有美国在背后策划和撺掇的因素。

不过,对新能源产业来说,一旦中东国家与欧洲国家关系紧张,倒是扩大欧洲市场的机会。美国民主党不就是代表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吗?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美国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会从中获益。
问题来了,巴以冲突会演变为多国参与的大规模战争吗?
估计不会,因为形势变了,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深陷乌克兰方向,暂时没有能力支持中东大规模战争的实力了。
而美国经历过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目前也不具备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条件。因此,巴以冲突即便升级,也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冲突,不会导致太多国家大规模卷入。
除非冲突双方真的杀红了眼,昏了头,非要鱼死网破。

而且物极必反,一旦冲突失控,演变为大规模战争,那些因为能源供应而损失巨大的国家,说不定会集体跳反,站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对立面。这样的后果就不是地区冲突和地区战争了,那将是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要是真打起来,美国也不会是安全区。因此,巴以冲突可能还会加剧,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考虑到巴以冲突与美国的内政高度关联,估计冲突会持续到美国大选之后。那个时候,无论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上台,都已经不重要了。
反正,美国想得到的好处基本都拿到了。
不管这次巴以冲突加剧的后续过程如何,结局如何,世界仍然会进步,科技仍然会进步,历史的车轮仍然会滚滚向前。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次巴以冲突的加剧,会重构世界产业经济版图。
(文/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