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美式“拯救”?美化了侵略战争的游戏――丛林之狐

首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云军程,也就是上一篇[命令与征服……]结尾承诺过的“续作”。由于种种原因发在我这边……(文章略有删减)
(ง •̀_•́)ง 以下正文:
――――――――――――――
《丛林之狐》(英文原名Vietcong,简称VC。至于这个名字到底怎么翻译,大家可以百度以下,这里就暂且用丛林之狐这个名字), 是由美国一家游戏小作坊Pterodon开发的越战题材FPS游戏,大约在2004年发售,并在约两三年后由某中国代理商(记不清了)引进到国内,经过一番删减后重新命名为《丛林之狐》,并发售正版光碟。我是2006年在新华书店购买了这款游戏的正版光碟,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前段时间搬家,这份光碟遗失不见了。因此搬家结束后,我又花了很长的时间在网上找到了盗版的英文版的《丛林之狐》,通关之后,感想颇多,因此还是决定写下这篇评论,以供大家参考。
话说回来,现在网上卖的《丛林之狐》中文正版光碟,已经被炒到了近百元,当时我买的时候也就花了15块钱。当然了,我对这个其实并不感兴趣,而且中文正版的是经过删减之后的版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提一句这款游戏的防盗版系统。这款游戏的正版光碟一共有两张,分为A、B两张光盘。换句话说,就算买了正版,你也只能用光盘来运行游戏。当年我父亲不信这个邪,在自己家里拿着空白光盘想把这个游戏刻录下来,结果刻坏了两张空白光盘都没能刻录成功,最后放弃了。“这游戏的防盗系统做的太好了,你就是刻他一百张也刻不出来。”对此深有体会。
但是我依然要告诉大家,尽管这款游戏制作精良,细节刻画出神入化,但是这款游戏并不应该被引进到国内发售,甚至在美国都不应该出现——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款美化侵略战争的游戏。
如果抛开罪恶的剧情,单从制作上来讲,这款游戏还是颇有亮眼之处。 (以下内容粗略涉及剧透,请谨慎观看。)
故事发生在1967年至1968年,也就是越南战争的第三阶段“美国直接参战”阶段。主人公是一名特种兵军官,奉命前往越南中部靠近老挝附近的一处军事基地,接替之前阵亡的另一名军官。在此之后的几年里,主人公将率领一支特种兵侦查小分队,进行侦查“胡志明小道”、侦查越军坦克、营救被俘士兵、支援前线战斗、劝降越军游击队、防御前哨阵地、炸毁大桥等任务,在故事的最后,主人公所在的军事基地遭到进攻,久攻不下的越军最后出动了坦克,美军才不得不在空军支援的帮助下撤出了阵地。故事结束。
首先,对于一款以剧情为卖点的单机FPS游戏来说,《丛林之狐》是我所接触过的完全不输《使命召唤》的一款游戏。里面的游戏分为11个大关,每个大关还有数个小关,游戏内容极其丰富,连续几天游玩都难以通关。其中每个小关内容不一,但是剧情衔接非常到位。游戏剧情涵盖了侦查战,渗透战,心理战,地道战,阵地战等多方要素,应该说主人公作为一名特种兵,却参与了美国在越南几乎所有的战斗模式,玩家沉浸其中,可以伴随游戏的剧情获得不同的感想,游玩体验甚佳。尤其是地道战,应该说《丛林之狐》很好的还原了当年地越军地道,你拿着一把手枪穿梭在敌军地道中,那种莫名的紧张感和神秘感让人终生难忘!终身难忘!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玩这款游戏,现在还能记得起当年第一次在地道探索时的恐惧感,甚至做噩梦都是被困在地道里。

从FPS游戏方面来讲,这款游戏的武器设计比较单一(特指原版内容,后续的资料片新增了几款武器),枪械打击手感不算很好,但是比起其他的几款同时期FPS游戏,《丛林之狐》在这方面做得已经很好了。
3D枪械建模,枪械贴图做得都算不错,其中的M-16步枪, 当你切换单发点射和连发模式的时候,你甚至可以看见枪身上的快慢机会指向不同的位置(其他的枪械好像没有这个优待)。
游戏设计提供“右键瞄准”射击和腰射两种模式,当你腰射的时候,本来很准的步枪散射面积会大大提高,而瞄准射击的时候,准星会随主人公地呼吸上下左右摇晃。这一点细节设计非常出色,甚至你在《使命召唤》里都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过由于这种比较硬核地设计,使得你射击起来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或许你百步穿杨,但是对不起,你瞄准的准星四处摇晃,你还没开枪就要压枪。
和其他FPS不同的是,多数游戏中,杀死敌人,敌人掉落了一把武器,然后我捡起来,直接连武器带数百发弹药就一并捡起来了。这并不真实!我只是捡了枪而已,子弹都是以弹匣的方式存在的。在《丛林之狐》这款游戏里杀死敌人,掉落了枪械,我捡起来,只会有几发子弹……在检查敌人的尸体后,才发现许多的弹匣,这时,再捡起弹夹,以补充弹药。

在那个没有布娃娃系统的年代,当你杀死一名敌人后,敌人会按照预定地姿势倒下(就好比CS一样,不管敌人怎么死的,都是后仰倒下),但是《丛林之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倒地姿势:你爆头,敌人直接后仰倒地;你击中胸腹部,敌人会痛苦地捂着胸口倒地;你击中四肢,敌人也会用相应地姿势倒地。
同样,如果你一枪命中,却并没有杀死敌人,敌人也不会就像无事发生一样活蹦乱跳。当你击中敌人手臂时,敌人会捂着手臂痛苦一会;击中双腿,敌人会痛苦跪地……不管怎样,这种设计方式使得敌人不那么像是靠“血条”支撑着行动,而是活生生地一个敌人,这样硬核地设计也是非常出色的。如果说,我仅仅是击中了敌人,就要趁着敌人失去战斗能力地这段时间去补刀。
在游戏里,如果你按X键,会出现一个命令菜单,你可以在这里边命令队友。其中有一项命令是“掩护射击 covering fire”,当敌人躲在掩体后面时,你向他射击,敌人就被火力压制了,好长时间不会探出头来。这一点除了《兄弟连》之外,我在任何游戏里都没有看到过!这才是真正的covering fire!!!命令队友压制敌人,你可以趁机绕后,从侧面或者背后袭击藏在掩体后面的敌人。如敌人在碉堡里架设了一挺机枪,怎么办?火力压制他们!然后你就可以冲上去向碉堡里面扔一颗手榴弹。
这款游戏的难度设计我觉得不是很好,但是这也是其非常硬核地一点。向平常一样,游戏分为简单easy,普通normal,和困难hard,最后还有一个难度是vietnam,你可以翻译为“超难”。我这个周目作死体验了一把超难模式,发现敌人的枪法贼准,伤害又高,杀死一个敌人十分困难;而且主人公血量本来就不高,连续中枪三发以上直接毙命,最困难的是当你用绷带或者呼叫医疗兵治疗你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受恢复的血量的大约百分之四十回变成红色,这块红色的血量意味着已经成为永久性伤害了,无法再恢复过来——这个血量就是你这一个大关之后的满血状态了,也就意味着如果刚才那个敌人再打你一枪,你就当场奥尔加了。(此处应该有配乐)因此难度提高了,而你却往往要尽量无伤通关,简直硬核到不行。
同时难度提高之后,你队友的生存能力也会大大降低。这款游戏有一个设定,你的队友不允许牺牲!你的队友会有那么几种状态,要么满血,要么残血,残血再中枪,直接濒死倒地,这时候队友还是有机会复活地,但是如果敌人丧心病狂往濒死地队友身上补了几枪,那么队友直接死亡,那么,任务失败。所以你作为小队指挥官,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保护好你的战友。这一点设计不单单是硬核,也是制作组对剧情地一个极大补充——如果在第一关你的队友死了一个,那么第二关他还怎么能出现呢?!
最后再讲一讲这款游戏地画质。作为2003年左右开始制作(或许提前),2004年便发售的游戏,这款游戏的画质算得上是不错了,尽管现在看来……但是这款游戏已经再尽量把每一张贴图做得非常出色了。首先作为越南战场,丛林必不可少,可是要在03年还原出越南的丛林还是相当困难的,大家参考其他同时代越战游戏就知道了(比如说《越南特种兵2》、《重返狼穴3》),我想说,《丛林之狐》已经尽量在做到最好了。虽然灌木丛是贴图,但是你进入灌木丛的时候,你会减速,并且附近会有枯叶飞落;树木是贴图,但是每一棵树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这款游戏的音效和配乐。我觉得这款游戏有那么几首配乐听起来真的非常激动人心,那种感觉~~就像是当年玩《使命召唤5》,我坐在苏联坦克上操作着机枪屠杀逃窜的德军,游戏中响起著名配乐Final Push的那种感觉!不过《丛林之狐》的其他配乐就不是很好了,你可以说很合适,但算不上优秀。不过配乐没关系,这款游戏的环境音效非常地出色,可以说在画质不好的年代,丛林里悠扬的蝉声,鸟鸣声,风声,树叶飘落的声音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
再来说一下这款游戏的彩蛋,(这可能是目前最细致的彩蛋说明了)
――――――――
丛林之狐这款游戏是有几处彩蛋的,目前比较知名的有两处,但是在网上很少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我在这里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彩蛋的触发条件和触发效果。首先游戏的第一关,你刚下直升机,这时候剧情要求你去找连长报道,但是先不要去连长那里,直接奔着你的地堡宿舍去。这时候地堡宿舍的门是锁着的,但是你可以不断按回车键开门(门打不开,但是没关系),然后按第六次的时候,本来空无一人的宿舍会突然传出一个声音骂你,按第十次的时候,里边会传出一个诡异恐怖的笑声,按十二次,你会得到一把榴弹枪,按十四次,会突然在你背后窜出来一个僵尸!按十七次,会播放一段诡异的音乐,然后这时,停在基地的吉普车(本来不能开的)现在可以开了。这还没完,刚才窜出来的僵尸会一直跟着你,靠近你时僵尸会挠你,但是没有伤害,你向周围的卫兵求援,卫兵无动于衷。但是如果你用枪射击僵尸,僵尸也不会掉血,而你如果用刚才送你的榴弹枪射击僵尸,凑巧波及到了周围的卫兵,使得卫兵掉了一点血(但是不能直接把卫兵打死,打死就任务失败了),卫兵不但不会帮你,反而掉过头来就会朝你疯狂射击,即使你被他打死了他还会疯狂补刀。你驾驶吉普车在基地里横冲直撞,撞上了僵尸,会直接卡到穿模,然后吉普车卡在原地不能开了,但是如果你撞击巡逻的卫兵,卫兵会被你直接撞死,但是任务却不会失败。
第二处彩蛋是在游戏中的第三关,也就是一开始在你的碉堡宿舍里的那一关。你出门来到隔壁的靶场,在这里你可以挑选枪支作为你下一关的武器使用。靶场外面有几个酒瓶子,靶场里屋里桌子底下还藏着一个酒瓶子,而后将这几个酒瓶子全部打碎,游戏里就会突然播放一段音乐,同时本来空无一人的靶场,会突然出现一个黑人小哥(也就是你日后的同伴之一,黑人工程师布朗森),然后他开始跳舞,动作机械僵硬,非常诡异。

我从2006年开始玩这款游戏,至今我才发现这两处彩蛋,当时我百无聊赖地打开丛林之狐,进入靶场胡乱的探索,凑巧打碎了所有的酒瓶子,结果就触发了这处彩蛋。我在贴吧里还曾经看到过一处玩家发现的彩蛋,具体内容和触发的方式这位玩家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就是有一关当队友被击杀时,本来应该任务失败的,却并没有失败,而且游戏里播放了一段带有歌词的音乐(原来游戏里的音乐基本都是没有歌词的),我尝试了一番却没有成功,不过我推测这款游戏应该还有一些彩蛋没有被发现过。
―――――――――
讲完了优点,再讲一下缺点,也是我虽然爱玩这款游戏,但是坚决抵制这种类型游戏的原因。
众所周知,越南战争,美军算得上是侵略者。不管是南方的共和军胜利也好,还是北方的人民军胜利也好,都是属于内战范围内的。美帝或者说…,支援一下也还说得过去。但是美帝直接出兵越南,并且在此之后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战斗任务,与越军战斗,屠杀越南平民,在大部分越南人眼里,这就是侵略。甚至说,美军所到之处片甲不留,甚至很多时候连平民都不会留下,烧毁房屋,屠杀百姓,…妇女,这一点不光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更是美军自己拍过照,写过书,公开过报告证实过的。然而……
然而在这款游戏里,烧杀抢掠的,成了北越军,成了游击队。而美军却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我们不是侵略,我们是拯救。
无耻至极
更可恨的是,这款游戏,竟然被我们天朝的代理商引进到了国内,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我们新华书店的售货台上。虽然说我购买这款游戏的时候还是上小学三年级,国内的代理商修改了贴图,修改了文字,以至于那时候我只知道玩,甚至不是道他讲的是越南战争。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也看得懂听得懂英文了,我不禁要大骂制作组一番,这种游戏美化侵略战争,你和隔壁某本子国领导人有什么区别?!不明真相地玩家玩了这款游戏,或许就真的以为美军是“救世主”,美军来越南是“拯救”越南百姓的……(脏话)
实际上,制作组完成《丛林之狐》第一部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种指鹿为马的行为注定也遭受了美帝方面的一些指责。不久之后,还是这个制作组,开发出了《丛林之狐2》。我也玩过这款游戏,到了这款游戏,剧情就已经从美化侵略到了“反战”这个层面,你不仅可以操控美军,也可以操控越军,而越军的剧情就是,一个普通的越南青年上山砍柴,回到村里一看,村子已经被美军烧毁,村民无一幸免,全部被屠杀。从此主人公便走上了抵抗美军的行列之中。并且美军剧情的主人公,在与越军作战的同时,渐渐理解了为什么越南人民这么仇恨美军,故事的最后,是愤慨美军失败也好,还是愧对越南百姓也好,最后含泪饮弹自尽,将“反战”这个题材推向了高潮。

《丛林之狐》第一部故事的最后,主人公所在的军事基地最终被越军攻占,就像主人公自己说的那样:“浓烟滚滚的基地,机枪手射出的曳光弹划过丛林顶端的树冠,这是我最后能记起这处基地的模样。别告诉我这没有意义……别告诉我这没有意义……”
――――
再次声明一下,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不妨去关注一下原作者云军程。
如果有疑问的话,我也是答不上来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