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 火炎焱燚

2023-01-07 23:23 作者:喝啤酒的猫头鹰  | 我要投稿

怒从心头起,火从怒中来

       愚痴感召风灾,嗔怒感召火灾,在佛家看来,种种不善念是因,灾祸是果。

       孙悟空大闹天宫,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西游路上却被红孩儿三昧真火烧的昏死过去,“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在这场烈火灾劫里,一共有四个“怒”。

       一,唐三藏之怒。红孩儿驾着红云在半空观察,不想被孙悟空觉察,他刚忙将师父拉下马,招呼八戒沙僧戒备。红孩儿见无从下手便收了红云。唐僧心中怀怒很不高兴,对着孙悟空就是一顿数落。不想孙悟空回怼道,师父摔伤了还能治,要被妖精抓了可就难办了。

       唐僧一下子就火气上来了,书中言道: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

       西游记一书中,唐僧念紧箍咒的次数可谓不少,但动怒的次数却很少;只是因为言语冲突就动怒要念紧箍咒的,只有这一次。

       二,美猴王之怒。唐僧肉眼凡胎执意要救红孩儿变幻的小孩儿,还让孙悟空来背。猴子心中早就怀怒在心,埋怨唐僧。待到红孩儿玩弄妖法,将自己变作千斤重来压悟空,彻底惹毛了猴子。

       当年五行山都压不住的美猴王不忍了:猴王发怒,抓过他来,往那路傍边赖石头上滑辣的一掼,将尸骸掼得像个肉饼一般。还恐他又无礼,索性将四肢扯下,丢在路两边,俱粉碎了。

       三,红孩儿之怒。虽然早就元神逃脱,但看到悟空如此掼杀自己,红孩儿忍不住心头火起道:“这猴和尚十分惫懒,就作我是个妖魔,要害你师父,却还不曾见怎么下手哩,你怎么就把我这等伤损?早是我有算计,出神走了;不然,是无故伤生也。若不趁此时拿了唐僧,再让一番,越教他停留长智。”

       四,菩萨之怒。孙悟空被红孩儿火烧受伤,便让八戒去请观音菩萨,不想被红孩儿变作的观音骗了。等到悟空赶到南海说出了实情:

       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諕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孙,却不是一件大人事?”

       这一连串的,唐僧要念咒,猴王要杀人,妖精要抓人,菩萨扔了瓶,都是一个字“怒”。不仅妖怪怒了,悟空也怒了,就连圣僧,甚至菩萨都怒了。

       所以这注定不是一般的火,是三昧真火。何谓“三昧”,定也。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就是三昧。

       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就连道祖张道陵也认识。且不提他老爸便是大名鼎鼎的牛魔王,假如就算他是一个普通的妖精,如果修行禅定,能不能得正果?

 

 

金、紧、禁

       佛门广大,佛法无边,修行非只是我佛如来弟子们的专属。

       西游记中,不是正规途径学佛修道的比比皆是,前文的黑熊精还曾给金蝉长老讲禅;就连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也只能算个肄业的旁听生,不信你问他有毕业证嘛;后文金鼻白毛老鼠精更是曾在灵山听经,偷吃香花宝烛。

       子曰,有教无类。

       管他什么有毛的没毛的,黑毛的白毛的,但凡能够一心向善,都是我佛如来教化的对象。这是西游世界与封神世界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封神宣扬的是,精英教育;西游里面是大众教育。西游记里就连猴子和猪,都能去取经,都能成圣成佛。而封神榜中,阐教与截教斗法,元始天尊座下十二精英弟子,对广开门徒的截教道友各种穷追猛打。

       教育问题已经超出了西游的范畴,在西游里需要说明的是,有教无类的这帮杂鱼们,该咋办。其实,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既包含了天界该咋办他们,也包含了他们自己该咋办。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草莽匹夫们,也算是一股势力,而且放任不管的话,容易惹是生非。天庭早就存了收编的心,比如奎木狼,就是狼妖,可人家混到了正式编制,成了二十八星宿之一。这是成功的,而美猴王算是收编失败的案例,于是玉帝请来了佛祖。

       佛祖接了任务,办了法会,给了观音菩萨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给了猴王,禁箍抓了黑熊精,金箍收了红孩儿。

       金、紧、禁,对应的是戒定慧,中的戒。确切说,就是按照“戒定慧”修行路线来判定,施以不同的戒律。

       持戒,守定,生慧。黑熊精能守戒,有定力,却智慧不足,常常犯错,给的是“禁”: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悟空,有智慧,也能守戒,却定力不足,给了“紧”:要时常警醒他;红孩儿,有智慧,有定力,却最不能受戒,给了全身套装“金”:行为要来个大修正。

       这三个箍是教化不同草莽的三个不同方法,当然西游一路上也杀了一些妖怪,例如白骨尸魔,蜘蛛精等。似这等,本领低微,却非常猖獗的匪类,那一定是除恶务尽。

       面对天庭的手段,面对金、紧、禁,草莽们自己该咋办,这就完全是个妖个魔自己的选择了。有的早就主动投诚了,那些坐骑们就是例子。其余的,就一个个慢慢再论。先说说这一章中提到的一个大人物,但他在西游一书中却只露了一个名字。

 

天师道

       红孩儿为了试探孙悟空变的牛魔王,说遇到了祖庭道龄张先生,要问生辰八字来推五星。道家的学说,西游记里面有很多,可谓俯仰皆是,贯穿始终。但这位道教先祖,在西游记里面却提及的很少。

       说到道教,就不得不提以龙虎山为道场的天师道。历史以来,真正的职业道士,大都是这个门派的,又称天一道,擅长符箓。

       第一代天师便是,汉代的张道陵。《后汉书》记载,张道陵之孙,张鲁在蜀中鹤鸣山传授道符,张鲁字号“师君”,门徒众多。后来黄巾军起义,其中作乱的头领就是这些信徒,其中张角号称“太平道师”。他们用符水给病人治病,如若病好了就是信道,如若不好就是忏悔不够信心不诚,要求患者出米五斗以为公用,世称“五斗米道”。

       黄巾军被镇压下去后,张鲁却以教主身份盘踞汉中,一直觊觎川蜀之地,几番争斗而不得。后与刘备密谋,暗中放任刘备势力入主四川。不曾想刘皇叔胸怀天下,根本没把张教主放在眼里,收了四川就开始谋划汉中,张鲁转而投降曹操。

       《汉天师世家》记载,祖天师张道陵为汉代留侯张良九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之天目山,永平二年拜江州令,后辞官,隐居洛阳北邙山修炼。汉章帝、和帝屡次征召,不起。入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巴蜀沴气为灾,乃往除之。初居阳平山,后居鹤鸣山。汉安元年感太上老君降授诸品经箓、斩邪剑及玉印。汉安二年七月一日登青城山,于青城山设坛整治四川诸鬼。以经、箓、印、剑付子张衡,以丹付弟子王长、赵升,遂与夫人雍氏白日上升。后世道门中尊称张道陵为“三天扶教大法师正一辅玄静应真君”。

       张家天师道允许娶妻生子,因此代代相传,被各朝各代皇帝敕封天师,天师道一直传到民国十六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锡龄,被民国政府驱逐,去天师号,但天师后人直至今日在道教界享受很高的地位。

       在清朝雍正年间,还曾有龙虎山法官娄近垣娄真人被封晋三品的大员。

       《雍正起居注》记载,说九年一月二十四日,雍正称自己一年来身体都不好,贾士芳借着邪术,假托祝由为名来治病,自己一下子就识破了他的伎俩,将他斩首,以正典型,但是自己也被这妖道给弄得邪气缠身,十天半个月的,都不安宁。于是请龙虎山的娄道士出手彻底整治。

       娄真人升坛做法,用五雷正法将贾士芳的妖魂灭杀。而这个贾士芳也是个道士,曾经给雍正皇帝进献金丹。丹鼎派与符箓派,两派道教在朝堂中的争斗,在明朝时就曾上演,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此外太和殿上的镇殿神符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雍正帝患重病,杀了贾士芳道长,转而任用娄近垣道长,果然病症缓解,雍正帝对神符的“功效”深信不疑,于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在太和殿梁柱上安放镇殿神符。符板宽约23厘米,高约37.5厘米,为梨木制作而成,其上雕刻含有佛道两家的内容,符板背面刻有道教“太上秘法镇宅灵符”字样,下面有灵符72道。

       西游记中,比较推崇道家内丹学派的内容,这大概就是对于道教符箓派学说较少涉及的原因。

 

善财童子

       最后不得不再说说这几个回目的主角,虽然他是个大反派,但却深藏不漏,其原型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善财童子,虽然是童子形象,在民间一直跟龙女,一左一右作为南海观音的护法,但他却是一位证得等觉菩萨果位的大修行者。

       其出处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记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入法界品》主要围绕善财童子的求法活动而展开。善财为福城中一应瑞而生的天才少年。其时文殊师利菩萨奉佛之命,渐次南行,教化众生。于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善财参与法会,因听法而发无上菩提心。在文殊菩萨的教导之下,勇猛精进,向南求法。经历百余城,参访了包括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神,甚至外道、船师、鬻香者在内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入弥勒楼阁,证入法界。

       善财童子也曾如西游中红孩儿描述的那样,家资丰厚:“我祖公公姓红,只因广积金银,家私巨万,混名唤做红百万。”但有钱的是善财的父亲,并不是他的祖父,后来同样家道中落。他亲眼见到人生种种苦楚,开始一心求法,四处参拜,参拜的对象包含了男女老少出家在家等各行各业的人,其中有善有恶。但善财童子在参拜中,看到的都是智慧和慈悲,因此每次参拜都能有所收获,提升境界。

       如果执着于众生的过失,便只能升起烦恼嗔怒,就是红孩儿了;而如果能以智慧看众生,以慈悲心参拜众生,便是善财童子。


24. 火炎焱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