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导言】苏联资本主义的复辟

2023-08-26 22:54 作者:hxism_shqiponje  | 我要投稿

知乎文章首页:【导言】苏联资本主义的复辟 - hoxism-ssel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4682571

作者:W. B. Bland

译者:Seiende shqiponjë e lirë (ssel)

FOREWORD

This book is a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which was developed in the USSR after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1965-66 - an analysis made on the basis of a mass of evidence taken almost exclusively from official Soviet economic journal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irtual abolition of centralised economic plan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it as the regulator of production, the vesting of effective ownership and "hiring and firing" rights in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the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enterprise profit between managerial and shop floor personnel, the author reached the conclusion - as the title indicates - that by the 1970s the soviet economy had become essentially a restored capitalist system masquerading under red flags which are no longer appropriate.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

导言


1917 年 11 月俄国革命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官方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社会


1) 生产资料--工厂、土地等--归称为资本家的个人或法人团体所有;


2) 这个资本家阶级通过控制国家机器掌握政治权力;


3) 生产受利润动机的支配;以及


4) 存在剥削,即资本家部分或全部依靠他人(即其雇佣工人)的劳动生活。


另一方面,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这样的社会


1) 生产资料由工人集体所有;


2) 工人阶级通过控制国家机器掌握政治权力;


3) 生产由国家计划;以及


4) 消除剥削--部分或全部依靠他人劳动为生的过程。


根据这些定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将革命后苏联建立的社会描述为社会主义社会。


在革命后的岁月里,为阻止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以及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为恢复资本主义社会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17 年到 1921 年,采取的形式是武装内战,加上相当多的外国进行武装干涉,以及卡德派和孟什维克等公开反苏的政党对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


第二阶段


随着白卫军的失败和以与反革命武装勾结为由对公开反社会主义政党的镇压,第二阶段的斗争于 1921 年开始。在第二阶段,反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仍然具有公开性,但现在是由唯一合法政党共产党内部的反对派来进行的。但这一阶段的形式必然不同于第一阶段,因为反对派现在自称是 "社会主义者 "和 "马克思主义者"。


例如,1920 年代反对派路线的一个关键点是,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任何改造苏联社会的尝试都应推迟到西欧社会主义革命到来之时,或者苏联政府应 "履行其国际主义义务",命令红军进入西欧 "协助 "那里的工人推翻资本主义。


从 1922 年到 1952 年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这一重要职务的约瑟夫-斯大林领导了对这些反对政策的抵制,这些政策最终遭到了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反对。


第三阶段


1927 年,反对派在政治上遭到失败,其最著名的领导人列昂-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这迫使反对派的其余成员认为,对斯大林领导层的政策进行公开的政治挑战在近期内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他们停止了公开反对,谴责了他们 "以前的错误",并承诺停止一切派别活动。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政治上的一致。


但实际上,反对派的斗争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努力争取任命自己的党员担任有影响力的职务,同时密谋用恐怖主义手段消灭那些他们认为是不可调和的政治对手的人。正如斯大林所说,反对派已成为 "一个阴谋和恐怖组织"。


这一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被一种几乎被普遍接受的神话所掩盖,这种神话认为,至少从这个时候起,斯大林是一个拥有 "绝对权力 "的 "独裁者",而这种神话本身就是自 1934 年以来隐蔽的反对派围绕斯大林建立的 "个人崇拜 "的产物。


罗伊-梅德韦杰夫对这一时期的 "历史 "充满了对斯大林的敌意,他指出,"崇拜 "的创始人是卡尔-拉狄克,他在 1937 年的公开审判中承认了对苏维埃国家的叛国罪:

"1934年《真理报》创刊号刊登了拉狄克的一篇长达两页的大文章,对斯大林进行了狂热的赞美。这位多年来一直积极反对斯大林的前托洛茨基分子现在称他为'列宁最好的学生,列宁主义党的楷模......'。这似乎是报刊上第一篇专门颂扬斯大林的大篇幅文章,它很快以小册子的形式重新发行了 225 000 册,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R. A. 梅德韦杰夫:《让历史来评判》;伦敦;1972 年;第 148 页)。



而 "邪教 "最狂热、最令人作呕的支持者之一正是尼基塔-赫鲁晓夫,他在 1956 年被委以谴责 "邪教 "的重任:


"同志们,我们在党的十八大上听到了我们党及其斯大林主义中央委员会在我们伟大的指导者和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天才指挥下进行的斗争....的报告...


我们打败法西斯特务--所有这些卑鄙的托洛茨基分子、布哈林分子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胜利首先要归功于我们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的个人努力。


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就像一堵钢铁长城,坚固地屹立在斯大林中央委员会及其敬爱的领袖--我们伟大的斯大林周围。


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对斯大林同志的忠诚反映了他在全体乌克兰人民中享有的无限信任和忠诚...


乌克兰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党和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周围


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只有由于斯大林同志特别重视乌克兰文化的发展,我们才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


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人民全心全意、满怀深情和献身精神地宣称:......'我们敬爱的斯大林万岁!'......


......他们的领袖和老师、乌克兰人民的朋友斯大林同志......................


我们敬爱的斯大林同志万岁!"(N. S.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39 年 3 月。大会上的讲话,1939 年 3 月,见《今天和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度》,第 2 页: "社会主义土地的今天和明天》;莫斯科;1939 年;第 381、382、383、389、390 页)。


斯大林经常表达的对 "个人崇拜 "的蔑视是完全真实的--尽管作为隐蔽的反对派多数的俘虏,他无法阻止这种现象--他在 1937 年对德国作家 Lion Feuchtwanger 提出的精明意见说明了这一点:


我坦率地向他(斯大林--WBB)谈到了对他的庸俗和过分的崇拜,他也同样坦率地回答了我......他认为有可能......"。他认为有可能......'破坏者'可能是幕后黑手,企图败坏他的名声"。


(L. Feuchtwanger:《莫斯科 1937》;伦敦;1937 年;第 93、94-5 页)。



斯大林对国家安全机关在恐怖主义行为方面的无所作为公开表示不满,这导致他将特别调查职能分配给了由亚历山大-波斯克雷比舍夫(Alexandr Poskrebyshev)领导的个人秘书处。正是这个机构发现并向国家安全机关传递的证据,迫使后者在 1936 年至 1938 年期间对包括前国家安全部长热里克-亚戈达在内的一些主要反对派分子进行了审判。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被告们在公开法庭上承认了叛国罪,而他们尚未被发现的同谋们则对他们大加辱骂。


尼古拉-叶若夫也是反对派阴谋的成员,在他的新首领领导下,国家安全机关从 1936 年秋天开始变得异常 "活跃",实施恐怖统治,导致许多正直的共产党人被捕,未经审判即被监禁或处决。


虽然 "个人崇拜 "使得 "叶若夫党人 "的罪行被归咎于斯大林的 "精神病态多疑",但从宣传中剖析历史事实就会发现,斯大林对叶若夫领导下的国家安全机关的行为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叶若夫于 1938 年底被解职(随后被捕),取而代之的是斯大林信任的同事拉夫连季-贝利亚。与赫鲁晓夫等人后来的指控相反,在贝利亚担任内务人民委员和负责国家安全的整个期间,即从 1938 年 12 月到 1946 年 1 月,没有一个共产党员被 NKVD 逮捕。相反,在贝利亚的领导下,内务人民委员会清除了负责 "叶若夫申奇纳 "的官员,进行了重组,并对叶若夫时期被判刑的政治犯的案件进行了审查,结果大批政治犯得到了平反和释放:

"贝利亚很快就几乎一网打尽了旧的NKVD。从亚戈达时代幸存下来的少数人......现在跟着他们的同事一起被处决......"。


到 1939 年 3 月,贝利亚的人到处掌权;他自己的格鲁吉亚追随者把持着许多重要职位....。


贝利亚的任命通常被认为是大清洗结束的合适日期....。


贝利亚接管NKVD的主要结果是释放了一部分在监狱中等待审判的人....。


在苏联的城镇和乡村,胡乱进行大规模逮捕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R. Conquest:"大恐怖";Harmondsworth;1971 年;第 623-4 页、第 626 页、第 627 页)。


"大清洗终于真正结束了,内务部的叶若夫被贝利亚取代,基辅的五名 GPU 官员因严重滥用权力而被处决......,西伯利亚中部城镇的四名 GPU 官员因逮捕 150 多名儿童(其中一些不到 12 岁)作为恐怖分子而受到审判,等等,这些都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根据第 58 条的规定,四名 GPU 官员逮捕了 150 多名儿童,其中一些还不到 12 岁,罪名是恐怖分子等。


(泰晤士报》,1939 年 2 月 27 日;第 11 页)。



虽然他们围绕斯大林建立起来的 "个人崇拜 "对阴谋家来说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严重的坏处。斯大林和他的政治盟友虽然是少数派,但他们利用多数派分配给他们的每一项 "无害 "任务,对任何在他们看来是向资本主义方向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议进行抨击:


"萨尼纳和文采尔同志建议把机器拖拉机站(WBB)作为集体农庄的财产卖给集体农庄,这是在向过去的落后状态倒退,是在试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这样做的结果是,首先,集体农庄将成为基本生产工具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它们的地位将是一种特殊的地位,我国任何其他企业都不具备这种地位,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国有化企业也不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这种地位只会在集体农庄财产和公共财产之间挖出更深的鸿沟,不会使我们更接近共产主义,相反,会使我们离共产主义更远。

其次,其结果将是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因为大量的生产工具将进入商品流通的轨道....,难道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是为了促进我们向共产主义迈进吗?如果说这样做只会阻碍我们向共产主义迈进,岂不是更真实?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令人信服地指出,商品流通的存在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再生"。(约-瓦-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莫斯科;1952 年;第 100-2 页)。

由于 "个人崇拜 "的存在,反对派多数必须最充分、最有利地宣传对其纲领的这种攻击!

此外,虽然多数反对派可以依靠斯大林周围的少数派坚持共产党的原则,即多数派的决定对少数派具有约束力,禁止少数派公开表达不同意见,但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只有当他们承认共产党基本上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的党,是继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党,这一 "民主集中制 "原则才是有效的。如果反对派在斯大林在世时利用他们在共产党领导机关中的多数地位,采取明显破坏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基础的措施,即斯大林逝世后采取的那种措施,那么就会出现以斯大林为首的少数派说:"共产国际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的危险: "因此,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忠诚迫使我们公开谴责其多数领导层,并呼吁党内普通群众和工人阶级通过否定这些修正主义领导人来拯救社会主义。反对派纲领所面临的这一危险--围绕斯大林的 "个人崇拜 "极大地增强了这一危险--使他们在斯大林在世时未能利用其多数领导地位来破坏社会主义基础,而只是加大了管理层、官员和知识分子工人与广大工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为今后资本主义复辟提供了社会支持基础。

尽管反对派在斯大林生前经历了挫折--1956 年赫鲁晓夫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 "秘密讲话 "激烈地表达了这些挫折。1956 年,赫鲁晓夫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 "秘密讲话 "中表达了这些挫折感。有人与德国情报部门联合制定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计划,利用 1941 年德国入侵的机会,以苏联最初的军事挫败是由于斯大林的 "无能 "为由,将斯大林撤职;但反对派再次被击败,不得不承认斯大林,至少在其有生之年,是 "苏联胜利的设计师"。


第四阶段


1953 年 3 月,斯大林逝世,苏联破坏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进入第四阶段。此后不久,尼基塔-赫鲁晓夫被任命为共产党第一书记,1955 年又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总理")。


从某种角度看,赫鲁晓夫政权必须被视为苏联在这一时期之前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后来勃列日涅夫政权推行的 "经济改革 "之间的中间产物。因此,在启动这些 "经济改革 "之前,赫鲁晓夫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政治上必要的准备措施。这些措施是


1) 对斯大林进行诋毁,允许以 "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名义采取与斯大林表达的政治立场直接冲突的措施;


2) 把斯大林的政治盟友从有影响力的职位上撤下来,或者,在拉夫连季-贝利亚的情况下,从肉体上消灭他们: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拉扎尔-卡冈诺维奇、拉夫连季-贝利亚;


3) 在抨击 "斯大林独裁 "的同时,引入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主义,允许埃夫塞-利伯曼(Evsei Liberman)和其他经济学家组织一场 "经济改革 "运动,这场运动在 1962 年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以及


4) 1964 年推出试点计划,在有限的领域 "试验性 "地推行经济改革。

然而,赫鲁晓夫政权并不仅仅是勃列日涅夫政权的准备,赫鲁晓夫的继任者不得不对赫鲁晓夫及其支持者展开激烈的政治斗争,并在斗争取得胜利后使赫鲁晓夫成为 "不受欢迎的人",这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这种利益冲突主要发生在两个资本家萌芽集团之间:一个集团主要以俄罗斯共和国为中心,主要由重工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其政治代表是以勃列日涅夫为中心的派别;另一个集团主要由轻工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其政治代表是以赫鲁晓夫为中心的派别。


关于在多大程度上把资源分别用于重工业和消费品工业的政策分歧,伴随着外交政策的分歧。赫鲁晓夫派代表经济实力较弱的轻工业萌芽资本家,认为苏联有必要奉行实际上等同于屈从于美国的外交政策,而勃列日涅夫派则主张 "独立的 "外交政策。


1964 年 10 月,与军方结盟的重工业雏形资本家认为他们的地位足以抛弃赫鲁晓夫政权的内外政策及其作者。

第五阶段


因此,苏联反社会主义斗争的第五阶段始于 1964 年任命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1977 年 6 月又增设了国家元首一职)。


这一阶段是苏联长期反社会主义斗争的顶点:实行 "经济改革",虽然声称 "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但实际上却摧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取而代之的是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的基础,尽管在形式上与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


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在本导言中对反社会主义斗争的简史进行记录,这只是为了使下文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但 1949 年的 "列宁格勒事件 "是个例外,附录 3 对其进行了分析,因为该事件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代表了斯大林生前为推行其死后通过的 "经济改革 "而进行的一次失败尝试。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分析 "改革后 "经济体制的特点,分析的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如前所述,"苏维埃 "领导人继续声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的方法是利用苏联官方来源的材料--主要是经济学期刊,这些期刊的读者群有限且专业化,但往往比大众媒体更坦率。


遗憾的是,书中收录的大量文献资料并不便于阅读,但如果没有这些文献资料,这本书也不过是毫无价值的个人观点而已。后记将事件带入了 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主义 "面具的摘下和苏联本身的解体。


【导言】苏联资本主义的复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